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青年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时期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对其影响不可小视,所以对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也是一个应当引起必要重 视的问题。本文对青年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原则、观念、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青年价值观具有自主性、阶段性、广泛性、从众性、新异性、短暂性和可塑性等特点,现代青年价值观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 ,分析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 ,提出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途径 ,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进入“泛网络化”生存时代,网络成为舆论发酵和传播的主阵地,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容易在群体意志裹挟下陷入集体盲思,引发情绪宣泄、圈层对抗、无脑跟风甚至演化成线下运动,危及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剖析青年群体极化的网络样态、生成逻辑及其造成的深刻影响,通过扭转舆论引导“沉默螺旋”,破除舆论引导“意见壁垒”,培植理性交往“同心场域”,提升青年网民“媒介素养”,发挥教育引领“蝴蝶效应”,激活防范群体极化的“青年自觉”以优化引导进路。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行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途径,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中,各高校应通过正确的引导,发挥自身教育、传播媒体和政治实践的作用,将地震这一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持久的政治心理,为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追星时代,大学生粉丝将会面临多样的语言、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是青年易于迷失在多元文化浪潮中,价值观取向呈多样化走势。对大学生追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必须综合其网络粉丝的群体特点来开辟新方式。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经历"个体接受"、"群体认同"以及"自觉实践"这三个环节,所以可以从"社会实践"、"群体认同"、"以人为本"这三方面开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互联网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烨昕 《教书育人》2009,(8):108-109
军校青年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希望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渴望被信任、理解和尊重。在部队这个纪律严明、环境封闭的集体中,更希望在心理上获得归属感和依靠感。基于这种需要,他们便在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日常活动中,自发形成了各种非正式群体。在军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增强军校凝聚力,加强风气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关注、研究教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全面创新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管理。策略有:大力弘扬、支持鼓励、尊重信任、分化瓦解、诱导转移、舆论引导、铲除温床等。  相似文献   

11.
在“泛网络化”生存时代,网络空间已然成为社会舆论的虚拟生存空间,网络空间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舆论场域的新格局。清朗网络空间,治理群体极化,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实践,为研究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和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极易受到群体意志的裹挟而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暴力、圈层对抗、群体致盲、价值颠覆,危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剖析网络文化生态圈青年群体极化的样态表征、理论透视及其引导理路,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现实性问题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性问题,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对其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入手,探讨了非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并重点论述了表扬鼓励、帮助引导、吸引渗透、瓦解分化等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出现了不良社会心态。从社会体制转型、多元文化发展、网络信息广泛应用、学生自我意识方面分析造成目前现状原因,将观念树立、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和自我调适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培养当代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社会心态的有效途径,从而引导当代青年学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往往不再是一个人学习玩耍,更多的是以“小团伙”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已引起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视。这种小团体其实就是中学生“非正式群体”。这种集合体不同于班、团组织的一种集合体,它并没有谁去组织,而是学生自发地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内部,既有正式组织存在,也有非正式群体存在。因此,在管理中,学校领导必须关注、研究教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注意分类引导,区别对待,全面创新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策略,促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协调发展,构建起民主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6.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29-132
根据网络小说行业报告的最新调查数据,对网络小说的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网络小说的青年作者和青年读者在数量上均占比最大,且青年作者越来越成为网络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青年读者则活跃度最高,因此网络小说不论在作者还是读者的维度上都呈现出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学形态,与青年群体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网络小说作为大众文化既对青年群体有泛娱乐化的影响,同时又承载着反映现实、传承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导向作用;青年群体一方面是网络小说IP产业化运营的强大市场驱动力,另一方面又从创作本身驱动网络小说走向原创精品化。  相似文献   

17.
王欢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55-156
一个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简称“蚁族”)的出现,折射出我国在教育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高知”“弱小”“聚居”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以相对剥夺感强,生活满意度低、对网络技术的熟练应用及普遍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特征,该群体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潜在威胁。试研究引导“蚁族”群体行动的策略,以期改善“蚁族”的现实状况,提高其满意度,进而降低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斯,在现实的社会中,青年人也越来越现实,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但是,现实主义的价值观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社会的转型期,教育和引导青年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建设中,是青年构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的青年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群体特征,都值得将其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进行单独、深入地研究。分析后发现,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性非常大,直接影响了社区群体共同的生活形态选择与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困、类型、特点、作用、对待方法等方面对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