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泡鼠     
泡泡鼠就是一只小老鼠。因为他总是整天嚼着泡泡糖,不停地吹着泡泡,人们都管他叫泡泡鼠。泡泡鼠把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得意极了。然后把泡泡“噗(pu)”地随口吐在地上。所以,只要泡泡鼠到过的地方,地上到处都是嚼过的泡泡糖,粘乎乎的,真难看。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泡泡     
“老师,看我的泡泡吹得多大呀!”“老师,我的比他的还大!”“看我的嘛!”“看我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杰作,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泡泡包围着我,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萦绕着我,一张张纯真无瑕的笑脸感染着我,看着,笑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梦幻般幸福的时光  相似文献   

3.
<正>一小时候,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比我稍大一点的孩子,从嘴里神奇地吹出一个白色的泡泡。泡泡越来越大,最后发出清脆的爆炸声。爆掉的泡泡包住了嘴巴,他用舌头把泡泡顶起来重新舔进嘴里,嚼几下后就又吹出一个泡泡。我十分迷恋这种泡泡,所以当得到人生中第一块泡泡糖时,我如获至宝。我兴奋地打开包装纸,迫不及待地要把梦想中的糖果放进嘴里。"千万别咽!"我妈突然说:"只能嚼,嚼完了就吐,千万别咽。咽了把肠子粘住,就死了。"  相似文献   

4.
神行太保:教室里黑板白字,老师年纪却不老;操场上红鞋绿草,小学动静可不小。一起去瞧一瞧,那边的同学们,又耍出了什么新花招?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学校里许多人嘴里多了一样东西——口香糖。有时候走在校园里,和我擦肩而过的人,嘴巴都是一嚼一嚼的。再向四周看看,也有许多人在嚼。瞧,这个嘴动得正起劲儿,那个刚刚吹爆了一个泡泡,炸得满嘴是胶。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泡泡     
“老师,看我的泡泡吹得多大呀!”“老师,我的比他的还大!”“看我的嘛!”“看我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杰作,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泡泡围着我,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萦绕着我。  相似文献   

6.
某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正在做吹泡泡游戏。一个男孩怎么也吹不出泡泡,就顺手拿起一把小剪刀把吸管剪去了一截,一下子吹出了泡泡,男孩很高兴。于是,他又用剪刀把吸管剪得更短,竞吹出了一个比脑袋还大的泡泡。旁边的小朋友见了很惊奇:“你是怎么吹得这么大的?”他说:“我把吸管剪短了。”小朋友们就与他比吸管,  相似文献   

7.
铃声     
第四节课的铃声响了。他照例蹦蹦跳跳跑进教室 ,手不断做着各种动作 ,嘴里不停地嚼着也不知含了多长时间的口香糖。这节课是物理课。老师正在讲着“欧姆定律”。坐在最后一排的他拿出了漫画书 ,细细品味着。他并不知道物理学讲些什么 ,他只知道“樱木花道”是怎样学会灌蓝的。“轰 !”同班同学都在向外走着。他一惊 :“没下课呀 !我没有听到铃声呀 !”见同学们都拿着物理书 ,他知道了。他从抽屉里翻出那崭新的物理书 ,同时顺手又带了一本名叫“老夫子”的漫画书。他和我在一组做实验。每次实验 ,他都拿一本课外书籍品味着。我是实验小组的组…  相似文献   

8.
误解一:必须端端正正地坐着学习。 最近,心理学界的研究指出:微微摇晃着身子或者伴随着音乐读书,有利于整理和记忆内容。微微摇晃着身子学习是一个好方法。 误解二:在教室里不要嚼口香糖。 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嚼口香糖可以增进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他们又证实:一旦头脑开始活动,嘴也一起开始活动。学习的时候嚼口香糖,可以增进集中力和记忆力。 误解三: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美国的教育学家指出:一动不动地学习一门课程达 20分钟以上,就会导致集中力下降,继续学习只能浪费时间,所以,连续不断地学习一门课程是没有效率的。如…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操场上比赛吹泡泡,看谁吹得大。我用泡网蘸了蘸泡泡液,轻轻一吹,一串串泡泡从塑料管里飞了出来,漂亮极了。有的泡泡贴着地面,有的飞到空中,又慢悠悠地落下来。操场里下起了一阵七彩的泡泡雨。看着泡泡一个个破了,我  相似文献   

10.
嚼口香糖的样子真是酷毙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突然“啪”地一声,一个大大的泡泡吐出来,太帅了!其实嚼口香糖不仅可以扮酷,还可以锻炼口腔肌肉,有利于清除口气。不过,在你第一次吃口香糖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提醒过你:“可千万别把口香糖咽下去啊!”这是因为口香糖是用橡胶做的,那么,糖和橡胶是怎么扯在一起的呢?原来,在1869年的一天,托马斯·亚当斯和他的儿子汤姆在自家作坊里,正对着一大桶产自墨西哥丛林的干树胶抓耳挠腮。他们订购了这桶“奇可树胶”,原本指望能用它来制作一种新型轮胎用橡胶。可它偏偏不顶事。托马斯心不在焉地揪下一小片树胶嚼起来。“嘿——味道还真不错!”不久,他们建起了一座生产“亚当斯的纽约1号”胶糖条的工厂。今天,制作口香糖的方法和托马斯时候的方法还真有些相似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Z1)
确一天,小猪买了一块泡泡 糖,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把泡泡 糖丢了。 确泡泡糖被一只狐狸捡 (ji如)到了,他把泡泡糖含在嘴 里美美地嚼(j ido)了又嚼,就随 (sui旧吐在路边。然后,他跑到 小猪面前说:“你的泡泡糖被袋 鼠捡到了,正藏在她的口袋里 呢!” ,娜小猪找到了袋鼠妈妈  相似文献   

