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一讲,我们对我国当前教育(包括科技创新教育)中的第二种“不完备”即“技能与知识的教学分离”进行了概念上的基本阐明,这一讲我们继续剖析其中的原因和本质,从历史与文化的渊源给出更为深化的讨论。显而易见,根据前一讲,我们有个简单而显著的结论,即我国过去多年的基础教育是非常不重视技能的培训与教学的,这种不重视已经到了相当过分的程度,而且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觉得这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有什么问题(如果还有一点点重视的话,那也要转到职业教育范围去谈,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似乎并不算入基础教育,更不会算入应试教育的范畴)。原因很简单,就是技能并不会真正需要在应试中达成必须达到的成绩(应试教育也一般不会真正实测技能,那被认为是花“闲工夫”),  相似文献   

2.
一、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上是围绕两个目标来进行:其一是“严格学业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其二是“追求个人完善发展,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求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素质。《美国2061计划》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都是以提高美国民众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充分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 ,并体现出以下一些趋势。1 变以“知识为本”为“以人为本” ,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现在基础教育仍以“传授知识”为主 ,必须转向培养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发展的轨道上来 ,改变“重视讲什么 ,怎么讲”为“怎样培养人”。比如 ,现在提出的“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基础教育质量。2 改变以“教学数量”为“教学质量”来认识教育。这里所说的“教学数…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了教育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提高全面素质。这三个转变的核心思想都聚焦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上。既然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以知识为本位。课程要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近来,对于教育走向市场问题人们议论颇多。有的同志认为: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不能走向市场;有的同志认为:教育走向市场,有利于经济创收,增强办学实力;还有的同志认为:教育走向市场,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建设培养有“经济头脑”或“一技之长”的人才,等等。无疑,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是有益的。教育的直接的、主要的功能是培养人。讨论教育走向市场,首先在于社会客观存在某种教育供求关系。这对于培养定向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难理解的。基础教育不能“生产”直接劳动  相似文献   

6.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变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教育理论的探寻者,还是教育实践的践行者们都在经历着一次次“失误”与“顿悟”。其实,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人们总是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错误与发现新路子,从而达到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理论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可以催人发现,理论可以让人明智。课程改革也同样如此,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过程。综观建国以来我国进行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中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关系,这将有助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小学教育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基础教育又该如何继续改革?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当我们从教育哲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悖论。本文试图透过对这些悖论的剖析,重新思考我国基础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悖论之表现悖论1:是培养人还是妨碍人?这里的“培养”,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特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理想而进行的教育行为。每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经历某种“…  相似文献   

8.
按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来划分,人们把普通教育中的幼儿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统称为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雅克·哈拉克认为:基础教育是官方负责的起始水平的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基础。它的涵义可以包括:(1)最低年限的教育;(2)政府有能力为全体或多数公民提供的最大权限的教育[1]。从性质上看,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是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接受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明言或隐含着某种对人的假设,从而构成了从“内发”到“外铄”两个极端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序列。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背后同样也隐含对人的假设: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是具有学习心向的,人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这种假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教育思想的提出及其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是目前高等教育界研讨和议论的热点之一。借鉴当前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改革的不同学术观点和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树立一种有别于其它层次教育的教育思想。经综合分析认为,不妨将其称之为“质量教育思想”。如此命题,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索,以求商榷和争鸣。一、质量教育思想的概念及分析可以给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思想这样一个探索性的概念:“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具有广博的知识、突出的能力、良好的素质为特征,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为目…  相似文献   

11.
中美教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相比,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对此观点,笔者在数百名教育工作者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是,72.02%的人表示赞同,23.46%的人表示不同意。另有2.47%的人认为,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打基础的教育,但学的东西并不多,美国的教育的确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但学的东西并不少。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为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决策研究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通过教育科研 ,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 ,发展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制”全面论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心理学学科组邵瑞珍、皮连生和吴庆麟三位正副教授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改实践。其特点是: 理论新。它有新的教学目标论。新的教学目标论以一个广义的“知识”概念解释“狭义知识”、“技能”和“习得的智力”,即认为一切习得的认知能力都可以通过广义的知识来解  相似文献   

14.
知识失业的经济学透视——兼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过高等教育者几乎不会有失业,然而当今中国却出现了知识失业并成为普遍现象。从经济学理论分析,与经济发展阶段或水平不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导致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根据市场需要,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人”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是“人”吗?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缺失了“人”吗?又是如何缺失的?“人”的观念是怎样影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又该如何让“人”回归到教育场域中来?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是教育学界需要直面探讨和深度思考的时代性主题.叶澜从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从生命的立场去研读叶澜的专著和论文,分析和思考新基础教育实验及其内蕴的教育理念,理解和诠释她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通过相关专著和文章去解读叶澜的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做人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书”才是教育的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智育为中心,以培养“专才”为目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书是为了考试、升学,读书是为了获得就业谋生的本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片面强调实用性,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全面素质,致使我国的教育逐渐陷入以智育为中心的误区,基础教育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这为教育学知识生产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学知识生产体现出鲜明的隐喻特征,突出表现在于光远的“教育三体问题”学说上。“三体”正是对天体物理学中相关模型的引介,相关理论将其作为教育认识现象的喻体,展现了丰富内涵。以教育“三体”学说为导源,教育中的主体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蓬勃发展,进而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中,呈现出“生命”隐喻的丰富内涵。教育学知识生产需要面对多重的复杂性,因而需要其成为一门“综合艺术”。这是对教育学知识生产本身的隐喻。具体的实现策略包括:更加自觉地嵌入认知工具,发展中国文化自觉,不断回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改善共同体的思考与说理,发展与应用更加平衡包容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趋势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可能途径:以CIPP框架为出发点初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基于效度证据选择投入、过程和结果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质量标准科学地使用和解释指数;在评价质量水平时兼顾公平。同时,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我们认为,还需要一系列教育实证研究的支撑,未来研究应关注数据链接和填补、质量指标的本土化效度验证、不同水平指数的效度验证、“互联网+”时代的指数构建、综合指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结合质量标准的指数使用案例,以及融合质量水平与公平的指数构建等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9.
迈克·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我国现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指导理念、课程标准到教学模式、教学观、学生观,可以说都要求发生“革命性变化”。改革至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存在过多强调培养“知识人”的倾向,对获取具体知识及在学科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片面追求给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基础教育迷失了应有的价值目的,失却了道德追求和审美意义。基础教育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社会公众、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秉承培养“素质人”的价值追求,以实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基础并促进其综合素质成长发展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