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妙的“眼睛”》一课(第二册),从内容来看,它由三个自然段构成,每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是谁的什么,再写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处。从课文类型来看,它属于看图学词学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外,还要从课文特点出发,遵循“看图学词学句”的规律,坚持在看图中读句、学词,在读句、学词中看图,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坚持由“扶”到“放”,扶放结合。现结合课文,具体谈谈我们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应该有新教法。生字教学的新方法就是随读识字。随读识字是生字呈现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读前识字——扫除拦路虎的一种颠覆。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教学顺序一般是读文读句——句中读词—词中现字—聚焦识字。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添画导入"趣"识字、揭示课题"巧"识字、朗读课文"妙"识字、写字指导"促"识字等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小竹排在画中游》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篇短义。它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秀丽的景色,语言亲切、画面优美。根据教材特点,可这样设计教学。一、由留入手,以图助读“看图学词学句”中的插图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词句的凭借,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碚养观察能力。教学《小竹排在画中游》可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揭示观察、思考:1,这幅图画了谁在做什么?2说说阿中有什么,两岸有什么?3看到箩筐里的米,小孩抱在怀里的鸡,你会想到什么?从老爷爷的动作和表情看,你猜想他在说些什么话?4看了这幅图,你觉得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  相似文献   

4.
杨树森 《文教资料》2008,(21):31-32
在普通状态下,什么词类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是有分工的,这些基本功能古今相同.但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可以依据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子里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和动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健 《语文天地》2012,(16):38-39
诗歌是一种重要文学样式,它的特点是概括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含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语言精炼而形象,意境广阔而深邃,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中学诗歌教学,应体现诗歌的这种体裁特点。一、注意诗歌的炼字诗歌语言凝练,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的锤炼上,所谓"言约意丰"。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诗歌语言的凝练体现在炼字、炼词、炼句上。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诗,初稿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句。郑谷将其中的  相似文献   

6.
<正>"烂醉如泥"一词常被解释为因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遍览古代诗文,"醉如泥"一词颇多现身:李白诗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之词,杜甫诗中亦有"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之句。那么"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what和whatever作为引导词来引导从句,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点?what只能引导名词性从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whatever既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又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一、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时,可在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充当成分,其意思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含有疑问含义,表示"什么……";二是相当于"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结构,意为"……的事情/东西/样子/颜色"等。下面我们看看what在句中的意思以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8.
课文语言的丰富、精湛、耐人寻味,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一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阅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味是品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随文识字"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它包括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字义等多方面的掌握。其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可见随文识字教  相似文献   

10.
课文语言的丰富、精湛、耐人寻味,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阅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味是品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对于语言的"一字律",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有几句至理名言:"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  相似文献   

12.
“微光”说     
一道作文题的材料是:"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此言出自《爱默生传》一书,其核心就是"微光"一词。"微光"是个形象的词语,不必对它作理性分析,只要品味赏玩一下,我们就能想起黎明的曙光、茫茫夜色中农舍的灯光、海上的灯塔,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囊中羞涩”这一成语常见诸报端,使用频率较高。这一成语是如何产生的呢? 宋代的阴时夫,在《韵府群玉·阳韵》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朝有一个叫阮孚的穷书生,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布袋,在会稽游学。有个客人问他:“布袋中装着什么东西?”阮孚说:“只有一个铜钱着守钱袋,害怕它不好意思。”(原句为“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唐代杜甫又因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空囊》诗,其中有两句为“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囊中羞涩”的成语即由此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许多同学学习程序设计时总感到深不可测,特别是遇到编程时,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将BASIC语言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汉语进行对照,就不难体会到其中的奥妙。BASIC语言既然是一门语言,就离不开"字、词、句",那么BASIC语言的"字、词、句"是什么呢?"文章"又是什么呢?一、基本概念(字)、基本语句(词)与简单程...  相似文献   

15.
仿拟就是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模拟已有的语言形式而临时新创的一种语言形式的修辞格。它可以使语言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根据仿拟的语言对象的不同,它大致可分为四种。仿词、仿句、仿篇和仿调。一、仿词仿词一般是以上文的某个词为基础,临时替换其中的某个词素而仿造出一个新词的修辞方式。它是仿拟中使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种形式,因此,不少的修辞学著作干脆把仿拟称为仿词。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学好英语,首先要过好单词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记忆单词呢?本文介绍几种学习词汇的方法。1.情境法。记单词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结合句子、语段记忆单词,而不应孤立地识记某一单词。如catch一词意思很多,我们要记它的意思,可以  相似文献   

17.
在古汉语中,"为"字是个很活跃的词,它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较强,语法功能也较为复杂.它不仅可以做动词、介词等,还可以做指示代词.这突出反映在"为人"这种语言形式中.如:1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句中标记"—""·"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相似文献   

18.
石勇 《中学生百科》2011,(36):28-30
有一句谁都知道的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一位叫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家说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无非就是这个信息:一个人的性格太难改变了,会决定他一生的命运:或者可以让他成功,或者可以让他失败。但除此之外,我们对性格就一无所知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最大魅力在于语言文字,它本来就是朴朴素素、实实在在的.只要让语文课保持原貌,上得朴实、实在,使得教学目标自然实现,那就是一节保护教学绿色生态的语文课、一节学生有所收获的语文课. 一、关注重点词、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有些词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紧紧地抓住它,联系文本、生活,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字词的丰富含义,这样才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珍珠鸟》一课中"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段话中有很多值得挖掘、深究的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词语顺序逐个词地提醒学生: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名师指导】"有文采",这是对文章语言的要求。文采不是什么神秘之物,是凭直觉就可以感知的。例如我们读名家的文章,常有词清、句丽、出语如连珠之感,这就是"有文采"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记叙文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如作家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结尾处写道: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