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编辑出版业在宋代正式形成.它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以自然传播为主的状态,进入了编辑传播为主的新时期.宋代编辑具有如下特点:①兼任制:官方出版业的编辑多由官员兼任,家刻和坊刻的出版机构则由藏书家、出版人兼任;②编辑工作体制尚不十分完美,编者与作者,编辑和编纂仍有界限不明之处,但  相似文献   

2.
论广告编辑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6,(5):118-119
编辑活动是以创造符号媒介为手段,以传播讯息为目的,以缔造文化教育结构为成果的三条原理统一运作过程。广告编辑作为编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遵循编辑活动中的“信息整合”、“符号再现”、“中介过滤”的基本要求。但广告编辑作为一种新兴的表现形态,其关注的主体和运作模式与传统的编辑活动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一、传播与文学同在,文学有时出现负面 传播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两大社会活动,虽然以文学为载体的记录和研讨长达数千年之久,《传播学》的建立只是本世纪中叶的事,但是犹如胎儿在母体内活动时,已经向母亲传播了生命的信息,文学活动在其萌芽之初,传播便也随之开始。 翻开《中国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上古时代的原始人,“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有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  相似文献   

4.
简论编辑的主体性与法的制约性邱建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科学成果只有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而这种传播在许多情况下是靠编辑活动的中介来完成的。编辑活动的直接目的,就...  相似文献   

5.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68-68
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内容编辑环节,编辑学研究内容编辑活动(包括反馈)的规律。它横断于新闻学、出版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文献学、演讲学、情报信息学等,因为任何新闻、出版物、可传播的作品、供流通的文献或情报,其内容都有一个编辑过程,离不开编辑规律的支配。研究编辑规律的学科就是编辑学。实践上,编辑活动同传播活动相衔接,即编辑为传播服务。这样编辑学同传播学也有了接续关系,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包含关系。因为传播学研究的传播规律,虽然包括传播的内容因素。但并不研究这些内容产生的规律;传播过程中有反馈调整,包括调整所传内容,但它只提出调整要求或目标并不研究内容调整的编辑规律,传播内容产生和调整的规律仍是编辑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姚克波 《新闻界》2006,(5):89-89,73
在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和坎坷创作经历的人。他行伍出身,只受过小学教育.初学写作时对白话文了解甚少。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与文学无缘的人,却通过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成为著名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主持编辑过许多重要文学刊物,提携、培养了许多文学青年,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娟 《新闻传播》2005,(11):44-46
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具有与网络或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文化结构。首先,发散性传播方式促使了传统电视受众线性思维解构;其次,网络与电视单传播语境界线的消解,使同域或异域文化圈中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类传播文化形态;最后,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电视的大众文化特质进步向传播文化方向发展,令传统传播文化的公信度、厚重度呈弱化趋势,使网络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阴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韩冰 《东南传播》2012,(5):86-88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闻传媒形态的转型,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内容的"跨媒体"传播,已成为传媒发展的主流。新闻传媒的运营模式由以往的单一化媒体运营转变为全媒体化运营。全媒体化运营模式的建立使新闻编辑业务的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编辑业务需要进行创新,以发挥全媒体优势,实现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艺涵 《新闻传播》2009,(12):106-10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不断出现,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使传播学领域的传播实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且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传播媒介了.学者们已经开始从全新的视角、以全新的理念去研究传播理论,促使新的研究方法的萌生。但新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时候.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从建立那天起就立志消灭剥削,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富裕道路。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党在成立之初人少、活动范围小,尚不是执政党,但已经开始了解救劳苦大众的工作,向“三……  相似文献   

11.
周亚华 《传媒》2016,(6):84-86
互联网的发展,微视频的出现,改变着影视文学的传播格局和传播形态。微视频使影视文学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其内容结构和创作手法都发生了改变,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使之更符合新环境下的审美认知,传播属性趋于大众化。本文从微视频对影视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影视文学的制作水平,推动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袁国庆 《记者摇篮》2005,(11):63-63
随着电视领域向着数字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不断成熟与发展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及以其为站点搭建而成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正以其高效灵活、制作精良以及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主流设备。尤其在许多省市电视台中甚至已经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整体网络化。因此,可以说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已经发生了一次更新换代,即从以传统的线性编辑等模拟设备为主更新为以非线性编辑等数字设备为主.它在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编辑的管理与管理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性等特点,这也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激励制度与编辑潜能的内在关系建立管理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调动编辑…  相似文献   

14.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亦即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应声倒下。但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开展,传播主体的自信消退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已是所向披靡的射手,开始学着与其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始重视反馈。  相似文献   

15.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也即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应声倒下。但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开展,传播主体的自信消退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己是所向披靡的射手,开始学着与其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始重视反馈。  相似文献   

16.
吴英文 《视听》2018,(6):149-150
新媒体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因微博客的出现而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也使得网络文学本体产生新的变化。微博客文学的多终端传播模式和精微化文本形态,将新媒体文学写作的优势集于一身,其中的后现代审美形态彰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新形态,使网络文学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而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到宋代时,出版业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及至明清,已堪称繁盛。编辑活动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出现的。之所以叫做"编辑活动"而不是"编辑",是因为"编辑"  相似文献   

18.
田力 《新闻传播》2015,(2):56-57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新闻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以海量信息为主的传播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缺陷。随着中国投资者对财经信息个性化需求的出现,传统财经媒体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以"第一财经即时新闻编辑平台"为例,对财经新闻数字内容发布系统和用户个性化定制系统的研发理念、框架结构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第一财经发力垂直服务领域、提高数字财经资讯附加值的具体举措,阐述了该系统在重构新闻产业链、推动财经新闻智能化传播方面作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激励与激励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等特点。正是编辑劳动的这些特点,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有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有效的激励是激发编辑潜能的催化剂相对而言,编辑的学…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这个概念出现已经几十年了,但科学形态的编辑学尚在襁褓之中,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在科学家族中还没有取得正式的席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建立科学的编辑学仍然是编辑学研究的头等重要的、中心的任务。创建科学的编辑学,对于发展我国编辑事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在我国,编辑活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浩如烟海的编辑成果,有丰富的编辑实践经验,有不少著名的编辑大家,有许多精辟的编辑思想,可是却一直没有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上的飞跃,形成科学形态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