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机械制造方面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化平台建设的具体思路;第四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笔者希望通过此次探讨能够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包括学生创新动力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氛围的营造、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的应用等,这对于提高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孙武 《科教文汇》2014,(6):146-147
对于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包括学生创新动力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氛围的营造、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的应用等,这对于提高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机械专业的特点,对机械设计制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面对智能化时代,制造类人才的转型和培养是关键。本文从工业4.0的深层内涵着手,分析了工业新时代对制造类人才的新需求,提出了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旨在使高校培养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6.
建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的供给应与需求相适应。对于建环专业来说,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如何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工程项目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学校能根据企业需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文章分析了建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6)
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后就直接步入到企业就业中,有的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有的经过努力成为企业的管理人。但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企业考核人才的标准不仅包括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也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笔者就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人才的供给应与需求相适应。对于建环专业来说,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如何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工程项目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学校能根据企业需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文章分析了建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应勇 《大众科技》2009,(3):146-147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是职业院校数控专业重要的课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文章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集编程和操作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各企业用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水平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机械创新设计教育是培养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机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机械创新设计的教育,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人才。本文阐述了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贵斌 《大众科技》2010,(2):191-191,184
自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国内许多对外加工型企业停产(或倒闭),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空前困难,由此引发职业院校招生困难,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职业院校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摆脱困境,一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把院校办成专业特色明显,学生一专多能的品牌特色学校;二是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三是树立以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加大教学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廖信勇 《科学中国人》2017,(7Z):108-10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国家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技工学校。而机械专业则作为传统专业几乎每间技工学校都有开设。由于专业的限制或者工作环境的恶劣,选择读机械专业的大都是男生。一大班男生的班级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机械专业的班级管理中,需要大家提出一些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通过讨论机械专业的班级管理论述了管理的相关策略,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廖信勇 《科学中国人》2017,(7Z):108-10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国家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技工学校。而机械专业则作为传统专业几乎每间技工学校都有开设。由于专业的限制或者工作环境的恶劣,选择读机械专业的大都是男生。一大班男生的班级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机械专业的班级管理中,需要大家提出一些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通过讨论机械专业的班级管理论述了管理的相关策略,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成友 《科教文汇》2008,(29):73-73
《市场营销学》是高校经济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当前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十分重大。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把握学生心理,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其次是善于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三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五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专业特点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着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的原则,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工学结合、学做融合中,着力实现校企合作共有、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校以企业需求为原动力,构建了为企业提供"可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训环境,通过在校两年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顶岗实习时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可为企业培养更多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带动产业提升,促进企业、学校、学生的持续发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传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了智能新专业的升级建设,并通过探索与实践职业院校与德资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双元主体教学,以进一步对接当地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1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1)国家宏观环境与本地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17.
张二米 《知识窗》2022,(2):123-125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还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尽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是专业需求的技能教学,但不能忽视数学基础学科的教学。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数学教学工作要根据专业需求做出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6)
在高等院校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和机械工程设计有关内容,进行教学情景的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商务英语专业面向岗位集群的涉外性要求该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定位要准确,设计要全面,实施要切实,评估要可行。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不断调整和修正,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就业和人生前景规划。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17)
本文以职业院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着手点,根据现代企业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才能使得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成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