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语文能力,中学为什么要着重培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与语文知识、智力发展有何关系?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智力发展的关系上,对培养、提高语文能力进行初步探讨。“能力”辩证何谓能力,究竟如何更有利于全面发展语文能力?首先要弄清楚,并加以辨正。能力,英语ability,即才智、才能、技能。它既与知识有关,  相似文献   

2.
鲍艳 《现代语文》2009,(3):34-35
基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职教课程观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语文课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形成适合其专业要求和职业发展所需的语文能力的任务。语文能力是学生对其言语活动过程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语文能力的这种稳定调节作用是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通过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迁移、概括化和系统化,可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传统的语文知识传授之外,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训练。中职语文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从业能力为核心,将语文技能分为听说模块和读写模块,同时整合教师资源,实施分块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于宝平 《考试周刊》2012,(36):35-35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能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完美结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我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做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要经过三层裂变——在实践经历中理解陈述性知识,在情境体验中建构操作性知识,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策略性知识。只有经历这三层裂变,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柳 《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11-112
语文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课本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途径,是教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媒介。因此,应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分数高,能力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满足于“懂”,没有在“会”字上下功夫。能力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技能。能力是包括人的素质(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素质)在内的综合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建立各方面联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语文能力越强,掌握知识技能就越快;掌握知识技能越多,语文能力也就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更要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体现在操作技能上,即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技能。本文将从阅读和朗读两方面探讨阅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霞 《现代语文》2008,(8):36-36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运用语占文字进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能力,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表现为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应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技能进行生活为最基础的内容,如何学得语文技能,得借助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钱亚丽 《陕西教育》2007,(1):104-104
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训练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它既是语文知识的集中体现,又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旧知识,学习掌握一定的新知识,使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在汉语拼音教学后,编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每个教学阶段,都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的相对独立环节。按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进行复习指导,是使知识系统化、能力熟练化的一个教学环节。复习指导,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强化语文能力、深化理解的教学手段。系统整理知识,是检验、巩固、深化旧知,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强化语文能力是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只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弊端。应通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训练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正确设疑,是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只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迁移”,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对于后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通俗地说,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学以致用”。我国古人就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说,可见迁移对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汉语知识的迁移(辨析形声字、纠正错别字)在教学中,讲形声字时,我不仅给学生讲清形声字的组合方式,而且引导学生注意辨析形声字的…  相似文献   

15.
陈远明 《教师》2013,(36):70-70
实践过程中任何教育者都把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作为其培养的第一要义,那么语文教学自然也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最高目标。因此,让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三驾马车”也就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任,“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教学之“纲”,为语文学科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小学语文能力目标的演变,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内容维度上逐渐细化,明确要求每一维度条目应达到的程度;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内容表述上逐渐人性化,逐步实现了由知识技能向核心素养的转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标中的语文能力走向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精准定位目标,突出情境性,凸显生活性,注重整合性,彰显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只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弊端.应通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训练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正确设疑,是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只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朗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造成了学生乃至家长认为朗读得好坏无所谓的心理,结果真正能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的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 那么朗读技能的培养究竟意义何在呢? 我们知道,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素质、语文技能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技能的培养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而朗读技能是一种清晰响亮地念文字材料,从而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  相似文献   

19.
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突出技能培养与训练,致使作为基础文化课的语文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但是,实践却表明,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只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弊端。应通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训练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正确设疑,是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只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