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四方藤60%乙醇提取物(EECH)对C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大鼠的抗风湿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方藤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II胶原加氟氏完全佐剂法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EECH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提取物(2、0.5g.kg-1.d-1),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1.5mg.kg-1.d-1),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8天。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中TNF-α、IL-1β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CH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P0.01)。病理检测表明,EECH可以显著改善CIA大鼠的关节病变。结论:EECH可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中炎症因子中TNF-α、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受试药白介素-18融合蛋白(IL-1ra-Fc-IL-18bp)和对照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Enbrel对继发全身性迟发型变态反应(多发性关节炎表现)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0mg/ml Freund’s完全佐剂皮内注射大鼠左后肢足跖,诱导出现局部急性炎症反应。致炎7天后给予不同剂量的IL-1ra-Fc-IL-18bp,以及对照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mg/kg)和Enbrel(10mg/kg),给药间期14天。自致炎10天起逐日观察佐剂引起的继发性后肢踝关节肿胀和多发性关节炎表现。结果与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mg/kg)组表现出明显、并且持续的预防继发病变作用。Enbrel(10mg/kg)组的预防作用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轻,且停药后病情有反复。60~240 mg/kg的IL-1ra-Fc-IL-18bp未表现出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c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疲性疾病,其具体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也暂无法根治。本文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及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猫须草水提物(OSE)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射关节腔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后,定期记录大鼠关节肿胀度,并测定大鼠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清和肿胀组织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SE高、中剂量组大鼠致炎后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减轻关节肿胀程度,OSE高、中剂量组大鼠全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中性粒细胞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OSE高、中、低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血清NO的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踝关节组织NO水平(P0.01)。结论:OSE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促进组织NO向血液释放并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以此造成的进行性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控制炎性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是RA最主要的临床问题。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治疗RA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疗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RA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研究文献,对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景做出展望。方法:收集并筛选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报道文献,简要阐明针刺疗法治疗RA的机制,并介绍不同的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针刺疗法治疗RA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的优势,疗效满意。结论:针刺疗法凭借其安全、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优势,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非常优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明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辅以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空腹血糖值大于16.7mmol/L的大鼠随机分6组:糖尿病模型组、大明胶囊大剂量(200mg/kg/d)组、中剂量(100mg/kg/d)组、小剂量(50mg/kg/d)组、对照药罗格列酮(0.8mg/kg/d)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30天后,HE染色和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RT-PCR方法测定L型Ca2+通道α1cmRNA和K+通道KV4.2mRNA的表达。结果:大明胶囊可改善2型糖尿病所引起的LVSP、+dp/dtmax下降(P0.05),降低LVEDP、-dp/dt-max水平(P0.05),以中剂量作用最明显;形态学显示大明胶囊中剂量减轻了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剂量还可缩短注射SNP和PE后血压恢复时间以及增加NTS区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个数。结论:a.大明胶囊通过影响KV4.2和α1cmRNA的表达改善Q-T间期和P-R间期的延长;b.大明胶囊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的重塑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腹腔注射青霉素诱导SE,以HE染色观察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成功造模后24小时,模型组有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和边集等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表现。验证了在SE后神经元死亡形成中有凋亡现象存在,并成功摸索到一种操作简易的适合癫痫后细胞凋亡研究采用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9.
