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喵呜 《当代学生》2015,(Z1):102-103
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水平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逐渐有了剩余。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偶然发现:发酵的谷物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于是,先人开始探索酿酒的方法。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我国人民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当时,陶鬶、陶罍、陶壶等成为普遍使用的酒器。酒精有麻醉致幻的作用,是古人眼中的最佳“通神工具”。所谓“礼以酒成”,祭祀、社交时常常要以酒助礼。因此,酒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礼器之一。时光流逝,酒的起源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只  相似文献   

2.
《诗经》时代饮涵蔚为风气,酒具器皿也就精关多样,从盛酒之器尊、壶、鲁、觥、卣、缶、瓶到温酒之器爵、聋,从舀酒之器斗、匏、瓒到饮酒之器爵、觚等等,凡饮酒过程所需器皿都有所描写。《诗经》形形色色的酒器描写反映出了当时的酿酒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它标志着时代的文明与进步,体现着当时人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了绚丽的民俗文化风貌、政治社会风尚及其等级尊卑的人伦意识。透过它还可以想见其工艺之精美,甚至依稀可见先秦时代活泼生动的生活场面。  相似文献   

3.
商代酿酒业及其饮酒、酗酒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酿酒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酿酒的原料充足、酒类有所增加、酿酒技艺有所发展等方面,由此奠定了当时商人饮酒、酗酒的基础。商代末期的饮酒风之盛是前所未有的,当时从商王到大小贵族及一般的平民无不嗜酒,以至在饮酒上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笑料。商代因酗酒而灭亡的阴影始终在历史中挥之不去,其教训是深刻的,但因此而否定商代酿酒业的发展,却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4.
三代中商代的文明是重酒的,酒在商代的政治、宗教、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和酒息息相关的酒器也是制作精美,丰富多样。《说文解字》是一部保存着大量古代文化资料的书,对这些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酒器也有详尽的记载。本文对《说文》中记载的各类酒器,从字形出发,对其形制、用途、并结合实物加以说明,力图对商及西周早期的酒器有一个粗浅的勾勒。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6,(2):F0004-F0004
彝即是青铜礼器的种统称,又是一种青铜酒器的专名,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宋人始称这娄器物为方彝。方彝从出现以后.存在时间很短。盠方彝为西周时期的盛酒器.在陕西省眉县出土。其造型特点是长方形器身、直口、  相似文献   

6.
樊汉彬 《现代教学》2010,(12):32-32
夏、商国家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由于缺乏文字的记载,夏史研究显得扑朔迷离,但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二里头文化在空间上、时间上是与夏朝最吻合的。商史则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东汉末迄魏晋存在于朱提(今滇东北地区)的青铜文化现象作了概要的描述,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作了初步探讨,对其特点、类型以及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青铜礼器是以祭祀祖先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化的代表。它以狰狞的美叙述了奴隶制度下的人类社会如火烈烈的历史。青铜礼器以其独具风格的崇高美的魅力成为人类化绝无仅有的遗产。  相似文献   

9.
半环陇山的戎族青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及毗邻区域,生活着“西戎八部”和其它大大小小的戎族部落,它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即“戎族青铜文化”。该文化归属于“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但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既受到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传播冲击,又汲取了关中地区秦人及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
巴人的青铜文化自夏商时期开始萌芽,历经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逐步发展,直到战国及两汉时期才进入其兴盛时期。与中原地区相比,其时代较晚、规模较小,是巴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性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论述了闽越族所创造的青铜文化与干越文化、中原文化的关系,闽越青铜文化的特点以及该文化的典型代表-黄土仑类型文化的特征。并分析与之相关的武夷山白岩崖洞,新干大洋洲商墓等典型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建设日益被被重视的今天,以铜资源开发与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应积极挖掘青铜文化美学内涵,发展青铜文化产业,实现青铜文化美学价值的当代转换,推动城市生态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具体途径有:借鉴青铜纹饰造型,凸显艺术产品中的"中国印";铸造青铜雕塑,打造城市景观;发掘青铜文化内涵,培育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3.
广东地区于商至西周时期出现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属青铜时代,南越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广东地区有过不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阶段,但没有出现过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和奴隶制社会,该地区青铜文化阶段的发展水平不可高估,但认为广东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的观点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于商至西周时期出现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属青铜时代,南越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广东地区有过不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阶段,但没有出现过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和奴隶制社会,该地区青铜文化阶段的发展水平不可高估,但认为广东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的观点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六个部分,依据出土的青铜器论述了汉晋时昭通文化史的一些问题,同时涉及民族考证,邦县设置、社会性质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近年来在宁夏南部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探讨宁夏与周邻的甘、陕、内蒙古等地区青铜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联系,以及联系途径等问题,旨在指出这几个地区文化面貌的趋同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借助美术课堂教学传承历史工艺文化,培育文化传承人,是保护和发展历史工艺文化的有益探索。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青铜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探索适合学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热爱、传承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8.
青铜文化从狭义上来说,往往专指青铜这一特定物质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与先秦巫风交织产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发生转变,在先秦文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从先秦文学视野出发,分析青铜礼器与巫文化的关系、青铜乐器与祭祀诗歌体制,研究青铜酒器、食器等祭祀用品与降神驱鬼巫觋之术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铭文是西周礼制的载录,更担负着礼乐精神的确证,铭文所担负起的礼乐精神早已是作器者自觉的赋予.青铜器用于西周社会的各种礼仪场合,它所载录的铭文或记录册命,或叙述战争,或呈现诚心,或宣誓盟约,这些铭文侧重点虽然有别,但都在强调一种神圣的权力.青铜铭文蕴含着强烈的文化精神,它是神权的象征、西周礼制的固定化和符号化,体现着家族意识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云南古代滇池地区青铜文化中的贮贝器出现于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达到鼎盛,消亡于东汉初期。贮贝器是古代滇池地区社会历史画卷的缩影,其制作工艺集青铜文化之大成,显示了极高的水平。贮贝器与铜鼓一样,同为“国之重器”,是财富、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只能为滇王及贵族所拥有。由于贮贝器并不具有全民性、普遍性和商品性,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最终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滇国的灭亡而衰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