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娜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116-1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滞后的城市化水平是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加速城市化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有关衣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入手, 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秀红 《今日科苑》2007,(20):220-2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然而我国城镇化在实施过程中受制度、法律、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影响,存在很多弊端。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20世纪80年代“积极发展小城镇”转移到20 世纪90年代至今大、中城市的建设,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了争相讨论的话题,大量农村人口异地转移进入大中城市务工,这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三农问题造成的种种弊端愈见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它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入手,并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第一产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运用劳动-耕地比例法估算了从1978年到2008年的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并且预测了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文章指出,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应建立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客观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客观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是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应尽快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来尽量消除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严中  贾芳 《内江科技》2009,30(5):4-4
近年来,资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大批的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本身素质、社会保障、经济制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为了促进资阳市经济的增长,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对资阳市的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积极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当前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对我国“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现状出发,对以人为本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对策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客观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科教文汇》2008,(27):196-19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提高我国农民收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X):109-109,125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是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应尽快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来尽量消除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结合山东省省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注重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  相似文献   

18.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劳动力转移重要意义,结合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境,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宁 《科教文汇》2014,(24):219-2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