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炳延 《成才之路》2010,(10):36-37
化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1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实验探究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更是产生疑问的地方。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激发实验探究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3.
张有利 《考试周刊》2012,(53):147-148
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因此,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者化学事物之间的问题,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转变学习方式和增强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学生提问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萍 《成才之路》2011,(11):78-78
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对师生问题意识的探讨。问题是从"问题情境"产生的,不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就不可能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也就没有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要使学生乐意主动地学习数学,就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被激活。而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创意地进行教学。怎样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学就是"记一记,背一背,做一做",考试就过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无论哪个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自身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学好每门学科的前提,把"生物"学成"死物"。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除认识不足、目的不明确、受应试教育影响等,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静慧 《辅导员》2010,(10):41-4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教"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怎样通过这个"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这当中就涉及了许多教学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生学习偏科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一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34%~6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偏科现象,学习偏科会让学生对于不喜欢的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学习偏科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在中考、高考中一门成绩的落后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本文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解析中学生学习偏科的原因。影响中学生学习偏科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一、条件性情绪反射;二、认知同化效应(意义学习);三、学习策略对学习偏科的影响。从原因入手并提出了几条克服学习偏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疑窦丛生真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活动,其实是思维的活动,思维活动往往始于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自我卷入"的方式之一。语文知识蕴含在一篇篇文本之中,学生在文本学习中丰富知识、累积能力,深厚素养。研究自主课堂以来,我们越来越发现,学习主体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命,面对语文书上的一篇篇陌生静止的文本,不与"自我"发生联系就无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数学问题的发现便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他们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心里有疑团时,就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自主发展依然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下面从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角度,用"长方体的体积"一例就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谈一些体会。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习理念,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过去那种"十年寒窗,终身受用"、"文凭到手,名利全有"等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才是硬道理,不学习就不能生存,不充电就停滞不前。在这种新的社会形势下,教师作为育人者的角色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从开始学英语起,就把英语课当做一门"怕"的功课来学。进入中学后,这些学生普遍感到英语学习吃力,慢慢产生厌倦畏惧的心理,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成为英语学科的掉队者。如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是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只有注重激发和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困惑,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强烈的内驱力,驱动学习动机,从而积极调动思维去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思维,打开智慧之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与摸索,我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学生通过倾听其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是当今职高学生的一个大问题。本文试就采用"双激"(即"激趣"、"激励")的方法,从创设问题情境求趣、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事求趣、目标激励法、正负激励法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想学、乐学、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快的、积极的,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就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最新的教学理论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新的挑战。开展基于问题学习的策略研究,对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盛阳 《宁夏教育》2012,(1):52-52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了"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意义,突出了"在练中学"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吴文君 《成才之路》2010,(32):63-63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郭兵 《考试周刊》2011,(37):117-118
"科学探究"即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研究性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