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节“体育家常课”,它不像“公开课”和“优质课”那样需要花时间、耗精力去准备,讲的是实用、实在、自然、有实效。作为一线教师,不但要有上好一堂“优质公开课”的能力,更要具备上好一堂“体育家常课”的功力,使我们的学生能从“体育家常课”中实实在在地吸取到应有的“营养”,并受用终身,这才是我们要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朱爱军 《体育师友》2009,32(4):15-16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生练了多少,会了多少,而是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的多与少,包括身心健康、情感意志、适应态度等等。在体育课堂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获得需要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其中几个部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即时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当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批评中要做到“五要”“五忌”。  相似文献   

4.
<正>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开放了,教学方式丰富了,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多了,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呢?一说到上体育课,都愿意自由活动,自己去打篮球、踢足球……不愿意让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于素梅 《体育教学》2013,33(4):26-28
"掌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观摩课或评优课中,听到掌声的次数会更多,甚至持续的时间也更长。然而,当我们把关注点定格在掌声上时不难发现,有的掌声似乎很及时、很自然、也很真实,而有些掌声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显得有些多余,究竟问题何在?原来,体育观摩课或评优课上,存在老师向学生"要"掌声的现象。其实,体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烘托课堂气氛绝非是  相似文献   

6.
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十二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健 《体育师友》2010,33(1):17-18
1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体育老师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的体育教材没有给体育老师规定每一个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给广大体育老师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那么,怎样选择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选择教学内容要具有合理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竞技运动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坤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2-183,193
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入原因、弊端等进行分析,并论述了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具体途径及程序。  相似文献   

8.
高学平 《体育教学》2010,29(1):63-63
由于我校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多变、寒冷、干旱、多风体育基础设施差及器材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致使体育教材的部分内容成为“摆设”,无法进行实际教学。为确保体育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我校近几年来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一方面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摔跤”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丰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同时也丰富了体育课程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自《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界热门话题,也对基层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之中,这既是体育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出台之际,《体育教学》杂志2022年专题讨论栏目重点推出“体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设计”专题,邀请高校专家与基层教研员进行线上讨论。本期专题讨论内容为“体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由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邹旭铝主持,本文内容为线上讨论总结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的病理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大量事例,列举了体育教学中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安排、课堂常规、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常见病理现象及误区所在,并指出了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禁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斌 《体育教学》2000,(4):24-25
一、体育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要素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领导或辅导能力)、个性以及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合作性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的结构模式见下图: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其核心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封闭式体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这一历史性的新要求。努力构建一种能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使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保障,个性情感得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新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即实施开放型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主题内容要鲜明体育游戏的主题要鲜明,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能为教学的主教材服务,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涉及教学内容,或对主教材内容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被广大学校提到议事日程,而且有不少学校已"打造"出了"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不同模式。但是,从对部分学校的"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场教学观摩或经验材料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并无多大新意且不具备应有的实际价值。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光有学生这个主体不行,还必须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涛  戴柳英 《体育师友》2011,34(1):24-26
文章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特别注意教学目标要明确有操作性,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在课堂组织上要做到严密,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评价要科学。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五简",简可以理解为简单、简约、简化等。  相似文献   

17.
一、开始部分的效应作用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端。一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容易进入兴趣状态,课堂气氛活跃;组织得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所以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做好常规教学外,还要渗入一些愉悦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准备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上课时用《快快集合》、《交通警察》、《高佬与矮子》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在兴奋愉快中进入下一个阶段。二、准备部分的效应作用准备部分主要是学生热身…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素材,是指对身心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未经总结和提炼的、保持原有性质的原始材料,也可视为被选择的—切身体活动内容。体育教材,是在体育课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选、组织的身体活动的内容体系,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据此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体育素材"与"体育教材"之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疑”,并引导学生“解疑”,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并且全面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通过“设疑”、“质疑”、“释疑”,使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能正确理解。如:1)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提出问题:为什么预备后,后腿不能蹬直呢?2)弯道跑为什么身体向里倾斜?倾斜的角度多少为最佳?3)在教授“山羊分腿腾越”时,为了纠正部分学生向后“扒”的错误推手动作,提出向哪个方向用力推?为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我们进行了小学体育“互学互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互学互评”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发挥教材的作用,突出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弘扬学习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增值功能,显现小组成员互帮互学互评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学互评”课堂教学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把着眼点确定为以下3个方面:(1)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向教材,为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会从同伴、教师、学习材料等多种渠道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