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是深化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和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在思政课程的学习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感受和体验是思政课建设的生命线。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以大学生获得感为逻辑中心,秉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全面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坚强有力的落实保障机制以及完善动态调整的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2.
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要规范建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建立实践教学协同机制,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方式;在大学生实习实训中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将实践教学融入大学生假期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疫情期间,实践教学不能按照传统形式开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要总结和概括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迎接挑战,探索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实践教学开展系统化设计,从而更好地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同向而行、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建设基础。初中思政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初中思政课与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共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拓展,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际,采用热点新闻评论、参观校史馆、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当前,思政课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化已逐渐取得较好效果,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教学结果的知行不一、教学内容的简单处理、教学方法的工具化与低效化、教学评价的机械化与肤浅化等问题。今后的思政课教学需要在遵循教育内化的心理机制基础上,从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向、提高教学方式的实效性、增强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感召力等方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之心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课程化建构,要塑造情感、态度、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设定整体性视域的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以发展性学习组织课程各环节,形成以目标回归为指向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8.
石涛瑞  王广  邹鹏 《海外英语》2022,(2):132-134
近年来,课程思政成为教育界的热点,不少学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探究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类课程教学中,仍缺乏具体的研究分析和策略总结。基于课程思政内涵,其"立德树人"目标可转化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国际营销概论》课程为例,可以得出以下策略:课前树立课程思政意识,课中结合热点时事进行案例分析,课后开展模拟营销活动,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教学评价应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展现价值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应当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明确发展取向;思政课是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学评价应当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正确途径;思政课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创造活动,教学评价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价值引领是指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个体行为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思政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价值辨析、判断、选择、澄清、体验、践行等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思政课应有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教师可通过议题式教学、辨析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和跨学科协同育人探索,在纵横融通中开展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谢术兄 《甘肃教育》2022,(20):15-18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好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对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各地学校和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小学思政课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文章以如何提高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为出发点,探索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思政课教学观念更新、目标优化、方式创新、课堂评价优化等方面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结果的管理"是国际性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规范学生实践教学参与、优化实践教学项目以及规范课程建设。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可以从项目的设计合理性评价、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价和项目的终结评价3个方面构建。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的学科属性和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重要地位。在思政课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政课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主线、教学模式、教育主体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将“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融入课前、课上、课后等各个环节,融入分享、准备、探究、实践等各个活动,建立起课堂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体验活动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实践体验活动的实施要围绕主题课程开展实践体验增强实效性、围绕感恩开展志愿者行动感受社会责任、围绕技能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围绕就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长适应复杂社会的竞争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包含价值“生成-引领”的关键内容、大学阶段是“内化-升华”的关键期及大学生是“修己-安人”的关键群体,决定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剥离-空洞”、教学创新的“表面-表演”和社会交往的“缺席-错失”等导致思政课教师关键性作用发挥不足。事实上,课堂教学空间的“指挥家”、公共舆论空间的“掌舵者”和学生生活空间的“摆渡人”应是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发挥的现实场域和角色扮演。提升知识型人格魅力以增强课程理论传播力、加强公共舆论引导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强化学生生活世界参与以生成思政课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补充了“技能化”的教育模式,完善了崇美向善的职业诉求。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感和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教师在授课中对思政教育素材开发深度不够,课程思政缺乏课堂授课与课下实习沉浸式联动,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体系不够科学系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完善课上课下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现在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学科支撑、编写权威教材等方面,而教法改革显得更为迫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学校缺乏认识,教师缺乏意识等诸多问题。要准确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关键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教育区别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标准应包括知识评价和价值评价两部分,这是思政课与其他所有专业课最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但还远远不够;对MOOC的优势和挑战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估计过高。未来大学的教育模式或许会转向传统教学与在线课堂双轨并行。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方法论的创新,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化.文章结合相关文献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概述与特点,阐述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提出运用研究性学习应从五个阶段入手:动员和培训阶段、课题准备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环境、学习模式、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挖掘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各个教育教学环节,并提出相应实践策略,从而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