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陈宁峰 《科教文汇》2010,(14):39-40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为此笔者从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的选择性就业考量、职业能力教育知识体系的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方面出发,初步尝试对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基本定位,以明确今后该专业的教学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颖 《大众科技》2011,(8):225-226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大多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文章针对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某个专业职业性的培养,这个职业性既包括操作技能也包含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专业就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从旅游行业职业规范、旅游行业服务意识和旅游行业责任心适应性三个方面对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引导,使其增强适应旅游行业工作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编写。2009年6月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家规划的新教材。它的开设对中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促进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改善中职德育工作实效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新教材的编写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贴近社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市场的案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文斌 《科教文汇》2010,(8):14-14,18
为了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编写。2009年6月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家规划的新教材。它的开设对中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促进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改善中职德育工作实效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新教材的编写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贴近社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市场的案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刘家庆 《知识窗》2014,(22):77-77
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专业要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就要重视课程实践。实践对中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改进中职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问题,并提出校企合作这一重要的实践举措,希望对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教学模式改革历来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就十分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的一系列成果不得不引起职业教育者的深思,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旅游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拟建出了适合我国中职旅游专业的“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穗宜 《科教文汇》2010,(24):65-65,76
就业市场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提出了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探讨了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指出了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关键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关键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钟飞霞 《科教文汇》2012,(11):126-127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其教学核心是能力本位。对中职电子商务的学生而言,英语不再仅仅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更是一种与其职业能力相伴的应用能力。本文针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探讨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谢春山 《科教文汇》2013,(3):136-137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医药卫生行业第一线的职业人才,我校药剂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改革尝试,本文通过专业背景分析,提出人才培养方向,并从6个方面阐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陈建秀 《科教文汇》2009,(30):141-142
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可知,语文在职校可谓是大展拳脚,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又强调了综合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似乎为中职语文教学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因为其功能性质比普通中学更完善,但实际上却忽视了职业中学的实际教学现状。为此,笔者根据我校实用英语专业的课改需要,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就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学方法来谈几点拙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黄刚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101-101,48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专业,在就业率表面虚高的现实下,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希望能对提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并以此促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夜莹 《科教文汇》2013,(26):143-144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鲜明的职业导向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社会实际用人需要为出发点,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以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优化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高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推动中职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詹丽君 《知识窗》2013,(12):42-43
本文从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系统完整的实训方案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动漫专业实训的不足之处,提出中职动漫专业的实训应充分贯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职语文要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专业服务"的角度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以便让中职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与创业能力.本文以<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为例,介绍中职语文教学如何为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人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才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社会职业活动的有效性。本文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措施,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谢璐 《科学中国人》2014,(3S):149-149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市场所需达到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并有效提高专业教师及文化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中等学校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带动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使参训学员成为名符其实“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以满足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置、构建与中职培养目标、国家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好市场调研。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改为“双能”,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职业核心能力"这个概念的意义,以本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分配现状为切入点,对本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中职学生培养方向,并陈述了自己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教学相结合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维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62+164-162,164
依托自身行业优势,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公路建设生产实践活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中职道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