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已有压倒传统文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穿韩服、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已有压倒传统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穿韩服、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化传统,吸收人类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有感于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我一直十分关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化教育,尤其是重视选用地方课程资源,以丰富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提高学科整体效益,也使传统化教育得以渗透落实。下面就谈一谈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之根,而语言又是文化之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标语)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有些老师认为,跟小学生讲文化,讲中国文化,讲中国古典文化有些不切实际。但著名特级教师、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始终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并积极践行,为语文教改树立了一面立场鲜明的文化旗帜。下面试从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文体解读和个人文化素养等不同层面对此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命脉和智慧的结晶,大学语文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土壤。本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并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材选择、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展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概念上树立“大课程”观,课程目标上确立“文化人”的培养目标,课程形态上强调“一主多副”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价值性与可利用性,课程效能上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职语文教育必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而吴地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是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化石”,吴地文学资源是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富矿”,是培养教师教学智慧的“催化剂”。在教学中借助丰富的吴地文学资源,已经成为苏南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回归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之根,而语言又是文化之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标语)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有些老师认为,跟小学生讲文化,讲中国文化,讲中国古典文化有些不切实际。但著名特级教师、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始终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并积极践行,为语文教改树立了一面立场鲜明的文化旗帜。下面试从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文体解读和个人文化素养等不同层面对此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引领学生从汉字当中寻找传统文化之根,从古诗文的吟诵中传承传统文化,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去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优美,人才辈出,特别是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如扬州评话通俗风趣,扬剧悠扬动听,木偶戏滑稽逼真,扬州八怪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扬州风俗文化也别具一格……这些地方文化如开放在中华文化艺术园地里的一朵朵奇葩,值得我们扬州人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低俗网络文化不断的入侵校园文化,加上传统文化在现有的教育教学的不畅通,给传给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地方文化有潜移默化、渗透性和传承性强的特点;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只要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地方文化资源,通过渗透,就可以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改变和抵制低俗网络文化的侵袭,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国国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根植于华夏沃土的传统文化这根血脉却有逐渐老化甚至断裂的危险。在2011年全国人大会议、全国政协会议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制片人汪文华谈到这个话题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传递发展至今,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深厚的内涵,而且在中国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够作用于教育实践中,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正确的人格观念下不断的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要了解古今差异,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做到批判继承与突破创新,有国际文化大视野,还要解决好教材编写、师资配备、平台建设、实践活动等多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看似繁华的时代背后,传统文化正悄悄流逝,受到了国学拥护者的关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承载着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让祖国的灿烂文化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实践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效为例进行了论述,达成了从大学语文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