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年前,我在一所小学工作,教语文.因为年轻,也因为赤诚,一直在教学舞台上"冲锋陷阵":连续几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一次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深感领导的信任,从未推辞.我知道,教书,或者说教语文,是我今生的职业.我从未想到要丢掉课本,离开讲台. 后来,我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因为不能兼顾教书,要离开讲台,当时的我一直犹豫不决.讲台,是我挥洒青春与激情的地方.多年累积的教学业绩,在地方上颇有口碑.课堂上,师生情感共鸣、情不能已的"高峰体验",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我十分珍视这种不期而遇的感觉,把它当作对辛苦工作的最好奖赏.尽管心中不舍,我还是服从工作需要去了中心学校.管理不像教学工作那样充实而有规律.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色彩     
<正>听完赵谦翔教授的"绿色语文"教学的讲座,心里一直翻腾着"教绿色语文,享诗意人生"这几个字。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有多少语文老师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学中,像他一样把教书当成了生命的享受,又有多少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想过自己的课堂会是什么颜色。匆忙之间,自己在讲台上也走过了20个春秋,前几年学校推行的所谓的教学改革我也是亦步亦趋。我一直感觉到教学无需模式,而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他的性格和学科素养息息相关。所以,我依旧在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山区教书教了34年,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我有很多次机会离开这里,但每次学生听说我要离开时,他们总是不让我走,围着我,甚至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您别走,别离开我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眸子让我牵挂,也屡屡让我打消离开山区三尺讲台的念头!30多年来,教书已经成了我的事业。我觉得,如果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满足于"教书匠",那应付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心中多次地问自己,如果不做语文教师,我会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2000年秋,我从学校到教研室工作,虽说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但毕竟不能天天站在讲台上了.我的梦中不知道有多少次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总是梦到自己未能完成教学任务,醒来后心里还在难受.虽说现在每天工作也很紧张,很繁忙,但仍感到有些失落、怅然.到学校听课,总会设想到自己要怎么去上;每天下班后,我又总是认认真真地阅读语文新教材,进行一些教案设计.我在课本的扉页上写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语文书".是的,是语文课让我快乐,让我充实.我理解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也挑剔语文教学,更感谢语文教学.如果离开语文课,不做语文教师,我将可能一无所用.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开开心心上讲台,坦坦然然为人师。"从第一次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作为我的职业奋斗目标。这句话像熊熊的火炬,点燃我作教师的热情;像指路的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程。从此,我要把每次上讲台当作一种享受,当作一次感动,还当作一次旅行,我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的老师。记得那一次,我的一个同事因为出差培训,学校安排我为她代六节语文课。在没代课前,教那  相似文献   

6.
《湖南教育》已伴随我5年了.刚从师范毕业,我分到一所偏僻的村小教书,得跑20多里路去领它.我教复式班的语文,是它扶着我走向讲台的.那时,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科版中的每一篇文章,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正因有了它的帮助,我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学区前芧,期末写的《作文指导的点滴体会》也获学区教学论文三等奖."想不到山窝窝里的后生也可畏!"学区主任夸我时,我在内心里感激的是《湖南教育》.5年来,我都是教语文,且有4年是教高年级语文.我边教边学,主要从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参加了"2012年山西省小学全员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每天上班之余就在电脑上听专家讲解、看资料,与老师们探讨教学的理论、方式方法等。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一直以来教低段语文,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及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识字教学这方面的认识、理解。一、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8.
李亮 《考试周刊》2012,(13):30-31
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肩负着时代、社会的重托,面对着祖国的希望——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承担素质教育重任的语文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努力追求着语文教师的境界。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应该把师德修养真正地贯穿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亲身实践体验师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也快十个年头了,但对于教学工作我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怕就怕误人子弟罪大恶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语文教学到底要怎么教?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会陷入被动,没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自从走进我的教书生涯,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多欢乐,诸多裨益。非常欣慰!可谓教学相长啊!
  初中语文是我教学的主旋律,身处在基层教育的前沿,我一直钟爱着这块讲台,深情地播撒着我的教师梦,一直到今天--爱在教学中延续。但是,随着21世纪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校长究竟要不要带课?这个话题在教育界一直颇有争议。我的观点是:校长要带课。因为,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位好教师。是教师,怎能离开三尺讲台?其次,校长应是"教师中的首席",不带课,其引领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正1995年秋季,因为担任总辅导员工作,学校让我转岗教思想品德。一开始,我有些不情愿,舍不得放弃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最终还是服从学校的安排,当了一名思想品德教师。犹记得当年在三年级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问学生:"我们学习的这门功课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思想品德。"我紧接着问:"为什么要上思想品德课呢?"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我,仿佛在说:"这  相似文献   

13.
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热爱教育事业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育人对象是有理想、有感情、有意志、有个性的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我要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品质、知识级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识字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永芳 《教育》2012,(4):53-53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很深的学问,也是教育探讨的永恒话题。自从踏上三尺讲台起,笔者就默默地暗想,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既然干了教书这行职业,就要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不能误人子弟。实践证明,光靠学生努力没有老师指导也是提不高教学质量的,因为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娜 《辅导员》2012,(15):70
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教师,所以一直为这个目标奋斗着。200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自己终于走上了渴望已久的讲台。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偏僻的,贫穷的小学校,破旧的教室,课桌,坑坑洼洼的地面,学校老师和校长一共五个人。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吗?满腔的热情瞬间崩溃了。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工作是教书  相似文献   

16.
刘俊艳 《双语学习》2007,(12M):145-145
语文是母语教育教学。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索定在这八个字上“着眼目标,求真务实”。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秋季,因学校工作的需要,让我改教一段时间七年级语文。虽然多年以前曾教过语文,但近几年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要想在短时间内适应语文学科的教学,成为一名让学校放心,家长、学生满意的语文教师实在是困难重重。面对我的困难,语文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曾经备的教案,用的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父亲     
一直有个想法,写写我的父亲。父亲是个教书的,并且教过我。那时学校在村头的一座破庙里,讲台是一块被推倒的石碑,前面墙上挂着一块有木纹的厚木板,算是黑板。有时冬天上夜校,谁也不敢早到,都是父亲早早先去。当然那时父亲还年轻。  相似文献   

19.
郏文娟 《考试周刊》2014,(29):32-33
<正>自从接触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后,我一直深感佩服,尤其对他的生活教育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更是推崇之至。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必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我在语文教育中一直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摸索积累,认为要把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理论切实融汇到语文教育中,就必须从"教学生学会问"和"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20.
一、困惑提出 从1990年秋天登上讲台到今天,我一直保留了对教书的那份激情和执着。如今,从初中、高中、中专校一路教下来,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这么一路做下来,目前在教育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前几年我总感到过去的工作经历只是懵懂的必然状态,教学成长总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兜圈子,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