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加快军用技术推广转化,对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断提升、持续增强军工核心能力是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力支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扭转了落后挨打局面,完成了国际军事大国地位的建立,跨入国际军事强国行列。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在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形势下,军工核心能力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紧密围绕发展任务,持续优化管理模式,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能力调整和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7月16日至25日,北京农展馆。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11大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次整体亮相,数十家"民参军"的企业同台"表演"。这是一次展示,展示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就。这是一次检阅,检阅军工高科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两万平方米展区、近千项展品见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国之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4):F0003-F0003
该平台由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主办,各大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创建。平台由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和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内部)平台两部分构成,是服务于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的国防科技成果创新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不仅是国防科技应用基础平台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同时也是逐步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作基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为此,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构建标准化体系,并在迎合武器武装研制生产需求的同时,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民用标准,充分发挥出国家在标准化方向的各项资源的效益。而新时期,伴随时代的发展与我国国防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其标准化特点又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就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回顾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程,国防科技工业围绕着鲜明的发展主线,我个人认为,这条主线就是自主创新。对国防科技工业来说,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弥补我们国家的空白,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十几年来的大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的前沿上。本世纪头20年,我们不仅要继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十五"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因此,对于如何加强国防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已成为科研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文章阐述了科研机构在国防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的重点,而加快国防高新技术转移,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国防高新技术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和军民两用性特点出发,论述了加快国防高新技术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国防科技技术转移的几种成功模式,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国防技术转移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军工集团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承接单位,在军工集团开展国产化替代,建立自主可控体系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基础环节。围绕该体系的建设问题,从战略规划层面提出了建立产品技术体系、重大工程体系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并讨论了操作系统在体系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今年5月8日公布。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高科技含量极高的战略性产业,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几十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间,国防科技工业的情报研究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军民融合是开放式创新的首要基础.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促进了军民融合式科研体系的形成.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一方面应在政策、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采取优化技术转移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构建创新网络平台、提升技术标准战略等举措,发挥国家综合实力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国防科研发展的规律,归纳研究了高校从事国防科研应遵循的指导原则.讨论了高校国防科研管理的重点,研究了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国防科技成果"潜应用"的外溢效应、国防科技竞争机制、国防科技的柔性化和弹性化的管理体制等具体问题,概括了国外经验对发展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启示,提出了加强高校军工科研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及开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是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分析的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平台建设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评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防中介服务机构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国防科技工业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充分发挥国防科技中介的职能,从“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工作的角度,开展了包括编制《国防科技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目录》、举办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会、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试点等一系列活动,向全行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目的是通过重点技术的宣传、示范,引导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技术,促进、指导全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承担着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作为科研院所应对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做到方向定位明确、条件家底清楚、自筹经费落实、项目之间关联、实施方案落实、经费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防科技资源系统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发和支撑,国防科技资源系统的创新研究几乎没有展开。文章依据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科学理论和系统演化创新理论,提出国防科技资源系统的概念并试图建立国防科技资源系统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看国防科技工业的"三化"融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首先,在对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关系深刻理解基础上,给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论证了"三化"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系统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并阐述了"三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过程;最后,就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每两化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2):84-87
1 我院在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进程中肩负的光荣使命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国家战略队伍 ,我院将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培养和造就高级科技创新人才 ,提高我国战略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创造和辐射高新技术 ,并衍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 ,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将与大学、企业、行业及国防科技部门等国家创新体系其它组成部分相互渗透 ,有机结合 ,共同发展 ,为真正搞出我们自…  相似文献   

19.
军工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企事业单位与地方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现阶段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的模式,围绕军工单位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阐述军工企事业单位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中面临的障碍与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合作格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各有关单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科技的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和军工领域均积累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用先进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发展应用,促进军工优势技术向民用领域有效转移,“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联合《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在2009年度将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