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称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学特征就是合力为零.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动力学的基础,解决平衡问题需要从分析物体受力着手,作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然后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情况下运动规律的科学.因而弄清物体受力情况是解决一切力学问题的前提.由于力学问题还要延续到电场力、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所以受力分析就成为整个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受力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也是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下面谈一下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程序①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②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相似文献   

3.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称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学特征就是合力为零.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动力学的基础,解决平衡问题需要从分析物体受力着手,作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然后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跟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共点力平衡问题是各个力均为恒力,在恒定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称为标准平衡态,另一种平衡是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是变化的,但物体总保持平衡即满足合外力是零的条件,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此类题中常常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词语,如"缓慢移动"、"匀速运动"等.  相似文献   

5.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运动,一定受力。出现如上错误认识是由于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要么受平衡力,要么不受力,其所受合力为零。所以运动物体不一定受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二力平衡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为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奠定基础.问题提出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  相似文献   

7.
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情况下运动规律的科学.因而弄清物体受力情况是解决一切力学问题的前提.由于力学问题还要延续到电场力、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所以受力分析就成为整个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受力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也是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下面谈一下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8.
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最重要、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平衡问题.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物体所受外力在发生变化,而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物体状态的连续变化,而且很多情况很难得到具体的解析式,所以学生常常感觉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9.
一、平衡力的基本知识1 平衡力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 .3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反之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 ,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二、常见情况1 两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 同一直线上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三、应用(一 )判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例 1 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 ,在空中做匀速直线…  相似文献   

10.
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匀速转动.有两基本的种类型:一是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的条件是合力等于零即sum from F=0或sum from F_x=0,sum from F_y=0.二是有固定转动轴时物体绕固定转轴匀速转动处于平衡,其平衡条件是合力矩等干零即sum from M=0或sum from M_顺=sum from M_逆.正确的受力分析,灵活地应用物理模型,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迅速解决物体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体的平衡有静止或匀速运动两种的状态,其根本的力学特点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可以作为平衡来处理: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物体受力分析”法并作出物体受力图,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而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要知道“要领”,即:1郾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物体,可以是质点,也可以是物体系(如机械整体),对于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2郾弄清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运动).3郾一般问题中应首先找出与受力物体相关联的所有其他物体,然后按照重力、摩擦力……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现举简单机械系统中有关力学问题为例,用受力分析法来解答有关问题.例1向车上装重物,常用木板搭成斜面,把重物推上去(如图1)(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这样就比较省力,…  相似文献   

13.
<正>轻质物体是高中物理比较常见的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不少学生在遇到时由于不能抓住其受力及运动特点和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使得分析思路受阻,困惑不已,所以此类问题不可“轻视”.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本文详细剖析轻质物体在不同情景下的受力和运动问题.一、轻质物体受力及运动特点所谓轻质物体就是质量忽略不计或者说质量为零的物体,在一些物理情景中出现轻质物体如:轻绳、轻杆、轻弹簧、轻滑轮、轻板等.轻质物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处于静止状态(速度持续为零)的物体一定受平衡力作用,所以在画物体受力分析示意图时我们通常从平衡的角度来分析.但是,速度为零(速度瞬间为零)的物体并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有可能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题的已知条件并还有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就要认真分析,找到实破点才能解题。 一、条件隐含在已知条件中 物理题解题的条件隐含在题目已知条件中,如“物体做均速运动”必定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做匀速贺周运动”肯定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导体处于静电平衡”必定是等势体。“理想气体”必定分子势能为零。  相似文献   

16.
平衡问题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F=0来求解.而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即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  相似文献   

17.
力学所解决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物体的各种运动状态,必须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一个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必须清楚系统的合外力是否为零;决定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了解系统内外各力的做功情况。因此,对各种运动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贯穿于整个力学,并且对以后学习热学和电学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学好物理最基本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受力分析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是历年高考中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动力学中,运动物体由于其位置、运动情况等的变化,其受力情况有的会发生变化,使得其受力情况比静力学中的更具复杂性·因此,在对运动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一、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可引起其受力情况变化例1如图1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物体从A到O将怎样运动…  相似文献   

19.
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运动可能出现各种情况。例如对各种抛体运动的研究,从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它们都是只受重力作用,但是由于初始条件不同,物体可以做自由落体运动(v_0=0),也可以做平抛运动(v_0≠0,其方向水平),还可以做斜抛运动(v_0≠0,其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或者做竖直上抛运动(v_0≠0,其方向竖直向上)等。又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相似文献   

20.
殷丽 《中学物理》2012,(4):21-22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受力在变化(动态)但始终保证其合力为零(平衡).这类问题的特征是“缓慢移动”,即虽然在动但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的.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求解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感觉困难的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