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低,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油封闭问题.当煤油受热体积膨胀后,并不能完全按设计的实验目的只从玻璃管内上升,而是会从橡皮塞和烧瓶口的结合处以及玻璃管外壁溢出煤油,由于煤油的溢出会影响实验效果,污染了实验环境,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讨论焦耳定律的演示方法,指出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初中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上的作法是将电阻丝放入煤油中通电后,煤油吸收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体积膨胀。根据煤油柱升高的不同高度定性的说明“焦耳定律”。由于煤油的膨胀率不大。故做此实验花费的时间长,可见度又低,往往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 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演示实验只需二分钟左右即可做完,可见度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中关于焦耳定律的实验,与原教材相比,作了大幅度改进,用温度计替代玻璃管,虽然能见度不如原教材的方法,但用温度升高的度数来显示电流产生的热量更加直接,学生也容易接受。由于本节内容课堂容量较大,如果按书中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6.
7.
焦耳定律实验的改进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中学︵︶陆宏铸新教材焦耳定律实验是个定性实验。这个实验不足之处是电热跟电流的平方关系还不够明显,试验时间较长,元件较多。且一般需要蓄电池等功率较大的电源。现改进如下:器材:一般干电池组(6V),电阻丝4Ω、2Ω各一(...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中关于焦耳定律的实验,与原教材相比,作了大幅度改进,用温度计替代玻璃管,虽然能见度不如原教材的方法,但用温度升高的度数来显示电流产生的热量更加直接,学生也容易接受.由于本节内容课堂容量较大,如果按书中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能见度差,学生不易得出结论,教师难以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作了一点改进,可以节省时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115页图9-7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缺点:装置复杂,搬动和操作都不方便,显示速度慢,可见度很小。鉴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改进,收到了较好的课堂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描述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基本规律,做好演示实验是理解焦耳定律的关键。现行教材对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苏科版教材先后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一是在两个串联的阻值不同的螺旋状电阻丝中间插一个火柴头,通过观察哪个火柴头先被点燃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但这个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就是火柴头插在电阻丝中间只能吸收相邻几圈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而不能吸收全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如果用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来进行实验,就会发现两个火柴头几乎同时被点燃,因而无法得到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第四节中(人教社版),用第196页图9—5的装置,定性演示焦耳定律,实验时需要煤油,而煤油膨胀在玻璃管中上升的现象区分度不够大。因此,我对此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结构说明:A、B、C是三段“4B”铅笔芯。A、C等长(8~10厘米),B长为A长的一半。用多股铜丝芯导线按上图将它们缠接紧(用小刀把铅笔芯两端刻出一圈小槽,导线缠接在槽内),固定于有底座的竖直木板上,用  相似文献   

14.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一般的教材中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对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制作 :用市售 2 0 0 0W / 2 2 0V电炉丝(废旧的也可以 ) ,截取 2Ω、 4Ω或 3Ω、 6Ω的几段电阻圈 ,用接线柱和导线固定在一竖直的木板上即可。演示 1 :将R1=2Ω ,R2 =4Ω的两个电阻圈串联起来 ,在电阻圈内分别放入一根火柴 ,AC端接电源 ,通电后 ,R2 内的火柴首先燃烧起来 ,如图 1所示。图 1  电路中通过R1和R2 的电流是相同的 ,通电时间也相同 ,由此可知 :电阻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研究知道 ,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关系 ,所以 ,R2 比R1产生热量多。实验 2 ,取R1=R2 =R3=4Ω的三段电阻圈将R1与R2 并联再跟…  相似文献   

16.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大武口西北煤机二厂学校贾秀娟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一、实验原理利用实验室仪器J2360型演示电阻箱,在电阻线圈上放一条浸过煤油的布条。电路接通后,电阻发热,温度升高,布条...  相似文献   

17.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初中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感到比较困难。做好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也是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的重要途径。焦耳定律的演示是初中物理电学教材里较难的一个演示实验,如电源的选定,电阻丝的选择,安装的困难,以及液体的颜色等都将影响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讲好初三物理“焦耳定律”一节的关键是做好演示实验.要从新教材P_(115-116)中所示的实验得出焦耳定律,须实验多次,既费时间,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实验的直观性也差,且实验只是定性分析,由此得出的焦耳定律也较抽象.为此我作了些改进.若用该装置进行演示,只要几分钟就能一次同时得出焦耳定律中的三个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中"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作了一番改进,提高了实验的清晰度,使之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三物理教材中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按课本图中的装置做演示实验,演示时间长,操作不方便,重复实验多。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笔者对该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效果良好。1制作方法a.构造如图1。b.组装: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积的分液漏斗和一个长颈漏斗组成连通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