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尚属首例的、剧作家状告评论者及刊载评论的报纸的侵害名誉官司,最近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判。一审判决剧作家、安徽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方义华败诉:电影评论者许建海及《中国电影周报》胜诉。法庭调查后认为,被告许建海(笔名“非也”)所写的,发表于1992年10月15日《中国电影周报》上的《不只是说方义华》一文,旨在批评当前电影创作中质量不高的现象,鼓励优秀创  相似文献   

2.
红色电影的历史及角色变迁红色电影,即反映革命精神及英雄主义的电影。红色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的一个种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早在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中国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文学评论家曾镇南认为: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  相似文献   

3.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西方电影批评便已经从电影制作的附庸进入了电影的本体论研究,在此之后,电影批评脱离了早先尴尬的位置,转变成独立的意指过程,并进而发展出电影符号学、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诸多脉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电影批评“语言学转型”的需要,纷繁的电影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并被运用到各种表意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陆川的电影创作一直被打上了“作者电影”的烙印,同时在不断的中西式电影文本、叙事学习中又兼具了中式电影的“体制标签”.陆川的电影在江湖与学院之间游走,其导演的改编自盗墓系列的《九层妖塔》广受舆论的批评,在类型电影的寻找过程中陆川面临“作者电影”视角的转化问题.陆川在这种寻找的疑惑中找到了一条自己的电影创作道路,那就是在纪实性语言的基础上给予作品足够的期待视野.本文通过对陆川的纪录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的解读,管窥陆川电影创作的路径流变.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2年正式开设“媒介批评”专栏,对其专栏文章及相关的媒介批评文章进行研究,能总结、归纳出中国近几年媒介批评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新闻记者》杂志上所有的“媒介批评”专栏文章,并着重分析在此期间所有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文章,以期了解该刊媒介批评文章的数量和比例、作者情况和主题分布。  相似文献   

6.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12月中旬上映,是今年中国电影“大片之战”的收官之作。因为《英雄》和《十面埋伏》而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导演,在《夜宴》和《墨攻》两部同类型电影抢先上映之后,第三度祭起“古装动作大片”的不二法宝,希望能在群雄并起的今日,扛住中国首席商业兼艺术导演的至尊大位。  相似文献   

7.
龙年之春“两会”,以其开放、民主、求实的精神,轰动一时,瞩目中外。与此相应的是,各大报刊对“两会”的议政活动,作了充分的报道,其坦率程度令人刮目。路透社说:“中国官方机构发表了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提出的批评意见,感到吃惊的西方外交官说:‘过去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直言不讳的讲话。’”联邦德国《法兰克福评论》说:“这次人代会的特点不仅是有大量批评意见,而且还有中国报刊对它  相似文献   

8.
周兰 《现代传播》2005,(6):129-131
目前,在我国,在推出一部电影的同时、或前、或后,往往会出现一本或多本介绍电影的书,内容包括电影剧本、拍摄背景、导演思想、演员访谈、专家解读等等,一应俱全。这种电影书,我们姑且称之为“纸上电影”。比如,现代出版社有一个梦剧场系列丛书,就专门出版这种“纸上电影”,已出版了近五十本这样的书,其中有电视剧有电影,象《大腕》、《寻枪》、《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等电影都被搜罗在里面。每本书也即每部“纸上电影”的内容大致包括:电影剧本或电影小说、主创人员创作谈、剧组感悟、影片拍摄花絮、专家和观众的电影评论、大量的剧照和电影…  相似文献   

9.
一、与世界接轨: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理论 邹赞: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介国外电影理论,如《(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表述》等,同时尝试以当代中国电影的实践去挑战西方理论,这些西方理论资源涉及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等,这期间您经历了一次“语言学转型”。您多次提到过当时开办的电影理论讲习班,一批大师级西方电影理论家到中国传经布道,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10.
龙年之春“两会”,以其开放,民主、求实的精神,轰动一时,瞩目中外。与此相应的是,各大报刊对“两会”的议政活动,作了充分的报道,其坦率程度令人刮目。路透社说:“中国官方机构发表了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提出的批评意见,感到吃惊的西方外交官说:‘过去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直言不讳的讲话。’”联邦德国《法兰克福评论》说:“这次人代会的特点不仅是有大量批评意见,而且还有中国报刊对它的报道方式”,中国报刊“通过人民代表为自己扩大了活动余地”。我国读者也发现,“两会”期间的报纸有看头了。不但会上谁谁谁怎么说,第二天能在报纸上见到;就连会下老百姓怎么说,甚至说的一些不中听的话,也能在报纸上看到,这是过去很难设想的。  相似文献   

