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素养,就应该重视我国的图书建设。而提升图书建设水平最关键的就是利用合适的方式提升图书管理质量,以保证我国国民能够用最便捷的方式得到图书的文化熏陶。随着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因此重视图书管理质量工作是提升我国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主要论述的是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图书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国对于图书类的资料和档案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文化素质。对图书类的资料和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分类,将资源分享到网络上实现全民共享。主要通过对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分析,针对其主要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信息化步伐加快,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单位图书管理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图书管理的成功转型,是新时期图书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也是现阶段单位图书管理必须解决好和协调好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构建网络化图书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争取早日实现图书管理的网络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信息资源获取的方式从以前模拟形态到现在数字形态的转变。这一变化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将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提出增强图书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图书的借阅提高了重视,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重视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主要分析的就是应该利用哪些方式能够提高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力度,以保证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管理起来更加便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图书的使用也是在不断进步中。发展好图书馆建设也是提高国民阅读量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时代,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就成了医院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医院的信息化以及数字化要求就越来越高。目前,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把全部医疗信息有效整合在一起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的发展趋势,医院采用的电子病历EMR、信息化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临床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等都是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的重要体现。数学化医疗技术的应用是对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流程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现代化医疗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实践运用做出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2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很多方面都会应用到互联网。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管理方面也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开始加快互联网一体化管理进程,通过对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的研究为一体化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前人们对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在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图书管理新的发展模式和动向,提出了基于"微信息"、"富信息"以及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档案利用和管理的新模式,主要探析物联网/传感网时代下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般.从技术上看,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主要分为前台电子商务系统和后台ERP系统.在现今商业领域中,电子商务与ERP正在迅速结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两个系统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计算机计算不仅是时代变革的重要内容,更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而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与图书管理有效结合之后,也极大提升了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推动整个图书管理工作不断进步提升。本文拟从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优点,从而为其应用提供相应的对策,并探索一条适合图书管理,并将图书管理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的管理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界人士对信息的需求都比以往的时代要多,为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做好借阅信息化管理措施极为重要。所以本文首先介绍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借阅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其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信息文化资源基地,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计算机信息网络给图书馆的藏书管理、服务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方面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如何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新时期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扩大提升图书馆教育功能是摆在图书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9)
我国当前正处于信息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时代,知识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图书是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新时代发展水平下对学校图书管理的模式和具体发展任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图书管理细节的工作量,能够更全面的满足人们对图书各方面的需求,促进现代图书管理模式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学校图书管理模式的细节分类,以及对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发展任务进行了观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图书事业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将现代技术引用到管理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是现今图书管理者急需讨论的问题。就如何用现代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俐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175-177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通过网络更方便、更快捷地进行图书的查阅、借阅,获取自己的所需,因此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技术全面推广的今天,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人们也享受到了信息化的优势,并且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比较繁杂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网络合作来实现信息的整理,这对于用户和管理者而言都显得非常的必要,这不仅可以很好的团结优势力量进行技术改进,同时对于信息化的推进也是非常有效的,以下本文就多网合作信息资源整合的战略展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进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成就,也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互联网数据库的管理也随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的便捷管理,让更多有效化控制都被人们控制管理。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大多存储在网络背景下的数据库中,一旦数据库遭到攻击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就会泄露,进而对信息持有者以及信息相关者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人们在管理时往往由于网络信息库的安全管理而使人们产生大量的重视,关于网络安全性的问题已经让人们产生很大的问题,所以对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控制是不能减少的。人们对网络信息库的信息观察能力也在逐渐提升,本文接下来就来介绍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技术分析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热潮在中国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作引入了计算机,越来越多的重要信息被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安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数据恢复的重要性正在被人们广泛关注。数据恢复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信息增值的特点及其原理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0引言 信息,作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其作用更加显著,信息已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导致图书资料出版业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业开始向数字信息化出版业发展,这就使得图书馆图书借阅业务出现较大成都的转变,所以本文就目前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提高公共图书管理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