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绍山 《孩子天地》2017,(5):265-266
1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以获取知识与技能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地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这一弊端,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基本形式。接受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探究学习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现存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科学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一、正确认识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长期以来我们过多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处于一种相对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变成一个记忆的过程,学生虽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表现得能力低下、无所适从。这不是我…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朱翠香 《快乐阅读》2013,(18):12-13
转变学习的方式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前提条件。单一的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数学教育在课堂上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转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把学习变成自己所需,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生成、发展、张扬、提升,脱离教师的外在控制,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学习数学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接受与发现.对于数学课本中的原始概念、规定、公理等知识点需要用接受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寓教于乐本质上还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一种方式。好玩的学习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个体的兴趣和喜好为出发点的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这对于个性化学习、探究学习的定位和设计不无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主动参与、体验与探究为基本策略,实现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从接受性学习到发现性、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学习方式上还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相似文献   

9.
改革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学习方式,已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非改不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针对学生,它涉及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过分突出和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学生的发现和探索。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极少,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从以往学生发展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看出被动接受对学生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1)短视。没有从生命的全程的需要出发规划的学生的发展目标。(2)片面。以知识、智力、学习成绩为…  相似文献   

11.
黄金明 《考试周刊》2011,(66):69-70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差别在于主动跟被动,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心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的方式接受知识,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开创一种新型,自由的学习环境,更易于学生将所接受的知识最大程度的用于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继而更好的融入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3.
陈立忠 《教师》2013,(19):59-59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如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15.
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背景下的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学习,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也即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被动认知和机械记忆、过于强调接受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式以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方式,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和在互动碰撞中产生“新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盛淑娟 《考试周刊》2012,(40):119-119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自主探究、勤于动手的综合性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学习方式都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固然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高中的数学学习,更是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一、被动、封闭、单向的知识接受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要转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的:一、“课前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交流互动——培养…  相似文献   

20.
裴维华 《甘肃教育》2009,(15):62-62
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大多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与以主动学习和探究发现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