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耕读教育的目的是实施劳动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培养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应重视目标导向、结果反馈,在传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系统建构的基础上,挖掘、利用具有区域性特色、校史文化特征,体现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紧扣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有效连接日常生活、融合创新创业来实现技术嵌入“三农”服务和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地处湘西民族地区的湖南高椅古村,是典型的具有耕读文化传统的古村落。其耕读文化是北人南迁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和"重本抑末"的传统则改造和强化了这种文化传统。耕读文化在高椅地区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农商并行的生活方式、读书入仕和修身隐逸的生活追求等方面。耕读文化思想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中精神家园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的美好品质、高尚情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近年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针对涉农中职学校耕读教育评价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内容不明确、评价主体不多元、评价方式不丰富等问题,实施构建“全贯穿、递进式”耕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三阶递进”的评价指标体系组建“五方联动”的评价主体、构建“立体多维”的评价对策等教育评价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在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对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大学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院校通过营造耕读教育氛围,加强耕读教育课程建设、搭建耕读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把耕读文化、耕读精神以及耕读劳动融入职业教育全方面、全过程,引导广大高职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扎根农村,以专业知识技能助力农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耕读文化课程是江南水乡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乡农耕实践为平台,创新定位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脉络与要求。耕读课程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激发学生耕读实践的热情,指导耕读探究的方法,更能促进学生耕读实践探究的深度研究,全面提升综合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体的知识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统一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具有矛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下深入思考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改进工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特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和创新。本研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为例,以“红色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红色文化、怎样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主线,探索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工作模式,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育理念当中,武术的教育工作被严重忽视,尤其是在高校当中,武术教育被定位在学生课余时间消遣的范畴之内,在教育与传承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局限性。武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是灿烂的中文文化瑰宝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教育更应该体现出高度的传承性,将武术与文化相结合,升华至授技育人的层面,弘扬人文体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体育的精神融入到高校文化中,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形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因此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理论视角,以山西省四所高校为例,研究其校园体育文化类型.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文化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和四种类型.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建设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文化工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9-110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以及民族性等特性。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不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高校钢琴音乐文化的视野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蝴蝶效应"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微杜渐,为实现高效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学生积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等路径,促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如皋杖头木偶戏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如皋本土化艺术呈现方式,积淀着如皋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营之一,肩负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重任.本文从建章立制、课程融入、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高校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琦 《职教通讯》2016,(5):71-74
孝道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的特色文化单元。在常州市创新式发展视域下,面对并正视老龄化问题,以传承常州孝文化特色品牌为基础,聚焦于孝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顺应信息化的传播方式做好孝道美德的宣传、孝道文化的研究,依托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孝道传承的教育力度,同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弘扬孝行的主旋律,建构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并拓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孝道美德与常州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富强、和谐、幸福常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都出现了认知疲劳、教育内容和手段不接地气的状况。对此,我们应当从丰富教育内容、培养爱国情感、完善相关机制、树立爱国信仰、加强社会实践、养成爱国行为等方面加强对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当今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传承班,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为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传承班的办学过程中也现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培养的初衷。本文以凯里学院音乐学院民族文化传承班为例,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民族文化班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阐释张力,将“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范畴或复合型的“概念”来考察分析,探讨了在“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文化传承”“高校教育”等理论场域中的属性与边界问题,以期全面把握“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不同教育理论场域中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安徽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主要存在区域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不够完善、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挖掘不够深入、“00后”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通过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育人资源、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建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营造浓重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等路径,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与教育价值,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提升专业教学的途径,高校应树立该教育理念。缺少文化育人的发展理念,教学手段不够多元,忽视文化信息的传播是目前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制约因素。高校应该以文化传承为人才培养的动力,将多样艺术元素融入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在艺术教育中渗透文化育人的科学理念。同时,高校应该通过将文化传承以及创新作为对知识教育的支持,重视对艺术文化进行传承,逐步形成特色化的教学模式,以搭建艺术人才的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