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数分裂过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重要内容。它详述了两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复制、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当然还有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常只关注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对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基本不涉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则被认为毫无价值和意义。因为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碱基顺序是完全相同的,无论交换还是不交换,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期末统测,甚至在高考命题中一般都将它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同源染色体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学生不容易真正弄懂,下面就两种类型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仅供参考。1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分裂图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直接用定义法。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在解题时,往往是根据形  相似文献   

4.
王国顺 《生物学教学》2008,33(12):63-63
1等位基因一定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吗? 等位基因通常确实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导致基因突变,则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就会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样的一对等位基因则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随着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的。  相似文献   

5.
曲志才 《生物学教学》2008,33(12):57-58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式的均衡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染色单体的分裂而分配到配子中。重点分析了单基因座上同源四倍体各种杂合基因型中有关基因随染色单体不完全随机分离所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6,(4):66-67
<正>很多试题在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时经常会涉及生物变异,要求考生判断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以下简称"等位基因")的来源。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以下简称"交叉互换")都会使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判断其来源时需要联系细胞分裂方式、结合个体基因型及参考对应同源染色体的基因情况。为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判断方法,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进  相似文献   

7.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不可能是纺锤丝的牵引引起的,因为当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已经复制的细胞后,虽然纺锤丝不能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样能分离。那么,姐妹染色单体是怎样分离的呢?现在知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连离粒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9,(4):43-44
<正>细胞分裂中经常考查生物的变异,判断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以下简称"等位基因")的来源是常设问题。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以下简称"交叉互换")均可让一条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判断其来源时则要联系细胞分裂的方式、结合个体基因型,并参考对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标记问题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难点,结合学生常见的错误,通过试错教学,构建了“染色体与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型”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高考、会考中、常遇到要求判断出题中细胞分裂图象是何种分裂,及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异同,掌握了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情况,就容易得出准确答案。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被着丝点连接着,染色体数在间期、前期、中期都没有变化,到了后期,着丝点断开,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变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再经未期把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给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形态、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可见,整个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就是在分裂的每一个阶段是细胞中都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并且,除后期染色体数加倍外,其余时期染色体数与细胞分裂前一样。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第一次把同源染色体分开,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中期、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数目和分裂前是一样的,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则不再具有同源染色体了。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除后期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变成与分裂前一样外,前期、中期都只有分裂前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真核细胞分裂中期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后,姐妹染色单体仍由粘连蛋白在着丝粒处粘连在一起;粘连蛋白被裂解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在钫锤丝的作用下分别被拉向两极。本文概述了真核细胞粘连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对姐妹染色单体的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两种重要分裂方式。它们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我们先绘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过程图,再通过计数绘制相关物质变化的曲线图(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DNA/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以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1基因重组问题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重组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就其概念讲,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基因重组是指狭义的基因重组,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所谓不同性状应指的是不同种性状,不包括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相对性状。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一方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叉互换,使染色单体上(准确地说是DNA分子内)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即分子内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15.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的移动具随机性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它们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在酶的作用下自动分开,两条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条染色单体分别移向哪一极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1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复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体细胞滋长增大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DNA分子的含量为2c.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都变成了一个着丝粒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  相似文献   

17.
考点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辨析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关系 (1)一条染色体一般呈棍棒状(如右图),包含一个着丝点(c)和两个臂(a、b)。  相似文献   

18.
一、理解相关概念以染色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得到下列一组概念,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源染色体概念中的“起源相同”的含义。为什么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X和XY是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存在于什么时期?染色体和基因间有什么关系?比较项目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性细胞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2N2C→4C2N4C2N4C4N4C2N2C2N2C2N4CN2CNC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子细胞名称和数量比体细胞减半性细胞(4个或1个)与体细胞相等体细胞(2个)染色单体存在的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精子的形成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1.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介绍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过程等知识对秋水仙素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