陈小莉  林建东  刘宁 《学会》2001,(6):44-45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 (ALI)时IL - 1β含量变化及雷米普利对IL - 1β及ALI的影响。方法给SD大鼠腹腔注射LPS(6mg/kg) ,制成ALI模型 ,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NS组 )、内毒素损伤组 (LPS组 )和雷米普利组 (RAM组 )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LPS攻击后 0、1、3、5小时大鼠血浆IL - 1β含量 ,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LPS组大鼠 1小时血浆IL - 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 1、3、5小时肺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性严重。ADM组 1小时IL - 1β含量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1) ,且 1、3、5小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IL - 1β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 ,雷米普利有拮抗IL - 1β及明显减轻LPS导致的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带蒂大网膜包肾术对肾小球硬化大鼠残余肾组织的影响,采用单侧肾切除加二次注射阿霉素制备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称取体质量,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等,随机分为模型组、带蒂大网膜包肾术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应用光学显微镜(包括HE、PAS染色),电镜以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带蒂大网膜包肾术可降低血尿素氮;带蒂大网膜包肾术治疗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带蒂大网膜包肾术可减轻肾小球硬化大鼠肾损伤。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5)
目的:探究microRNA-369-5p(miR-369-5p)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组织与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 CFs)活化增殖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体外应用高糖诱导CFs细胞活化增殖模型。利用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胶原分布情况。应用qRT-PCR检测CFs细胞中miR-369-5p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α-SMA、Collagen I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胶原沉积明显增多,细胞相对排列紊乱,细胞大小不一。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和高糖组的α-SMA与Collagen I的表达增长;qRT-PCR实验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高糖诱导CFs细胞中miR-369-5p表达降低,而α-SMA与Collagen I的表达增加。结论:miR-369-5p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组织与高糖诱导CFs细胞中表达降低,提示miR-369-5p可能是影响糖尿病心肌病形成的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的检测,探讨其联合IL-6、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30在本院确诊并收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20例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0的浓度。对患者和健康者进行比较,并对患者IL-10与各项免疫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6、RF、CRP、ESR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0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患者组血清IL-10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IL-6呈负相关(r=-0.5151,p=0.0201;r=-0.462,p=0.0403;r=-0.743,p=0.0002;r=-0.5524,p=0.0115),表明IL-10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L-10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检测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有助于RA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炎症过程的影响作用及机制,为双氢青蒿素应用于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模型组(BLM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治疗组(DHA-1组)、双氢青蒿素高剂量治疗组(DHA-2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行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含博莱霉素注射液造模,治疗组腹腔注射双氢青蒿素。于造模后第7、14及28天,取每组肺组织分别行HE染色、肺泡炎评分及肺纤维化评分。结果:双氢青蒿素治疗组肺泡炎评分、肺纤维化评均比BLM组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以抑制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进程,其作用与抑制炎症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昊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68+251-68,251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模型建立的方法及SD大鼠力竭运动后血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方法:用平板运动的方法使SD大鼠做一次性力竭运动,并观察SD大鼠血涂片电镜照片和细胞计数。结果:平板运动能帮助建立力竭模型。力竭运动后SD大鼠血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均有变化。结论:力竭运动可引起SD大鼠的造血器官机能下降,免疫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同时此病又迁延难愈,目前对其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文章就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做一概述,为该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简易悬吊术制备大鼠和家兔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同时将大鼠模型和家兔模型做一比较,探讨简易悬吊术是否为一种简便、适合动态研究深静脉血栓的造模方法,大鼠和家兔哪一种动物更适合该造模方法。方法:选用36只体重为(250±20)g的SD大鼠和42只体重为(2.5±0.5)kg的清洁级家兔,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动物模型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简易悬吊术制备动物模型。造模后观察不同时点动物模型血管内膜及血栓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大鼠模型和家兔模型做比较并与假手术组做观察比较。结果:采用简易悬吊术制作模型后,大鼠模型和家兔模模型动物下腔静脉内不仅均形成稳定的血栓,而且形成血栓的动物存活率比较高,符合人体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病理演变。家兔模型比大鼠模型造模操作更简单。结论:简易悬吊术可以成功制作适合动态研究药物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作用机制的家兔或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家兔更适应于该方法造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建立大鼠肝癌模型。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 RT-PCR)检测诱癌过程中大鼠肝组织IL-2 m RNA变化,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 IL-2R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肝组织IL-2m RNA水平随病变进展而逐渐降低,癌变组IL-2 m RN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损伤组及增生-硬化组。诱癌过程中大鼠血清s IL-2R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诱癌过程中大鼠肝组织IL-2 m RNA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具有表现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我们于1999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药清庭尪痹丸(相传为清朝宫廷秘方)内服,多功能直流电黄藤合剂导入并配合矿泉浴(我们称做水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8例,并与口服芬必得正清风痛宁对照组60例进行随机对照,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制定的标准。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6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8例,其中男43例;女65例;年龄平均48岁,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血清中雌激素(E2)、孕激素(P)含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散结乳癖膏对卵巢囊肿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的方法建立动情期大鼠实验性卵巢囊肿模型,观察散结乳癖膏对模型大鼠血清中雌激素(E2)和孕激素(P)含量的影响。结果:散结乳痹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大鼠雌激素(E2)、孕激素(P)均有不同的下调和抑制作用,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散结乳痹膏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改善卵巢囊肿大鼠血清中激素水平,对卵巢囊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等改变,其患病率及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不错的疗效,湿热蕴结证为痛风性关节炎常见证型,文章拟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