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哈代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描绘了亨察德与其对手法弗雷在商业、政治和爱情上的生死竞争,以亨察德的惨败为结局。两人的商业竞争集中体现了哈代的哲学思想——社会进化向善论。  相似文献   

2.
哈代小说中大量的利用了偶然巧合的因素推动情节发展,其巧合性因素的综合应用使其故事情节迂回曲折,跌宕起伏,令悲剧节奏张驰有度、快慢交替、鲜明而富有弹性美。本文试从哈代《还乡》文本表层分析中剖析其巧合手法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的"巧合"艺术有"巧夺天工"、"大巧若拙"、"弄巧成拙"等现象,细细分析《李娃传》中的六处"巧合"艺术,发现巧中之妙、巧中之慧,也有巧中之拙,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短篇小说《儿子的否决》是一部深刻刻画下层女性悲剧命运的杰作。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的相关原理和视点,分析作品中的伦理禁忌,伦理身份,和伦理混乱,从而揭示造成索菲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中产阶级的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悲剧是悲痛的艺术,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悲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新旧势力的斗争,更是悲剧人物内心的心灵冲突。悲剧给人带来伤痛和悲哀,同时带给读者悲的审美心里效应,产生痛感中的快感。贯穿于小说《儿子的否决权》中的是两条主要的戏剧冲突:一条是主人公与当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另一条是主人公自我的心灵冲突。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是现代最富有想像力和创新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用传统的象征,而且用现代的象征艺术,他的象征独具个性。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心理,使得文章有更加深刻的主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李玉梅 《文教资料》2008,(19):31-32
短篇小说因受篇幅限制,创作上要求比长篇小说更加材料集中,结构紧凑,塑造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需要作者高超的创作手法.<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两部短篇中,作者福克纳和波特都以独特的手法成功刻画了主人公艾来丽和韦瑟罗奶奶两位女性形象.本文着重从叙述角度、象征、人物语言三方面分析了两位作家人物塑造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其中的主人公们无一例外地命运凄惨,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一方面,哈代将这种悲剧归因于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另一方面,他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发人深省。因此,哈代并不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他的作品中命运与现实交错下的悲剧结局形成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在短篇小说《儿子的否决权》中,索菲性格上的软弱断送了自己的幸福,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等级鸿沟彻底将她推上了不归路。  相似文献   

9.
10.
宿命论是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著名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关于主人公苔丝命运的描写对此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哈代这一宿命论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对其在这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应该看到,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1840—1928)作为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创作描写了世纪之交英国农村出现的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从资本主义因素的渗入,从宇宙、生命、制度的永恒矛盾关系来探求这种变化的成因。充满批判意识、宿命论和悲剧色彩是哈代作品的魅力所在。试探究哈代作品中宿命论和悲剧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n extraordinarily beautiful work,as well as an moving art treasure.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Thomas Hardy's art of writing the tragic fate of literary imag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linguistic features;symbolism.So we can share and appreciate Thomas Hardy's aesthetic charm.  相似文献   

13.
曹玉琴 《海外英语》2014,(7):161-162
By reading the short story The Story of An Hour written by Kate Chopin, we tried to probe the story better by analyzing five characters, plots of the story and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irony and symbolism. With originality and profound meanings, the novel about the small theme of family life had a wide variety of soci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4.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以描写具有典型性和必然性的悲剧为主要特征,其中女主人公苔丝完整、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悲剧观。哈代的悲剧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必然性和彻底性,性格与环境、意志与命运是构成悲剧性的两对基本要素,弱小人物受难是悲剧的主要内容和描写对象。哈代通过苔丝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深度和社会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汉语界与外语界对语感范畴多有论及,但未能就语感范畴的本体进行质的辩析。文章从韩礼德关于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社会功能概念出发,对语言教学中涉及的语感问题进行母语与二语语感的甄别,并就英语教育提出更为可行的语言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际大都市外语学习和使用的状况,对国际语言环境概念、英语学习和使用的重要性及策略、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助推还是降温幼儿学英语热四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实践、学术、政策三个层面对我国国际大都市外语学习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光明预示社会现实,预示希望,而黑暗预示罪恶和精神上的绝望。海底世界、河口和山中水潭是宇宙万物生存与抗争的缩影。珍珠美丽无比,象征人类的一种美好的幻想;珍珠也好比是一面镜子,既能看出人类美好的一面,也能看出人类丑恶的一面。小说以基诺捡到珍珠为开端,以基诺把珍珠扔回大海为结局,象征着一个幻想的破灭。而珍珠又回到大海,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另一个基诺式的人物再开始一个新的梦想。罪恶,抗争和觉醒,又一个幻想破灭,又回到新的现实之中,就好象大自然一样,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8.
汉代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主要着眼于辞达意的追求,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则侧重于言外之意的追求,提出了“隐秀论”和“滋味说”等影响深远的学思想命题。这两个时段的言意关系特色正好是对先秦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增词译法是常用的翻译技巧之一。由于英汉语言、思维模式与叙述方式的差异,增词译法的效用主要在于弥补词义非完全对应、弥补句法差异、满足译文语用和弥补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灵活运用增词译法才能使译文做到真正的"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