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江报》的前身为《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创刊于汉口,是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二个机关报。湖北革命团体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创刊于1909年10月8日的《商务报》。《大江报》与《商务报》可谓一脉相承,代表的同为革命团体,《大江报》报人也几乎是《商务报》的原班人马,承袭了《商务报》的报刊主旨及风格,  相似文献   

2.
任重 《历史档案》2005,(2):133-135
《大江报》创刊于1910年,初名《汉口大江报》和《大江白话日报》,后改名为《大江报》,翌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编辑是文学社重要成员詹大悲和何海鸣等人。在他们的主持之下,这张报纸成了文学社鼓吹反清革命的主要舆论阵地,其“日著论攻刺时政,鼓吹革命不稍讳”,影响甚广。诚如该报总理胡石庵诗云:“大江流日夜,鼓吹功不朽。”因此颇为清政府所仇视,湖广总督瑞潋“派探索捕党人甚急,于《大江报》尤忌视”。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最被人注意的革命报刊之一,是在汉口出版的《大江报》。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有关辛亥革命和报刊史的专著,都提到这个报纸,盛道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贡献。《大江报》之负此重名,并不是由于它的刊期长,它创刊于1911年1月3日,半年后就被迫停刊了。也并不是由于它是文学社的机关报,文学社当时还是秘密的革命团体,其影响也仅及于湖北一带。其所以受到重视,乃是由于发表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篇著名的评论文章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在此期间,国人也掀起了第二次办报高潮(第一次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即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高潮。它是从孙中山先生1900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开始的,此后,革命党人在海内外创办了大量的革命报刊。近代武汉是国内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受革命思潮影响较早,从而成为了辛亥时期与上海、岭南并立的国内三个宣传中心。而当时武汉最有声望的报纸首推《大江报》。(一)《大江报》的前奏1905年武汉地区最早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楚报》在汉口英租界创刊。1905年冬,《楚报》因揭露清政府出卖主权…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让人最注意的革命报刊之一,是在汉口出版的大江报。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有关辛亥革命和报刊的专著,都提到这个报纸,盛道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贡献。大江报之负此重名,并不是由于它的刊期长,(它创刊于一九一一年一月三日,半年后就被迫停刊了。)也并不是由于它是文学社的机关报。文学社当时还是秘密的革命团体,其影响也仅及于湖北一带。其所以受到重视,乃是由于发表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篇著名的评论文章的缘故。虽然相隔只有半个世纪,由于文献失征,对于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倒有些传闻异辞了。首先,关于文章的题目就众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白话文报刊是在清末维新变法的高潮中创办的。1897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演义白话报》,《蒙学报》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白话报。随后,裘廷梁创办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影响较为广泛的一张白话报。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败,这些报刊很快停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步走上政治舞台的过程中,不少人注意到要发动下层社会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因而也创办了不少白话报。1900年至1905年间,曾先后出版过《杭州白  相似文献   

7.
《伊犁白话报》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它创刊于1910年3月15日,日刊,有汉、维吾尔、蒙、满文版。汉文版铅印,维吾尔文、蒙、满文油印。报馆地址在伊犁惠远城北大街(今新疆霍城县惠远乡)。当时,惠远为新疆第一重镇,是全疆政治、军事中心。 《伊犁白话报》是由同盟会赴疆主要领导人冯特民等创刊,属于革命派的报纸。该报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外,还向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教育,  相似文献   

8.
秋瑾为革命英勇牺牲,至今已有五十五周年。紀念这位女革命家,我們不能不想起《中国女报》。《中国女报》是秋瑾于1906年在上海創办的,它是我国早期的妇女刊物之一。 1906年春,秋瑾由日本归国。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孙中山領导革命的总机关——“中国同盟会”已經成立,资产阶級革命派的思想在战胜了改良派的思想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晚清白话报为分析对象,将其社会功能和历史功绩作为基本框架,从白话报刊创办人启蒙和革命的主观意图出发,探讨白话报在教育和宣传方面的社会功能,并对白话报刊的历史功绩做出新闻学、史学、文学和社会运动四方面的叙述,客观评价晚清白话报刊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继红 《现代传播》2004,(2):130-132
一、清末北京白话报刊的盛行中国最早的白话报出现于19世纪后期。1876年,上海申报馆主人英商美查(ErnestMajor ?- 190 8)鉴于“申报文字高深,非妇孺工人所能尽读”①发行了一张通俗易懂的白话小报———《民报》。据考,美查创办这份报纸主要是出于商业需要,想以此扩大《申报》的销路。②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认识到白话报对开通民智,宣传西政、西学的作用,他们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开民智”,“谋国大计,要当尽天下之民而智之”;而开通民智的手段,“必自广兴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由于社会中人十之八九识字不多,因此…  相似文献   

