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形地貌是显示山地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是区别于平原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其他景观要素布局和设计的基础。山地城市景观的地形设计只有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山地地形,设计的景观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空间生产方式与乡村社会基础的契合性决定空间更新的实际成效。前者更关注生产空间的交换价值,主张将乡村空间资源尽可能景观化,使之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消费品,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后者更强调生产空间的使用价值,注重贴合在地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和村庄的长远发展利益。进一步进行“过程性”“关系性”和“情境性”分析,发现由政府和企业主导的前者,其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很难达到预期成效;由政府、社会组织、在地生活者以及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后者更契合乡村社会基础,并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新社会空间。如将“制造景观”理解为“外源式”空间生产,而“创造生活”则属于“内生型”空间生产,其能自内激活乡村的生命力,在实现乡村空间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新的生活、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莱阳市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针对莱阳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中缺少群众支持、乡村特色不够鲜明、农民的主体参与程度不够和乡村治理机制缺失等问题,必须做好生态宜居乡村的宣传组织工作、特色工作、主体引导工作和村级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仁怀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滨水型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滨水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突出,但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文章在分析仁怀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并制定滨水区景观功能分区与开发的原则。从滨水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空间分布实际出发,提出“一心两翼三线”的空间布局构想,将其分为6个景观功能区。并对各个景观功能区从内容到开发思路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赤水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乡村空间重构和规划是当今中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转型滞后、小城镇空间集聚功能弱、村庄空废化等问题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空间重构提供了契机,乡村空间重构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城乡统筹规划是乡村空间重构的立足点,整合重点城镇发展空间是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的关键,整治村庄生产与生活空间是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的重点,改造传统农业是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襄阳市襄州区、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的部分乡村调研发现,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襄阳市农民合作社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社会化服务责任主体不明确、服务主体意识和能力不强、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有缺环和地域差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培育理念、强化村级服务作用、补齐...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空间规模、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和空间安全四个维度对广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的居民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广州市居民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规模不太满意、空间布局基本满意、空间结构满意度一般,空间安全满意,整体满意度一般;体育设施空间规模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空间安全对满意度影响最小;不同性别居民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规模和空间结构的满意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小学文化程度居民满意度最高,高中文化程度居民满意度最低;20岁以下年龄段居民满意最高,41~50岁年龄段居民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支撑.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仍是乡村振兴中的短板.文章以S社区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该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输血式"的资金筹措缺乏可持续性、居民缺乏主体意识、社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针对该社区存...  相似文献   

9.
蓬莱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价值功能的理论角度分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及蓬莱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可持续的振兴,需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长效机制、融合发展等方面,培育乡村新动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探讨出蓬莱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研究对象,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进行调查,在总结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及对策,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划分为功能性特征与心理性特征两个维度,共15个指标;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共12个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公共空间感知和地方感感知的内在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变迁后的古城公共空间功能性特征对居民地方依赖感的作用最显著,说明居民更看重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带来的实际功能性变化。冀据此结果,为其他同类型古城公共空间改造项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程度关系乡村振兴的推进力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江苏省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许多成效,并对农村的产业、文化、乡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在组织管理、资源配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亟需改进。文章对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夯实中坚力量、加强基层群众参与度的对策,以期通过社区教育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因传统古村落的资源丰富性、景观异质性、文化稀缺性以及振兴迫切性,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助推村寨经济增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恭城常家村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具有典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人才、精神、资源、产业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结要素保证了古村落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效...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脱贫攻坚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是保持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取得乡村振兴实效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效能.目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组织领...  相似文献   

15.
农村老年教育是体现有教无类、教育公平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求.本文现就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展开分析论述,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以期提升农村老年人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其个体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家口是河北省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宅基地,如何抓住冬奥会的良好机会,盘活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张家口冰雪运动等特色旅游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当前张家...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城乡统筹发展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型乡村重构的问题所在,指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碰撞是文化生态型乡村发展的外在驱动力,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链接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认为文化生态型乡村因势利导顺应外在发展的动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进行乡村空间的特殊重构:表象物质景观保持原有风貌,与自然和民俗浑然一体;内涵物质空间以提升功能为主,适合现代城市居民旅游的需求;并以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为切入点,凸现乡村性,规划建构乡村意象空间。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为日益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力量,在此前提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输出大市——安徽省阜阳市427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学历、农村政策帮扶制度、农村居住满意度、社交网络、产业扶持和工作满意度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和相关性,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在产业帮扶方面,着力完善农村人才体系;在农村居住满意度方面,强化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在社交网络方面,加强信息交互,增强创业自信。  相似文献   

19.
未来3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全面实现的时期。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妥善处理养老问题,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养老问题。通过与阳山县七拱镇和平村的64名老人进行的深入访谈和对回收的64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指出了贫困山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总抓手。本文结合个旧市龙井社区“三农”发展状况,针对龙井社区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其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