12.
事先说明,以本人胆小的个性,根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可爱又可恨的大肥虫被我吃掉。那次吃虫子纯属意外。那一天,日上三竿,慈祥的奶奶笑呵呵地端来一盘熟栗子,对我说:“你最爱的栗子,吃吧。”“嗯。”我急忙拿起一个栗子,费力地用牙齿左咬右啃,极没有淑女风范地把栗子咬成两半,不禁为我的牙齿感到骄傲。我毫无防备地吃了一半栗仁,嚼着嚼着,突然感到口中有湿软的感觉,也没在意。我笑嘻嘻地看看将被我吃掉的另一半栗仁——霎时,我的笑容僵硬了,你大概也猜出怎么回事了。随后是我高达90分贝的尖叫:“妈……呀!!”没错,在那半个栗仁里躺着的,是半条…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中计(图/何恩智策划/许云莉)荒唐的命令上课时,小青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小青!”老师严厉的大声叫他。“老师,什么事?”“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如此理由“老师,真对不起,我又迟到了。这是因为我梦见了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30日星期二天气:下雨昨天,我在厕所里吹泡泡,吹得满厕所都是泡泡,那些泡泡看起来像一只只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落在地上像一个个美味的圆竹笋,有趣极了!妈妈一打开门,一个个泡姑娘连忙迎上去把妈妈摸了又摸,有的泡泡像顽皮的泡娃娃,在妈妈那洁白透亮的脸上亲了又亲。谁知,妈妈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泡泡,大发雷霆,说:“脏死了,东东,赶快给我把厕所打扫干净!”我呆呆地看了又看,心想:“我该怎么办?这花花绿绿的泡娃娃多美啊!我怎么忍心擦掉呢?”可怜的小泡泡跑过来亲亲我说:“小姐姐,没关系!你赶快把我擦了,把厕所打扫干净吧!不要管我…  相似文献   

15.
中计     
《湖南教育》2004,(5):44-44
中计(图/何恩智策划/许云莉)荒唐的命令上课时,小青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小青!”老师严厉的大声叫他。“老师,什么事?”“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如此理由“老师,真对不起,我又迟到了。这是因为我梦见了一场足球赛。”“这和迟到又有什么关系呢?小青,请你解释一下。”“老师,您不知道,我梦见的足球赛进行得非常激烈,他们两局不分胜负,又打了半小时的加时赛。”疯狂的比赛小青带着弟弟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当接力赛开始时,弟弟问:“前面那个人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小青答…  相似文献   

16.
“懒”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名了不起的劳动模范,可在家里,却是一个出了名的“大懒虫”。记得小时候,我走路不稳,摔倒在地,哭着要爸爸扶我起来,他却只是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你自己能爬起来嘛。”没办法,我只好含着泪,忍着痛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7.
作弊之后     
海青又作弊了,数学老师把他交给了我这个班主任。我放下笔抬头看着海青。此时这个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低垂着头,一声不吭地站在我面前,等候着我的“发落”。说心里话,对于他我可没少费过心思,可他就是这么不争气,唉!   “海青!”我用一种威严的语气叫他。   “唉。”海青仍是垂着头,不敢拿正眼瞧我。   “为什么考试作弊?”   “我、我……”他嘟哝着,头垂得更低了。看着他那副害怕的样子,突然间,十几年前似曾相识的一幕悄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海青”,我换成一种轻缓亲切的语气说话,并把他轻轻地拉到自…  相似文献   

18.
情景在教学《科学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有个活动吹泡泡,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提出问题后并想办法去解决。孩子们选择的问题是“怎样吹出更大的泡泡?”。泡泡是一个比一个地大起来了,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看着,听着,我感受着孩子们的开心……突然,一个孩子惊呼:“老师,快看!”只见一个男孩手捂着眼睛,并使劲地揉着,痛苦万状,差点摔倒!我慌了,马上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快,快送到医务室去!”实验室里没有足够的清洁水,我下令请下小助手帮忙。“老师,我的眼睛也难受!”“老师,还有我,都是他弹泡泡炸到我的!”一共有三个孩子受伤!…  相似文献   

19.
狐狸捡了块泡泡糖,放在嘴里嚼了又嚼,还真吹出了泡泡,他高兴得眼睛一眯,心里又打起了坏主意。 狐狸想起小花狗的漂亮的小铃铛,就去找小花狗。迎面碰见正在吃面包的小熊。看见面包,狐狸眼都直了,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狐狸咽了下口水,喊住小熊:“小熊,我的嘴里能  相似文献   

20.
风雨归家记     
“丁零……”“噼里啪啦……”放学铃声与大雨声共响,雨伞与雨衣共用,我和同学像一群从马蜂窝里冲出来的马蜂似的涌下楼梯,脚下生风地向教学楼外的广场跑去。一到广场,嗬!那水起码有3厘米深,雨珠打在上面激起一个又一个水泡,感觉很像是在水里养了无数只吐泡泡的小鱼。“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真比过年时的鞭炮还响得热闹! “怎么办?下去还是……”我看着这茫茫大水,握紧了我惟一的防雨工具——冰凉的雨伞,真想问问它是不是可以挡住这么大的雨水。周围的同学纷纷挽裤脱袜,像一群群下水的鸭子:一边“哇哇”乱嚷嚷,一边“哗啦哗啦”地趟着水前进。看他们的样子,水好像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深。“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我连裤脚也没挽, 以狼牙山五壮士冲向悬崖般的姿态下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