11.
孙冬明 《青年记者》2007,(16):74-74
《伊犁白话报》是新疆第一份报纸,也是一份近代报纸。创刊于1910年3月25日,停刊于1911年12月18日,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新闻史上,《豫报》是创办较早的报刊之一。不过,《豫报》并不办在河南,而是河南旅居日本的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由日本运到国内发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更加严重。国内各省一些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民生革命思想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负笈东渡,到日本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同盟会对河南籍留日学生十分重视。孙中山亲自接见了河南籍留日学生,并向他们进行了革命思想教育。在革命派的影响和帮助下,河南籍留日学生筹集资金,于一九○六年十二月办起了带有河南地方性的政治刊物《豫报》。《豫报》第一号上刊出的《豫报公启并简章》中说:“本报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3.
安徽近代第一次报刊热潮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历史上第一次办报热潮出现时间约在1904~1914年十年间,亦即辛亥革命前后。 近代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维新运动中,但席卷全国的维新办报热潮并未对安徽形成太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省内的维新报刊有芜湖的《皖报》。该报创刊于1898年,宗旨是“开风气,拓见闻,联官民,达中外”,为“务实维新之报”。但这份可视为开安徽近代报业先河的报纸存在的时间不长,未能形成气候: 辛亥革命前后,国人办报在全国再掀高潮。其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大力制造舆论,在国内外创办了大量报刊。安徽此时也不再平静,不但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报刊活动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形成安徽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4.
1905年1月吴樾在保定创办《直隶白话报》。半月刊。其宗旨是“开通民智,提倡学术”,是一份综合性的普及读物,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2月23日邓实主编《国粹学报》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是国学保存会的机关刊物,其宗旨是“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内容分社说、政篇、史篇、学篇、文篇、丛谈、撰录等栏,是一本起过一定革命宣传作用的权威性国学刊物,在学术史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贡献。1912年初停刊,共出82期。5月8日清廷军机处命查禁《浙江潮》、《新民丛报》等书刊。6月3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其宗旨是“提倡国民精神,输入文明学说”。该刊宣传反帝反清革命,高呼“二十世纪之支那万岁!”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宣传革命思想的报纸如《中国日报》《苏报》《国民日报》《警钟日报》《广东报》《有所谓报》《少年报》《民呼报》《民立报》《民报》等相继涌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新闻战线上的一支健军。在这些报纸进行宣传鼓动的活动中,还出现了一批革命的爱国报人,郑道就是其中一员年轻的闯将。郑道(1880—1906),字贯一,广东中山县人,从事新闻事业后,即以贯公笔名行业。小时候在家乡乡塾读书,“颕悟好学,过目成诵”,熟读经史之书。但因家境贫苦,十六岁即随乡亲到日本谋生,为横滨太古洋行职工。后来由于梁启超的协助,得以免费入  相似文献   

16.
汉口《大众报》,是由何惧、江凌、长江、曹获秋、阎宝航、陈农非、闵刚侯等人发起,于1938年“二七大罢工”纪念日创刊的。报纸初为铅印七日刊,江凌主编,大众文化社出版发行,总代售处是汉口生活书店。社址设在汉口伟雄路3号。这是一份小型报,每份定价二分,农工兵减半。  相似文献   

17.
自1965年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施印花税法,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是北美殖民地独立革命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报业曾一度共同发出“要自由与财产,不要印花税”这一呼声。但是,因为英国坚持重税政策,官逼民反,在革命的问题上,分裂为革命派与保皇派两个营垒。革命派用报刊造舆论,吹响了独立战争的号角,为革命取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反“印花税法”革命前的演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出现于20世纪初叶,《西藏白话报》是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白话报》创办于清朝末年即1907年四五月间。其创办人是清廷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  相似文献   

19.
欢迎记者节     
记者节起始于30年代初期,先是镇江《大江报》记者刘煜生,为江苏 省民政厅厅长赵启 所虐杀,殉难于9月1日。杭州记者公会通电全国,建议以是日为“记者节”,以表示新闻记者之抗议,后获全国各地同业之认同,遂定每年9月1日为记者节。 但当时记者节仅为各地记者之联谊节日。逢此节日,各报记者聚餐联欢而已,未提到政治高度也。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周恩来认为,非把各地记者团结起来不可,先由胡愈之、恽逸群、徐迈进、邵宗汉、夏衍、范长江等人,以记者座谈会之名义,把进步记者团结起来。胡愈之等受命之后,即轮流在上海召开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张梦雅 《今传媒》2013,(1):72-73
晚清报人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诞生于20世纪初白话报大发展时期,与此前的近代政论性报刊相比,出现了由救国向救民、由维新到革命的转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进行了改革,体现出近代报刊大众化的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