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注乡村教师政策供给,致力于其评价尺度的建构,不但涉及对应然评价的理性认知,还涉及对评价现状的全面审视.当代中国乡村教师政策评价尺度的建构应围绕"立场"、"维度"、"要求"等展开,其中"立场"对评价尺度建构具有先导意义,其本质是对研究行为的规范,避免话语霸权的产生."维度"指向评价尺度的框架设计,包括必要性、可行性、过程、文本."要求"则是维度的具体化或指标化,不同维度的要求亦不相同.评价尺度的提出与建构弥补了国内乡村教师政策研究的不足,为新世纪我国乡村教师政策评价提供了统一的、全面的、相对客观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改进应进一步务实研究基础,明晰政策改进的脉络,建立乡村教师政策制定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
蒋亦华 《教育科学》2021,37(3):25-31
聚焦乡村教师政策执行,分析其社会支持,不仅因为政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政策实施,还涉及对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现状的评价以及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的审视.社会支持的构成分析,应基于科学性、完整性、持续性、本土性等认知立场,强调对乡村教育以及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理解与尊重,强调解决问题而不必陷入概念内涵的无谓之争,强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联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同关系.具体而言,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涵盖政府支持、相关教育机构支持、乡村教师支持、舆论支持、专家支持、社会非财政投入支持等.社会支持由混沌的自发状态转化为清晰的组织状态,并不是自然的、必然的呈现,而是不同主体审视自我、改善行为、重构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具有示范与主导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支持的状态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蔡明山 《武陵学刊》2022,47(1):123-13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情怀"可以弥补政策上的不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特别关注教师"乡村情怀"的培植,使乡村教师因"情怀"而扎根,因"情怀"而生理想.乡村教师的乡村情怀包括爱乡村生活、爱乡村环境、爱乡村教育和担当乡村振兴使命;其培植可以从道德升华与价值塑造、社会教育与政策保障、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环境提质与文化熏陶等方面着手;其培植效果则可以从是否有志愿下得去、留得住、扎下根、有更长远的思想认识、以及现实状态等多个维度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4.
刘佳 《当代教师教育》2021,14(3):30-37,48
"支持计划"完整实施五年,对其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意义重大.不同利益主体对"支持计划"实施成效有着差异的评价标准,政府关注城乡教师均衡的政策目的 ,乡村教师关心个人获得与发展,乡村学生在乎所接受教育的质量提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3省9县的实证调查,文章首先概括了政府、乡村教师、乡村学生的评价观点;然后以"乡村学生发展"作为根本标准进行再评价,结论认为:"支持计划"的实施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现状,促进了乡村学生发展,但是优秀教师与音体美等专业教师补充不足、优秀教师与年轻教师流失率仍然较高、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效果不明显,以及城镇流动教师实际作用不理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乡村学生的发展.立足乡村学生发展,未来《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以及新乡村教师政策制定,需要坚持关注乡村学生发展与需求的价值基础,将政策实践范式由"肯定性行为"转换为"协商与协调行动".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是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传承,它有效契合了各省“精准在地”师资培养的需求,日益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但其政策效能却未能充分发挥。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的关键,本文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的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执行目标笼统与偏离、执行主体角色模糊与冲突、政策执行机制分割与乏力、政策执行资源短缺与低效等多重因素致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要治理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执行的偏差,需搭建组织,建立教师定向培养组织体系;统整理念,以“新乡土性”整合培养实践;完善政策,科学优化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强化培养,追求高质量的乡村教师培养;加强评价,创设“以评促建”的提升机制;保障实施,改善政策环境提升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下不去""难留住"与"不作为"等现象是当前乡村教师政策激励"低效化"的实然样态.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和合理,政策的解读不够精准和到位,政策的实施不够及时与有力.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强化地方政府与行政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强化教师激励政策的评价与监督等途径,可以突破乡村教师政策激励的"低效化"困境.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是一个复杂敏感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针对目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的偏差,本文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理论建构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主要因素探究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偏差问题,以此提出改进和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执行的建议:增强政策文本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执行主体的综合素养、激发目标群体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等,惠及所有乡村教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问题是阻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民族八省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文本梳理发现,教师数量和质量、工作待遇与条件、师德建设与教育观念、激励机制与职业认同四个问题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反映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现实境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环境、政策内容、政策主体三个方面呈现出自身特征,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现实诉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政策将来应进一步回应目标定位、治理方式和文化适应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乡村与城市发展差距的明显扩大,以及教师工资改革等因素,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自然、社会与精神三个生存维度看,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生活条件艰苦、待遇低;精神生存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年轻教师处在职业适应期,普通教师职业生存依然比较艰难.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政策核心构成的教师政策,其执行效力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政策效能"的实现。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政策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执行所遇到的问题分析发现:教师政策执行主体地位的缺失;目标利益群体激励机制的缺位;教师利益主体利益诉求与表达政策考量的缺乏是当前教师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可定位于三个基点:基于教师的行动逻辑与利益选择的教育政策执行;基于教师体验与主体参与的教育政策执行;以及基于执行路径多元化取向的教育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11.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被列为“四大音乐剧”之首。该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的恐怖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它以精彩的音乐、惊险的剧情、恐怖的氛围,充满悬念的紧张感和完美的布景,成为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朱永生先生的理论.连贯分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中话题的连贯是内部条件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话题同一的角度分析《狂人日记》,得出的结论是:《狂人日记》虽然语言荒唐,思维跳跃性大,但全文紧紧围绕同一个话题——“吃人”,所以《狂人日记》是连贯语篇。  相似文献   

13.
14.
以书写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以塑造英雄形象为主要艺术手段的长篇历史小说《历史的天空》,虽然在对抗战历史的认识与书写方面有所探索,但是在塑造英雄人物梁大牙、描绘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情方面却表现出对过往文学经验过多的沿袭和重复言说.渗透在文本内部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也显得比较保守,没有更深层次的开拓.在对抗战记忆的文学书写上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这种遗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文学在战争记忆书写方面艺术创造力的相对乏力.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一直表现为对主流、精英文化的颠覆,这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的狂欢节文化有相似的表现特征。文章分析"迷惘一代"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蝗灾之日》中的造梦工厂好莱坞的大众狂欢化世界,解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中美国梦的大众幻灭。  相似文献   

16.
《黑烟之歌》(The Song of the Smoke)是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所作的诗歌。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形式、内容及其"黑烟"意象的赏析,揭示出诗歌要表达的黑人自豪感及其对惨痛历史的铭记,对苦难现实的抗争和对"白人至上"观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费穆的《小城之春》站在中国民族文化及其传统的一边,吸纳了现代电影的种种观念与技法,吸收了其他影片特别是戏曲片的长处,以其舒缓的节奏、富于变换的长镜头和空间表现,直接传达出大量叙事难以表达的思想信息,形成奇特、复杂、含蓄的表演特点。诗文艺传统在电影中的复苏与再现,使电影艺术达到中国古典美学中诗的境界。它具有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特征,是费穆电影艺术水平的高峰。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著作,封建时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中学教材经常选用《论语》中的篇章,对学生学习古文与传统思想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现在作些辨证工作,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艾德加·爱伦·坡是美国的文学巨匠,在恐怖小说以及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艾德加·爱伦·坡试验了他自己对人的本质独树一帜的想法,揭露了人心底最为隐秘的冲动——恶的本能。,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在自我中的人格分裂,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人格分裂以及在与社会交往中的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