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  相似文献   

2.
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环境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是教师进行环境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使其掌握环保知识、养成环保习惯和行为呢?  相似文献   

3.
杨元 《海南教育》2008,(3):20-20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任,以下就谈本人对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生物素养,是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任,以下就谈本人对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生物素养,是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引发了全球的环境问题,不仅对个别国家与地区构成威胁,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卒十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已为人类面临的两难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实施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可以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方式有许多,本人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和接班人、也是未来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保问题,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环保责任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一位生物教学工作都应努力追求并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这里就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和设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文静  崔鸿 《教学月刊》2007,(2):10-12
生物—社会问题属于STS教育范畴。科学、技术、社会的互动及和谐地发展,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现代文明的追求,也是注入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该在关注、参与生物—社会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得到提高,这不仅使知识得以在新的情境下应用,从而更深刻地获得理解,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使科学、技术因造福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得到强化。本文以新加坡初中科学教材《Interactive Science》(交互作用的科学,以下简称《教材》)为例,就初中生物教材如何渗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左之辉 《山东教育》2005,(32):36-37
良好的环境条件,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身体的健康;反之,环境恶化,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多年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学开展环保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透的意义和方法,指出作为生物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期,对其适时进行环境教育,帮助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丈对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者说“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则是易碎品”。而良好信息素养则是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积极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区分好坏和能捕捉有用信息。而学生问题意识则是形成学生良好素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玲 《教育论坛》2002,(5):37-37,34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环境问题虽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关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张,某些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脱节。生物学是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其中的相关内容是环境科学不可分割的部分,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生物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因此,在生物课中渗透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构建,是每一个在第一线从事生物教学的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国当前环境教育需要研究与完善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更是刻不容缓。而环境保护的根本在于人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环境科学的了解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所以,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可谓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发挥其自身特点,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面就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渗透谈诫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8.
吕辉 《考试周刊》2012,(59):143-144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必然要涉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无疑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具体分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一、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问题的现状,培养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生物科学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本文以光合作用的探究、DNA遗传物质的确立、生长素的发现为例说明了新教材对生物科学史的重视,提出了生物科学史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课程探究的支架、补充阅读的材料、课外活动的迁移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策略,并分析了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今国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生物教学中接合实际案例,通过及时录放与生物课程相关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既增强了生物课堂的生动性,又在潜移墨化中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当前中国面临的水危机、食品安全危机、疾病危机造就学生的责任感,以资源的稀缺性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特殊节日中践行社会责任,并以"善的本性"保持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