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1疑问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P.63:"(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经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为什么判断卵子是否受精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为标志,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是形成3个极体吗?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人教社生物自然室编写的高二《生物》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0 9页图 5- 10与课本内容不符 ,特此提出 ,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不符之一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形成一个大的细胞 (即次级卵母细胞 )和一个小的细胞 (即极体 ) ;而在图 5- 10中却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细胞 ,这样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理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极体与次级卵母细胞一样大小 ,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均匀分裂。不符之二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与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极体一样大小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  相似文献   

3.
极体漫谈     
极体是卵子在发生过程中,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外,同时产生的没有受精能力的单倍体小细胞。这些单倍体小细胞之所以称为极体是因为它们总是附着在卵细胞的动物极的上面的缘故。在精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连续两次分裂,结果产生4个大小相同的能进一步发育为有受精能力的精细胞。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阶段课本仅介绍了配子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笔者认为在学习中还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分裂的前期时,即暂时停顿下来。动物降生后,待发育到性成熟时,初级卵母细胞才按一定的性周期启动,继续完成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在人类,成年妇女按月经周期排卵,大多1个周期只有1个卵成熟,也就是说每个月经周期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卵。但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进行到中期时,往往停顿待命,只当遇到精子时,才立即完成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即在形成受精卵的同时分出1个小细胞(第二极体)。1.7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名词,现将部分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1单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指由体细胞无性繁殖产生细胞群的过程。单克隆抗体指由单个杂交瘤细胞产生的高度纯一的抗体。2极体和极核在动物的卵巢中,卵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1个第一极体和1个次级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教材中 ,有些概念从字面上看差别很小 ,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以下就三、四章的部分概念例举如下。1 极体和极核来源上 :“极体”在动物卵巢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二极体 ;而“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中 ,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大孢子 ,大孢子经 3次有丝分裂得八个核 ,其中有 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去向上 :动物产生的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 ,而植物胚珠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精子融合成受精极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名称的由来 :极体体积小 ,总附于另一细胞的一极 ,…  相似文献   

7.
一、极体和极核 极体是动物雌性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种子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二极体,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三个极体,在这三个极体中,有两个(第一极体产生的)遗传物质相同,另一个与卵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极体含细胞质很少,缺乏营养物质,因此,不具备生殖能力,不久,很快都消失退化了.  相似文献   

8.
一、极体和极核极体是动物雌性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种子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二极体,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三个极体,在这三个极体中,有两个(第一极体产生的)遗传物质相同,另一个与卵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极体含细胞质很少,缺乏营养物质,因此,不具备生殖能力,不久, 很快都消失退化了.  相似文献   

9.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核移植时常用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1问题[网友AX]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48的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中,为什么用的是处于MⅡ中期次级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教科书中说,由于MⅡ期卵母细胞核位置靠近第一极体,用微型吸管可以一并吸出细胞核与第一极体。中期不是核消失了吗?吸的时候极体和卵母细胞还在一个细胞中吗?图上的一个小红点是什么?2讨论李雪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10631)]细胞核移植常用受体细胞是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这是由于第一极体与中期染色体位置很近,可以通过去除极体附近的部分细胞质的方法把中期染色体去掉。正如您提到的,这个时候没有细胞核只有中期染色体,一般将去除中期染色体的过程称为去核,  相似文献   

11.
9.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哪些异同和联系? 答;1.区别: 2.联系: 体细胞(有丝)/(分裂)的性细胞(减数)/(分裂)性细胞(受精)/(作用)合子(有丝)/(分裂)体细胞 10.试述多细胞动物卵的形成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 答:卵是在雌性动物卵巢上皮中发生的。卵巢里有许多卵原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象其它体细胞一样,都是二倍数(2n)。卵原细胞经有丝分裂而增殖,同时在间期中形成四分体的初级卵母细胞,并经相当长的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一时期中,体积增大,细胞内聚积许多营养物质,主要有卵黄和核蛋白。  相似文献   

12.
<正>1问题李晓东[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137400)]人教版高中教材《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5有这样的描述:"精子入卵后的另一个变化,是尾部脱离,并且原有的核膜破裂;随后,精子形成一个新的核膜,最后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核还大的核,叫作雄原核。与此同时,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雌原核一般略小于雄原核。"为什么雄原核比精子核大?雌  相似文献   

13.
"减数分裂"是《遗传与进化》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一方面,减数分裂作为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延续和加深,又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理解遗传定律的本质和生物变异、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因减数分裂过程复杂、抽象,又涉及多个重要且不易理解的新概念,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1强化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知识中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对减数分裂过程的一系列概念,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  相似文献   

14.
<正>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一节讲到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现对这一问题作如下剖析: 生物界多数生物是二倍体。而动物几乎全是二倍体,也有极少数为单倍体,如蜜蜂中的雄蜂,白蚁中的雄蚁、它们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来的。这些雄性单倍体动物,在形成配子过程中,精母细胞不进行真正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到了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个染色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中常有这类题:已知几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让学生判断该细胞分别处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学生解这类题较困难,教学中本人在讲清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总结出解这类题目的三步法:第一着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再看第二步。分析: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都为偶数,所以若为奇数时,则该细胞一定已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二着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再看…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4,(Z1)
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I洛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 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 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 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 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 (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19.
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的大孢子发生为蓼型.减数分裂时,大孢子母细胞核中出现核液泡,形成联会复合体,细胞壁上有胼胝质加厚,并存在细胞质改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减数第1次分裂形成二分体,2个细胞均被较厚的胼胝质壁包裹.合点端的二分体细胞中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和质体的形态正常,表明完成了再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珠孔端的二分体细胞在减数第2次分裂前(或分裂的过程中)退化,合点端的细胞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2个细胞,形成三分体.三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体积较大,发育成单倍体的功能大孢子.  相似文献   

20.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