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不良的亲子关系容易使中学生自小形成不良的性格,从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友伴关系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学生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在同伴中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可能表现出退缩、攻击性行为和消极情绪;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专制的或异常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对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依赖却在增强。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素。然而,在传统的重功利的价值取向支配下,承担着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中学教育,实质上往往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将学生禁锢在“书山题海”,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忽视课堂上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没有把交往教育当成一项重要的实验课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却一直把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压倒一切的…  相似文献   

3.
刘薪 《教学与管理》2012,(28):28-29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及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成人感"、独立性的增强,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对与同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依赖日益增强。一、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概述何谓同伴?目前关于同伴的定义有很多,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综观各种定义,作为同伴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FES_CV)对18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希望能够了解特区中学生人际关系特征与家庭环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相关,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与师生关系困扰和同伴关系困扰呈负相关,对师生关系困扰和同伴关系困扰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1 目的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以及由此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学阶段也是重要的过渡期,期间儿童(这里指中学生)逐渐由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向同伴,因此,与同伴的关系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点。一般来说,中学生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6.
从学生当前现状及结合时代的要求看,培养学生与同龄人、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自身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人际交往能力本身就是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何培养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笔者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风,形成适宜学生同伴交往的氛围;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兴趣;三.具体指导交往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同伴交往的能力;四.策划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伴关系也就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中小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活动和相互协作的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性格形成以及学习、成长、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有…  相似文献   

9.
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1〕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因此,形成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一、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良好的同伴关系有…  相似文献   

10.
【活动理念】八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人生发展变化最快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烦恼。一项关于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和中学生心理问题呈显著相关。在影响人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中人际沟通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中学生在师生沟通、同伴沟通和亲子沟通这三大方面的表现都存在明显问题,亟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某些认知特点与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依赖于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而人际关系的认识错误,将会在人际交往中引起误会、麻烦和挫折,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或冲突。因此,学校教育管理人员了解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认知特点。以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是中学教育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认知水平、特点,也必然与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心理特点、道德意识水平,以及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顺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息息相关,这就为主  相似文献   

12.
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渐渐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学生的交往能力主要是在学校的多种交往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学校教育引领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开设交往课程,传授交往基本礼仪和交往技能;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引导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的交往教育模式。以培养中学生友善、正直、宽容、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  相似文献   

13.
姚勇 《文教资料》2008,(23):130-13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使我们身心愉快,而不良的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常常令我们情绪不佳,感觉压抑、苦闷,等等.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处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但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交往能力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谁都无可厚非,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他们的唯一任务,除此之外,在学校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人际反应倾向可以有不同,这既受到人的个性差异的影响,也与人的认识及交际环境有关。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仰赖于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包括热爱学习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评价自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真切而实际地感受各种情绪等.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厌学心理、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偏执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同伴关系、亲情关系和师生关系,不少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人际关系紧张,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针对此,作为教育者要全面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交往需求,协调各方,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使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走向成熟。一、同伴关系的特点与沟通同伴关系是高中生的基本人际关系,他们已经从简单地一起度过时光发展到深刻的交往和内心表白。有75%~85%的同学明显倾向于和同龄人交朋友,这种倾向基本反映出他们对平等关系的向往,他们愿意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倾吐心声,而很少和父母及教师谈心。随…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心理上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就是人际关系。研究表明 ,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率和创造性 ,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日趋广泛 ,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状况 ,掌握他们人际关系的特点 ,指导青少年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以便了解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8.
伤害事件经常发生在青少年的同伴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宽恕意识,培养宽恕品质对学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宽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及当前进行宽恕干预的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培养,要营造宽容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发展论的观点看待青少年的特质观.  相似文献   

19.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或心理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学习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其积极作用在视障儿童身上远未显现出来。那么视障儿童同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团体中的人际互动对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被班级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自己在班级团体中被重视、被承认,但是,有些学生不信任他人,他们觉得年级越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不好处,彼此戒备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