11.
朱婧妍 《出版广角》2017,(21):78-80,95
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的全球环境下,电影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电影《老炮儿》扎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其成功走出国门,并斩获国内外大奖.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老炮儿》的字幕翻译,剖析源语和目的语生态环境的不同,依据生态翻译学中“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层面提出字幕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电影“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社交盛行的今天,电影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电影情节的推进中,更多人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嘎达梅林》《冰山上的来客》《茶马古道》《黑骏马》《刘三姐》《穆斯林的葬礼》等,这些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特殊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内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新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一种“被表述”,构成了一组“汉族/主体/中心主义/看”与“少数民族/客体/边缘/被看”的对应关系.“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体现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功能则是巩固民族团结,增进国家认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少数民族电影在“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指导下,为增进新中国的国家认同而创作和生产,承担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泽 《新闻知识》2023,(8):44-49+94
跨文化传播呼吁和作用下,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与此同时涌现出了对中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文化返销”产品。基于此,采用幻想主题分析方法探析社群成员在品鉴以电影《花木兰》为代表的“文化返销”产品时如何共享幻想。研究发现,豆瓣社区的主流观点强调“基于国族文化的强劲抨击与情绪忧愤”对《花木兰》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批评,另一观念“基于文化多样的理性包容与慎思诠释”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新涵容。两种幻想类型在修辞社群中的共话与磋商,共同合奏出修辞视野“文化输出与返销背景下的审慎理解和为我所用”的同调组曲。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研究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成熟和研究方向的日益细密,电影学者站在学术的立场和使用严谨的学科话语,质疑《发展史》中所确立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模式,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各自的观点。从整体上来看,学者们大致从电影史观、史料以及撰写者和亲历者的回忆性文章对《发展史》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讨论。此时,学术批评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发展史》,而是着眼于推动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王玲 《视听》2018,(6):81-82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原型批评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受西方圣经文化的影响,《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大量的《圣经》原型。本文从情节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原型三个角度对电影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挖掘出电影深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论文微缩     
媒体批评的概念 《文汇报》近期发表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两篇文章,提出了“传媒批评”(或曰“媒体批评”)的概念。他们认为,近期的文艺批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并非藉由专业刊物,而是由大众传媒挑起并通过它展开。同时由于大众的介入和参与,许多过去只是专业人士关心、议论的话题具有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性,同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批评有了很大不同。艾春认为:“商业炒作通常离不开传媒的作用,但商业炒作不等于是传媒批评。我们需要结合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来研究传媒批评的形式与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冷凇  张丽平 《声屏世界》2011,(12):43-45
当日剧、韩剧、“翻拍剧”的浪潮还未完全退去,“穿越剧”又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了当代中国的影视荧屏。近几年,观众对“穿越”影视剧的热情只增未减。造就了一大批“穿越迷”。2010年1月,美国科幻穿越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内地上映,成为内地票房最高的影片。今年上映的美国“穿越”电影《源代码》尽管在宣传和上映档期上均不占优势,但一经上映,便胜过了国内其他类型的电影,把持着票房的冠军位置。  相似文献   

18.
信息·数字     
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评选开始5月20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举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一届)评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说,原“中国电影华表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电影童牛奖”整改后总称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依据整改后《华表奖评选章程》,第十一届电影华表奖评选范围为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摄制并已公映或2002  相似文献   

19.
近阅《中华读书报》,有幸看到了《黎澍先生的两篇批评文章发表以后》的载文,颇有感悟,发人深省。黎澍先生于1951年在《学习》杂志上刊发了两篇得罪人的批评文章,一篇是批评吴泽的《历史人物的评判问题》书中的草率和内容肤浅,例举了“三个显然由于草率而造成错误”,严正指出全书“所使用的文字也是粗疏到极点”,对“两千年来的历史人物下了很多很轻率的论断。”另一篇则是对侯外庐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论文《武训:中国农民拆散时代的封建喜剧丑角》中的瑕疵直言指误。黎澍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侯在文章中用了一些他自己独特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图书批评———摘自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伍杰侯样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批评”两字是这样解释的:“提出优点和缺点”或“专门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批评似乎总是难以行得通。其实,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都是件大有裨益的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