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采用简式POMS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四所初级中学的62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1);青少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可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在该路径中起着中介作用。结论为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情绪类型的视频短片激发大学生被试产生不同情绪(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比较不同情绪状态组延迟满足得分,进而得出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延迟满足得分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中性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Horwitz等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状况作了统计分析.总体上来看,专业(t=-.645, p=.522)、自尊(t=-1.337, p=.192)以及性别(t=-.647, p=.520)对学生焦虑强弱无影响.但深入具体项目发现,女学生在说英语和通过考试方面明显没有男学生焦虑(t=-3.182, p=.002; t=-2.606, p=.012).另外,自尊心强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明显比自尊心一般的学生更自信(t=-2.349, p=.022).继续深入分析发现,在英语学习焦虑的三个组成部分中(根据Horwitz et al 的划分法,1986),交际焦虑(r=-.125, p=.340)和负评价焦虑(r=-.093, p=.479)与学习成绩没有相关关系,但是其它一般焦虑(包括考试焦虑)(r=-.280﹡, p=.030)与成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瑶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75-178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忧郁自我检测表对贵州省凯里市某中学高三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高三学生的应对方式以成熟型为主;(2)应对方式、人格和抑郁在不同性别、文理科、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高三学生的抑郁和神经质得分在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3.088,p<0.01;t=3.061,p<0.001);(4)高三学生的抑郁除了求助因子外,与应对方式的其它因子都显著相关(p<0.01);除了与人格的内外向因子外,与其它因子均显著相关(t=0.422,p<0.001;t=0.527,p<0.05);(5)应对方式的退避因子和人格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高三学生中常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并且人格中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容易抑郁。  相似文献   

5.
以往一般提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总是更多地考虑焦虑、抑郁、愤怒、敌意等消极情绪,事实上近年来的许多证据表明,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积极情绪与较低的发病率、死亡率、较少严重症状和疼痛相联系。目前,对于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更为关注的是特质性情绪类型——即反映了一个人典型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类型与延迟满足关系影响,采用两种不同情绪类型的视频短片启动大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比较两种条件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与表达抑制策略对紧随其后的延迟满足任务成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组延迟满足得分差异不显著;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组延迟满足任务得分显著高于表达抑制组。结论:认知重评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消极情绪对延迟满足表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背景颜色对大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情况。方法:从福建某大学选取160名大一学生为被试,采用4×2被试间设计,以ppt的形式呈现中文材料阅读,以此考察大学生的阅读成绩。结果:(1)不同背景颜色存在显著差异(F=4.731,p=.003),其中白色背景的阅读成绩高于红、绿、蓝背景;(2)字体大小差异不显著(F=1.104,p=.295),背景色和字体大小交互作用不显著(F=2.156,p=.096)。结论:颜色对阅读成绩产生影响,字体大小对阅读成绩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大五人格问卷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三个地区农村和城市的532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在人格的外倾性和宜人性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教师。在情绪调节中,原因调节都显著地多于反应调节。在负性情绪中,减弱型调节显著多于增强型调节;在正性情绪中,增强型调节显著多于减弱型调节。外倾性、谨慎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这四种人格因素对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格是影响幼儿教师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305名普通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研究高中生动漫迷人格特质的特点。结果显示,动漫迷高中生在其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上与非动漫迷高中生相比较存在差异,在动漫迷高中生中,男女生之间在神经质与内外向维度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道教学员的人格特征,及其生活满意度状况,通过对比为现代人生活提供借鉴.方法:采用16PF人格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湖北武当山道教学院33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道教学员在16PF的9个维度均与大学生样本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B(t=3.92 p〈0.00)、C(t=2.76 p〈0.01)、F(t=-3.19 p〈0.00)、G(t=2.67 p〈0.05)、H(t=2.80 p〈0.00)、L(t=-3.86 p〈0.00)、Q1(t=-4.58 p〈0.00)、Q2(t=-2.91 p〈0.00)、Q3(t=4.07 p〈0.00);同时道教学员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样本(t=2.95,P〈0.01);道教学员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大学生群体(t=3.55,P〈0.01),其消极情感与大学生群体无显著差异.结论:道教学员人格特征在多个维度与一般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生活满意度水平和积极情绪均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消极情绪的特点以及他们常用的防御方式,考察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各种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为工具对高中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来访高中生的心理咨询纪录。结果:被调查高中生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消极情绪,有较多消极情绪与较少消极情绪的高中生在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遵循消极情绪产生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疏导青少年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犬儒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犬儒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性别、专业等对犬儒态度有显著影响(t=2.656,t=2.665;p0.05);②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犬儒态度呈负相关(r=-0.358,p0.01),人格中神经质与之呈正相关(r=0.290,p0.01),其余均呈负相关(r=-0.235,r=-0.232,r=-0.137,r=-0.128,p0.05),结论:性别、专业、学校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可从学校和个体层面降低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社交网络改变教育系统的运作方式。社交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社区,促进知识传递。学校应用社交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是教师使用社交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研究使用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调查北京市568名职业院校教师。结果证实,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64,t=.453,P<0.05),便利条件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42,t=.015,P<0.001)。技术焦虑在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β=-.242,t=.290,P<0.001),技术焦虑对便利条件与用户行为的影响系数最大(β=-.645,t=.248,P<0.001)。利他主义在便利条件和用户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β=.356,t=.731,P<0.0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55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倾性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中介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人格的核心心理特征.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差别在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个人的情绪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质量、心理和生理健康,甚至影响到事业成败和生活幸福.青少年处于人生具有显著情绪特点的阶段,如何强化对消极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如何实现积极情绪建构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业、造就未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问卷法,对509名高中生在不同背景下挫折感的现状以及人格、应对方式、归因方式、健康因素与挫折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高中生的挫折感存在显著差异;进入挫折感回归方程的因素有7个,说明主要影响中学生挫折感的因素有神经质、幻想、社会健康、心理健康、内控性、外向性、解决问题七个因子,其中情绪、幻想和社会健康对挫折感有最大预测力.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掌握高校班委干部心理和谐状况,采用心理测验法对普通本科高校231名学生干部和120普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①班委干部与普通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1〈0.05);②班委干部在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0.01,p=.000**〈0.01,p=0.013*〈0.05);③除了学习压力(p=0.169〉0.05)外,班委干部的其他心理压力维度在家庭背景是否城镇与农村上存在显著差异;④班委干部的心理压力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⑤班委干部在人际交往关系维度和就业心理压力上专业差异显著(p=0.002**〈0.01,p=0.021*〈0.05)。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辨别速度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是否存在色彩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的反应速度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被试无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还是在消极情绪状态下都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其中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速度最快.同时被试对不同色块的反应速度也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随机挑选的500名中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各维度学业情绪分布依次为:厌倦、高兴、焦虑、沮丧、恼火、希望、放松、无助等,表现出消极与积极情绪交织,厌倦、焦虑占优,自豪、满足感比较低;中职生学业情绪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表现为:神经质(N)与消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内外向(E)与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以上表明E和N是中职生学业情绪有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测查了高职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并与本科生的测量结果相比较,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抑郁的关系。研究结果:(1)高职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本科生,且差异显著。(2)高职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检验显示,在表达积极情绪和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班干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来自双亲或单亲家庭的高职生在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显著,后者得分较低。(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抑郁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加强对高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会他们善于管理和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在自尊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的条件下,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