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突破路径,包括重点抓好理论学习、引导感受发展成就、理性开展中外比较、深入阐释历史规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因此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与举止规范在很大限度上直接关乎民族文化长生与否.加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无疑是高校思政环节举足轻重的教育目标,同样也是强化民族与学生政治自信的根基所在.在世界经济与民族文化交流频率逐渐增快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4.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且紧迫的意义([1])。目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学生掌握的断折性共在,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与低并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被动性同行。因此,需要高校领导统筹建立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高校教师要做坚定文化自信的表率。并且,新时代大学生要增强自觉性,做文化自信的自学者。唯有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上下齐心、共同发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在如今文化激荡的多元环境之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载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文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与新时代大学生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原因,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高度的文化自觉,突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源、价值和理想.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但受到多元文化影响,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不足,需要将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息息相关。要将文化自信培育广泛融入“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探究以文化自信为基点的“四个自信”耦合逻辑,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鉴赏以及文化交流互鉴能力,不断传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基因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文化自信程度影响着民族未来发展。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拥有文化自信;本文首先阐述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学生文化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三方面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自信是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精神动力与情感归属。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不仅关系其个体成长,而且关乎民族未来。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激励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也面临诸如缺乏整体理论认知、受到复杂网络环境影响等现实问题。因此,大学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以唯物史观作为行动指导;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要培养归纳总结与分析对比能力,以辩证思维审视复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已成为当前中华文化的时代担当与历史使命。作为文化自信承担者与传承者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文化多元、信息多样、自信重建的时代背景下,要发挥自身的内在驱动力,探寻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明方向、练本领、担使命,做新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奋进者、贡献者,以青春之我创造...  相似文献   

11.
12.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重要战略成果,率先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然而,随着疫情的反复,常态化防控对人们的生活持续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意识形态领域的“抗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理解何谓制度自信,准确把握中国制度的人民性、制度结构的高效性和经济制度的多样性,优化大学生课堂授课的教学语言、提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开辟第二课堂,将有利于提升社会共识,形成最大抗疫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它们分别是高职生文化价值观建构的正确方向、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必要辅助的结论,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乃高职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建构信心保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15.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与传统大学生相比,其交往空间、信息获取方式和交往方式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受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深刻影响而具有鲜明在时代特征。在面对纷繁芜杂、多元交织的文化景观时,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复杂化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致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文化自信缺失。如何在变迁的教育环境下利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积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当前高等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17.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制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制度自信的依据不应仅仅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建设,还应该建立于对西方政治制度全面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课程,有利于大学生从历史文化比较中坚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大学生从现实发展比较中坚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在正确辨别媒体宣传中坚定制度自信。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开设西方政治制度及其相关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组建由教师和大学生共同参加的西方政治制度学术沙龙,建立能够及时解答大学生对西方政治制度各种疑问的IM平台,从而为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建立起牢固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9.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发展的巨大精神推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历经风雨却依然稳健且富有活力地掌舵中国发展方向,归根于中国共产党有着天然的政党自信。这一政党自信来源于悠远的历史,来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来源于党在国内国际所取得的时代成就。如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党要在发展中探求自信,向世界、向人民展现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基础性工程,在重塑文化主体意识,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价值。“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应包含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精髓,把握时代文化话语权,加速中国文化输出等三重内涵,需要从重视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再开发,大力倡导家风培育,重视校园文化语境构建等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