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李子 《新闻知识》2003,(12):35-36
在笔者见到的中外新闻学著作中,关于新闻背景的理论很少,关于新闻背景的研究仅限于基本业务技巧层次。实际上,新闻背景在新闻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我们原先的理解;新闻背景理论应该是新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以笔者浅见,谈几个有关新闻背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南传播》2016,(4):155-157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新闻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又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因为这样,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一直是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永恒话题.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的冲击、新闻职业道德的滑坡、以及行业管理上的疏漏等原因,失实报道屡屡发生,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真实性就更成了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中央有关部门近年来针对新闻界存在的虚假新闻现象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同时多次组织学界和业界就此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更是凸显出新闻真实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金石 《东南传播》2010,(3):86-88
目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童兵 《当代传播》2021,(2):4-7,30
本文讨论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的三个问题。一是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笔者认为可从理论研究、特别是新闻哲学的角度,新闻信息传播历史演变的角度,新闻实践尤其是新闻业务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四个维度考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四个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五千年形成和积累的传统文化成果继承光大、合理借鉴国外新闻观研究成果、新闻科学研究对新闻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特色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呈现应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和具有中国风格,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观考量新闻传媒的观念与机制,应反映中国实际、拥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理论研究正在逐渐深化。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都有所发展。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的创造性的实践,不断地为新闻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也提供了密切联系实际的理性思考成果。新闻理论工作者则既潜心于经典新闻理论研究,同时又密切关注新闻实践的现实发展.对此进行了近距离的跟踪研究。由此,当今新闻理论研究出现了逐渐深化的态势。但是,新闻理论研究的空间依然是很大的,可继续深化的地方也还是很多的。笔者想从八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我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新闻学界研究者的棘手问题.总体来看,关于什么是新闻真实产生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新闻绝对真实与新闻绝对非真实.但是这两种新闻真实观都陷入了绝对主义的伦理困境,因此必须寻找第三种恰当理解新闻真实的方式,符号学理论为此提供了极其有益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呈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文章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四个方面比较详尽地梳理总结了新闻理论研究的当代中国特征,提出唯有承认中国特征、尊重中国特征、厚植中国特征,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数据新闻的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通过梳理数据新闻(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的发展现状,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数据新闻人才短缺、数据资源获取受限、盈利模式不清晰、学界研究前瞻性不足、理论对话失衡等方面成为阻碍数据新闻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数据新闻发展的有效途径,即拓展数据新闻人才培养路径、尊重各国数据新闻发展现实、完善信息法规保障数据获取、发掘数据价值、加强前瞻性研究指导等.  相似文献   

10.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6,(12):10-13
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业务中.新闻价值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新闻价值,许多研究者都已通过论文或专著,进行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在相应的著述中对此作过界定,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是它们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①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如下五项: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新闻事实若包含了上述某一要素,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闻价值;包含多项要素,则其新闻价值更高。新闻价值高低,其衡量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在阅听了关于事实的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度高,则事实的新闻价值高;满足度低,则新闻价值低。  相似文献   

11.
姜玮 《军事记者》2005,(8):57-58
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传播媒体的受众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受众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地位日益得到重视,了解受众,尊重受众,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要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共识。同样,军事新闻作为广大官兵的“精神食粮”,对官兵的需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导语叙事的人化。  相似文献   

12.
黄道辉 《新闻世界》2009,(10):43-43
新闻策划应当遵循新闻规律、尊重客观事实。新闻策划选题时应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题材,紧扣上下关注的焦点、事关百姓冷暖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新闻界内部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唤和思考也屡屡通过新闻传播途径与读者交流,给千呼万唤的新闻立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社会范例和理论依据,使新闻立法的呼声中理性的成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大河报·新闻周刊》在1998年6月创刊后,依托新闻事件,或通过新闻本体的操作,或运用周密的新闻策划,在省内媒体中较为系统地刊载了一批高层次理论文章,形成了河南新闻界既能阐发文化积淀又有前瞻意识的、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声音。 (一) 新闻立法的呼唤主要源自舆论监督,就是说,舆论监督的现状是呼唤…  相似文献   

14.
生活化的新闻实际上就是贴近普通民众的新闻,节目制作者在制作新闻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观众的真实感受,必须尊重新闻评论者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把新闻格式化,因为那样会使新闻失去生命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以街头随机采访的方式,提出"你幸福吗"这个话题,引起了学术界关于生活化新闻的思考。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传播理论界,关于"硬新闻"和"软新闻"内涵的区别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媒介也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进而让新闻理论的论述开始慢慢清晰起来,新闻理论的类型之间的区分也更加明了,对于"硬新闻"和"软新闻"之间的界定也开始变得明确起来。所谓的"硬新闻"就是指实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而"软新闻"则是代表着对于实效性要求并不是非常高的非事件性的新闻,也就是说,当前关于"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内涵界定主要是从实效性和新闻属性两个方面来区分和界定的。对于新闻实践而言,弄清"硬新闻"和"软新闻"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内涵,对于新闻报道和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胡锦涛在指导我国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理论贡献,即提出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宣传工作理念;强调新闻工作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和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同时阐释了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适合当代新闻传媒业发展需要的新闻观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闻思想,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最新成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指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新闻传播、宣传工作的论述所体现的思想。它的奠基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延安整风时期、20世纪50年代、文革过后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新闻文风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新闻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是共产党实事求是理论原则的体现,也是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任务。改革文风需要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三论——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业务中,新闻价值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新闻价值,许多研究者都已通过论文或专著,进行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在相应的著述中对此作过界定,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是它们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如下五项: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  相似文献   

20.
正灾难现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考验记者的新闻伦理控制能力。当下电视新闻记者缺乏或漠视灾难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导致灾难现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存在诸多伦理问题。控制好灾难现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伦理至少应该从六个方面着手:尊重生命权、多元信息渠道、采访视角独特、零度叙事、亲和的新闻语言和尊重隐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