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考察,聆听了新加坡南华中学校长符传丰博士等对新加坡教育体系和体制的介绍,深入新加坡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和课堂观摩了教育活动,与新加坡的校长、教师、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感受到了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的魅力,从而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我国双语教学如何开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姚勇 《教育文汇》2008,(6):23-24
2007年8月,笔者受学校委派,带学生赴新加坡与姐妹学校新加坡伊布拉欣中学开展为期10天的交流活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笔者在伊布拉欣这所普通的学校里,切身感受到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措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中,学校的德育氛围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今年暑假,我很兴奋地踏上了赴澳征程。在澳期间,我参观了几所澳洲中学,亲身体验了澳洲的中学教育,感受到了浓浓的异国教育氛围。下面我将通过在澳洲所听的一节英语课与自己在学校内展示的一节英语公开课的比较来阐述中澳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一些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10月,我有幸随"辽宁省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一行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通过考察了解,新加坡的教育用一种别样的风格,悄悄触动着我,带给我一种清新、一种感叹,留给我更多的思考。一、明确的教育目标引领明晰的教育方向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具有高尚的精神道义、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接受未来的挑战。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指导的人;培养学生成为有自信的人;培养学生成为能为别人考虑的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积极做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5.
去年暑假我有幸参加我校与新加坡基督堂中学的友好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相互交流学习彼此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到,新加坡的教育根植于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是一种适合新加坡国情的完善的教育体系,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作为中国教育行政考察团成员,于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9日,考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中学教育。此次考察给我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各种原因,笔者有幸服务了几所资质不同的学校——两所县级重点中学、一所农村民办中学、一所城市民办中学,因此体验到了多元化的教育现状,只是前两所学校让我感受到的是教育的幸福,而后两所学校让我领悟的却是教育的艰难与责任。然而无论在哪里,恰恰是与特殊学生共同成长的日子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让我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教育情怀:因为要面对特别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也因为对这些特别的学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与14岁的女儿颖颖到英国中东部约克大学果了一年半的时间。颖颖就在大学附近的一所名叫Fulford School的中学,与英国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该中学是英国的一所公立学校,教学体制与全国其它公立学校基本相似,具有代表性。在与该校的交往中,我感受到中西方的中学文化教育确实存在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期近一个月的新加坡之行,笔者随代表团走访了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全国职工总会、兰景中学、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等单位,了解了新加坡的教育体制,重点考察了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整个行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多元性,感觉获益匪浅,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健全、完善的教育制度为职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加坡教育部向来致力于栽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发挥各自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  相似文献   

10.
"改革"虽只两字,但在我的课堂中,它却是一段文字,它是改变,改变观念、改变枯燥、改变理念。改革之后的音乐课不再是机械式的学歌、唱歌。而是更多地让学生通过欣赏、玩乐的方式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让他们从玩中学,从游中学,从赏中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师》2005,(3):47-49
2000年至2003年,我受聘于新加坡一所政府中学,有机会了解到新加坡中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2.
互动平台     
魏强 《班主任》2012,(5):15-15
正一刊在手,工作不愁。——陈小鹏河北省吴桥县吴桥中学061800阅读《班主任》,让我改变了班级管理方式,整个班级变得阳光、积极、向上,我感受到了《班主任》的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每年均以国民生产总值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经费投入仅次于国防,占第二位。其教育体系及设施可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2009年暑假,笔者有幸走进新加坡,近距离接触了新加坡教育,从几个细节感受到新加坡教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父爱     
父亲两鬓的华发,曾经是那样乌黑我感受到岁月的无情;父亲疲惫的双眸,曾经是那样有神,我感受到困倦的蛮缠;父亲赤黑的脸颊,曾经是那样的白哲,我感受到烈日的毒辣;父亲破旧的双鞋,曾经是那样的新亮,我感受到风霜的冷西告。一颗泪珠,从白哲的脸庞滑落,掉在我崭新的鞋上;父爱无声,父爱无私。刻骨铭心。父爱@罗柳慈$广东省兴宁市宁新镇宁中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科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学阶段的O-Level科学测评是其一大亮点。本文探究了新加坡中等教育科学测评的实践方式、测评框架及测评内容,据此梳理新加坡O-Level科学测评为我国中学科学测评设计与实施带来的启示:重视科学测评中的实验题,提高实验题的比重和深度;丰富科学测评的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弱化知识记忆的内容,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合理设置各科分值,提高科学测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中学生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学生不同,虽然都是十四五岁,但是一个个非常规矩,令行禁止,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我一直不明白,新加坡老师到底施了什么魔法让学生如此听话。有一次,我随新加坡中学50多名师生外出参观,正要开车返回突然有一个男生大  相似文献   

17.
应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之聘 ,我自 2 0 0 1年 4月起担任新加坡华文教材组顾问 ,为期约 5年。同我一起应聘的 ,是优秀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北京教育学院的苏立康教授。 2 0 0 1年 5月 15日 ,我和苏教授乘新航飞机抵达新加坡 ,第一次实地履行顾问职责。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 ,跟教育部的署领导讨论了有关华文教材编写的若干重大问题 ;第二 ,对新加坡新编写的中小学华文教材提出意见 ;第三 ,访问了一所小学和两所中学 ,跟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座谈。 2 4日 ,我返回武汉。时间虽短 ,感触良多。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华文教育。以中学高级华…  相似文献   

18.
杨萍 《宁夏教育》2011,(6):31-31
2008年,"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在全国展开,我园被列为灵武市"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的试点。我园以《"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创新》为园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探索。1.转变观念,服务在前。面对全新的课题,教师开始迷茫彷徨,不知如何下手。为了支持此项研究,我园领导转变观念,由"我要求你"转变为"我服务你",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提示者和帮助者,并和教师们一起精心研究此课题;我们请专家、查资料、下班级、备材料,为教师大胆尝试提供条件保障、指导策略和心理支持。在专家讲课、座谈、指导、评课及领导帮扶和教师大胆探索中,我们在实践中终于领悟到"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国民 《中国教师》2010,(20):63-64
<正>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我与8位本校的免费师范生陪同温家宝总理到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听课并座谈交流,我深感鼓舞,同时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师范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能力取向的新加坡中学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科学教育从原来的效率取向转变为能力取向。能力取向的中学科学教育改革主要表现为: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的统一,经典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平衡,理论知识理解、应用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本位与课程综合化的互补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