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煤矿粉尘对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矿工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人类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煤炭的开采量也逐渐增大,实现煤炭清洁化生产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以及保障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环节,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法。结果: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石灰石尘、石膏尘、水泥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与辐射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粉尘与噪声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影响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污染不亚于粉尘。结论:原料破碎、水泥磨、水泥包装等环节是粉尘关键控制点,石灰石破碎、生料磨、煤磨、水泥磨岗位是噪声关键控制点。应在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除尘、降噪等卫生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6)
粉尘包括煤尘与岩尘,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无论是采掘环节,还是装运环节都易产生大量粉尘。若矿工长期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作业,长期呼吸这种高浓度粉尘,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易形成肺尘病。同时,粉尘中的煤尘还具有易燃易爆性,若井巷沉积煤尘过多,遇到明火后还可能引发煤尘爆炸,会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对此。本文在简述了巷道掘进主要尘源的基础上,具体从降尘技术措施、各施工作业防尘措施以及个体防护与定期检测等多方面,重点研究了巷道掘进综合降尘与防尘,以期能有效治理掘进工作面粉尘,更好的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建筑陶瓷工业几乎在其生产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且在这些企业的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存在严重的超标现象,粉尘严重危害着工厂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工人应当清楚意识到粉尘的危害,工厂应当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改善作业环境,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运用LEC评价的方法评价粉尘的危害,可以比较客观得到建筑陶瓷工业的粉尘危害,对作业环境的改善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沈杰 《科技风》2013,(15):25
随着现代化矿井开采速度的日益加快,矿井中粉尘量逐渐加大,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经过现场实践研制出了矿井智能降尘装置,通过安装粉尘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粉尘量,科学控制电磁阀和气动球阀进行喷雾,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实地考察大大降低了环境中的粉尘量。  相似文献   

6.
麻庭光 《百科知识》2014,(18):26-28
正前不久,江苏昆山发生大爆炸,伤亡惨重,令人扼腕,这也让我们再次意识到粉尘爆炸的危害。粉尘爆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仅理论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现实生产当中,即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有针对性的防范"问题,所以每一次事故带来的经验和教训都需要认真研究,以便减少未来类似事件带来的损失。粉尘爆炸与一般火灾的区别粉尘爆炸的危害来自固体燃料,固体的金属等物质是如何被点燃的呢?原来,固体燃料的点火有一个"传热"的限制。首先,粉尘燃烧的关键在于其固体粒子  相似文献   

7.
葛家全 《科技风》2012,(16):138
本文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原因及粉尘的危害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煤矿井下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煤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并且和粉尘粒子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国,粉尘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工业污染,在当前的职业卫生中,很难针对粉尘浓度进行及时的检测。在本文中,对粉尘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带来的职业危害,并且对加工粉尘固有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粉尘浓度检测原理,进行了粉尘浓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置,从而保证粉尘浓度的正常范围,减少安全隐患,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煤矿生产在采掘过程中易发生粉尘、瓦斯、火、水及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其中瓦斯灾害,如瓦斯超限窒息、瓦斯爆炸及煤与瓦斯突出一旦发生,其危害范围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对此,我们通风管理人员始终坚持"安全为天,瓦斯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筑牢思想认识、通风管理、火源控制、监控管理和职工队伍"五道防线"为根本,紧紧牵住瓦斯治理的"牛鼻子",为矿井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职业危害程度,评价所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的效果,探讨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要求。方法:对某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分析其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得出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水平。结果:某矿用输送装备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噪声、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苯,其中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苯。各接触岗位或工作地点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中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卫生限值要求。粉尘接触岗位中1个岗位(区域)粉尘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中粉尘容许浓度,噪声接触区域中9个工作地点超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189.8中规定职业接触限值,1个工作地点苯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应重视粉尘、噪声、苯等危害因素的控制。建议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掘进作业产生的粉尘对生产安全和职业病防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危害,本文主要阐述了掘进工作面各作业区段利用综合粉尘防治的方法实现矿尘低危害率  相似文献   

12.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伴有大量的粉尘产生,它不仅污染环境同时还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针对正确认识粉尘的危害以及因地制宜地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做了初步的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粉尘污染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尤其身处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引起多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粉尘污染对于老人、小孩的影响最大,而且过多的粉尘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于皮肤健康也会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在机械加工车间,粉尘才是最大的杀手,本文就针对粉尘污染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探讨,对于生产作业中粉尘的控制管理给予了几点解决的措施,希望对加工制造企业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受水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水的危害,轻则影响生产,给管理带来困难,重则淹井伤人,往往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事故。如何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杨广青 《青海科技》2011,(4):146-148
本文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原因及粉尘的危害、分布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温和军 《科技风》2014,(13):91-91
煤矿粉尘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煤矿粉尘特别是煤尘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更大:如条件成熟时煤尘会发生爆炸,发生安全事故;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可能发生尘肺病,严重损害职工健康,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高浓度的粉尘会加大如对机械的磨损、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易出现误操作发生事故等危害。所以治理好矿井粉尘,对保障矿井安全,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选用合理的开采方法,采取可靠的防尘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矿井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我国的煤矿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而尘肺病就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肺部疾病,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其次煤尘也是参与煤尘爆炸的主--素之一,因此有效减少煤矿井下粉尘产生,对于煤矿职业病防止以及保护国家财产和煤矿员工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4,(9):26-27
今年8月初,昆山粉尘爆炸事件造成了75人遇难,185人受伤,这样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在悲伤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粉尘的危害性。粉尘有两大危害:一是长期接触粉尘会造成严重的肺部慢性损伤,二是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粉尘会引起爆炸。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我国的煤矿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而尘肺病就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肺部疾病,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其次煤尘也是参与煤尘爆炸的主--素之一,因此有效减少煤矿井下粉尘产生,对于煤矿职业病防止以及保护国家财产和煤矿员工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4)
粉尘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生产车间的环境,在对车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的同时还会影响车间的机械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材料的质量。本文旨在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