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脉动的负载电流对整流器直流侧滤波电容的充、放电效应,非线性整流负载可以导致单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出现严重的畸变。导致输出电压畸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逆变器具有较大的谐波输出阻抗,且其控制系统不能够对电压畸变做出快速的动态补偿。为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理解,设计了单相逆变器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波形控制的研究性实验,对比分析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PI双闭环(PI Dual Loop Control,PIDLC)、PIDLC+RC(Repetitive Control,重复控制)和PIDLC+RC+LCF(Load Current Feedforward,负载电流前馈)的控制性能。通过这样的对比研究,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单相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2.
直流脉宽调速由于电路结构简单、低速性能好和损耗小等优点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中脉宽调制变换器的性能决定了调速系统的特性.H型可逆PWM变换器是常用的脉宽调制变换器,它有双极式控制、单极式控制和受限单极式控制三种控制方式,且不同的控制方式有不同特点.由于不同的系统电机的负载特性不同,通过合理选择PWM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改善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实时仿真器的PWM逆变器实验方法,以此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中逆变器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强化,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同时,该方法使实验的有效性和落实性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了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过渡。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能够满足当今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对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IGBT的单相PWM型逆变器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宇  杨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15(3):20-22,28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力发电并网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三相电压源脉冲宽度调制(PWM)逆变器的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并设计了数字控制的变换器一逆变器系统。给出了该变换器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定向矢量控制的方案来实现对风能并网的控制策略。为了检验该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MATLAB7/SIMULINK程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系统模型在不同的干扰下都展现出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抑制PWM逆变器中的共模电压,介绍一种二阶无源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可有效地减小电机终端差模和共模电压的dv/dt,甚至包括与长导线相连的电机。减小电机的过电压和差模电压的dv/dt,同时也减小了电机中的励磁电压。共模dv/dt减小也表明电机相对于地高频轴承电流和轴承电压也减小。提出的滤波器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可接到逆变器的外壳上来减小电机终端的共模和差模的dv/dt。因此,使用该滤波器可以有助于提高轴承寿命和提高PWM驱动系统的可靠性。滤波器的配置对新的和改进的480V/575V的PWM逆变器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对方波型电压源逆变器与二阶梯波电压源逆变器主要参数DF和THD的研究结果.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二阶梯波逆变器的输出电源质量明显优于方波逆变器.同时也给出了详尽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微逆变器系统的研究,探索此系统的通信方式,对比了太阳能微逆变器系统数据的2种传送方式,一种是以电力线传输方式,性能稳定,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但需要铺设网线;另一种是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借助于运营商,通过GPRS数据传输,不受地域限制,但这种方式成本高,受天气周围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站点的公交可达性对郊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采用居民出行OD点可达范围内的站点线路数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站点可达性指标.基于出行时间与可达范围的相关性,将站点可达性构造为受出行时间约束的分段变量.以中国厦门市集关区为例,建立了包含站点可达性指标的郊区出行方式选择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表明,站点可...  相似文献   

10.
雷琼 《考试周刊》2011,(59):141-142
本文根据低压电力线传输特性,分别从阻抗、信号衰减、干扰等几个方面对低压电力线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数据发现.用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描述很难,因为输入阻抗较小,信号的衰减强,干扰也很大,并且具有很强的时变性。那么,要使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达到实用化的要求,只需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即可。  相似文献   

11.
A new PWM converter based on soft-switching is introduced.The converter uses a minimum number of devices,and requires less switching operations than conventional techniques,Switching is realized solely in a 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mode,therefore the loss is reduced and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is suppressed.The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 of ZVS,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a unit power factor and constant DC voltage.Changing the modulation index M and the phase angle θ keeps the input current in phase with the voltage.It also keeps the current sinusoidal,and ensures a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各种脉宽调制(PWM)技术在微机上的实现方法,并从上位机、下位机以及上、下位机的通信协议三方面介绍了基于DSP的脉宽调制技术实验平台的建立。该实验平台可由上位机控制产生不同调制方式、调制频率、载波比、调制度的三相SPWM驱动波形,通过采样电路将负载上的电压、电流信号传回上位机,由上位机动态的显示负载上电压、电流信号波形。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对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进行相位比较,改进一般智能漏电保护装置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加快漏电信号的检测速度,减少中间处理环节,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for current polarity detection and current compensation is presented. For a three-phase zero-voltage soft-switching (ZVS) PWM converter based on phase and amplitude control (PAC), when saw-tooth carriers with altern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lopes are adopted,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slopes ar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phase current polarity. Since polarity reversal causes current distortion, current at the instant of reversal should be compensated fo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unity power factor converter in rectif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modes, a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for current polarity detection is proposed. Distortion of current zero-crossing caused by using saw-tooth carriers with altern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lopes is analyzed, and the relevant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Experimental study with a 1.5 kW device shows that phase current has a small harmonic content and power factor is high both in rectif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mode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波分析法( FHA)对LLC谐振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种简化的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谐振电路的二端口模型得到归一化工作频率和电压增益的关系,按照规定输入输出的要求确定电压增益后得到谐振工作频率,进而可以得到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和谐振腔元件参数。利用Saber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所设计的变换器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能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DC/DC变换器.该电路简单高效,超前臂、滞后臂都能在很宽的范围实现软开关.介绍和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和两个主要波形,并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论证了换路时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可以跃变,并举例说明,且简要地介绍了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跃变的几类电路及初始值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三次变换”的角度讲述彩电开关稳压电源原理及其组成部分,三次变换即:第一次变换为输入端的“交-直变换”,简要介绍这部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二次变换为振荡部分的“直-交变换”,讲述这部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结合上海牌Z237-1型彩色电视机的开关稳压电源对“直-交变换”部分涉及的自激振荡、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展开较详的讲述,介绍了保护电路及抗干扰电路;第三次变换为输出端的“交-直变换”,简要介绍这部分电路组成及其作用;篇末从整体上总结了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基于异步切换的带有不确定性的中立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镇定问题.通过构造不同的Lyapunov泛函,基于平均驻留时间得到了闭环系统指数稳定的的充分条件,然后给出系统鲁棒镇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软冗余系统在工业现场使用越来越广泛。分析了西门子S7-300 PLC软冗余系统的实现原理及理论性能指标,并设计了以MM440变频器和S7-200PLC来测试软冗余切换时间的实验。测试的数据表明,该软冗余系统的切换时间与理论性能指标相符,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