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在美国的学校,如果你问谁是班级中最优秀的,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通常要你加上定语,在哪方面谁表现的优秀。而在中国的学校,如果你问谁是班级中最优秀的,  相似文献   

2.
王秀波 《班主任》2012,(7):63-63
她是我的同行,那天,她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述她的班级:"一天,我们养的一条小鱼死了。学生问怎么办,我说,举行葬礼。午休的时候,我们一起把小鱼葬在学校的花坛里。回来的路上,他们站成一队,一句话都不说,那种悲哀,  相似文献   

3.
陈湘涛 《生活教育》2011,(12):24-24
枣庄三十九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齐鲁晚报》11月1日报道)。  相似文献   

4.
多几把尺子     
市里要举行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某校应派出三位老师参加。教导主任和校长协商后。有两位很快就定下来了.可还有一位,排来排去.都好像差不多。最后,校长一拍脑袋:学校一个也不指定,索性自己先赛一赛。几天后.结果出来了:曾经被很快定下来的那两个.都排不上号,而原先没想到的教师老刘.竟居第一。更让人觉得意外的。老刘在全市竞赛也获得了一等奖。事后,校长感慨地说:“要是没有这次竞赛.老刘这个人才我们还发现不了:要是参赛的三个都由我们指定.老刘也没有露一手的机会。看来。我们要多几把尺子。”  相似文献   

5.
宋荣香 《学子》2014,(6):10-10
正教育需要评价,评价的意义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功。我们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个性化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多一批好教师。  相似文献   

6.
姚汉平 《甘肃教育》2009,(13):19-19
教育是从无知到有知,不断超越自我,走向优秀和卓越的过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最大限度地实现零“差生”的目标,是实现均衡教育的最终目的。均衡教育并不是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要将每个学生的个体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才。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教学评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作业中,或是在考试后,教师更多的是以一个法官的身份用一把尺子对学生的知能习得情况予以“是非”、“对错”、“好坏”的评价,过于突出了评价的甄别功能。  相似文献   

8.
包建军 《中国教师》2009,(Z2):203-203
<正>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  相似文献   

9.
李敏 《今日教育》2006,(10):6-6
新《纲要》指出: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这一作用力却未必一定会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的理念、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因此。如何让评价利于发现每个幼儿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孩子得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不断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深层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市里要举行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某校应派出三位教师参赛。校教导主任和校长协商后,很快确定了两位参赛教师,可剩下的一位,在其余的教师中选来选去,都定不下来。最后,校长一拍脑袋:“咱们一个也不指定,索性让教师先在校内赛一赛,请中学的写作高手来评评,以评选结果定参赛人选。”  相似文献   

11.
近期读了《这样的孩子,该咋教育》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十多岁的孩子本该在校园里沐浴教育的阳光,却从厌学发展到逃学、打架、抽烟、喝酒、偷东西……再发展下去可能就是新的“少年犯”。不仅仅是在四川,在我们周围的学校也时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老师们常常有“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体罚)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感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赵赜琨 《甘肃教育》2014,(23):124-124
正开学了,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评选1个"暑假好少年"、1个"优秀雏鹰小队",这是学校每年的惯例,旨在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都去学习,争取下次的优秀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评选还没开始,班级的"刘大嘴"(小涵的别称,一个什么话都敢讲的孩子)马上举起了手,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小涵,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同学们说吗?""老师,我觉得每学期只评选一名好少年不公平。您在放假前曾经说过,在暑假中只要用心完  相似文献   

13.
小超,黑脸膛上有一道道手抓的疤痕,经常瞪大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我。开学没几天,他就扯下教室里的窗帘。前天还用木棍敲碎了窗户玻璃。在我讲课时,他与同学窃窃私语,聊得眉飞色舞,一提问,什么也不知道。作业每次都不完成。5门功课的考试成绩加起来是个两位数。不由得我对他另眼相看了。只要他在课堂上稍稍违纪,  相似文献   

14.
枣庄三十九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齐鲁晚报》11月1日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这么一道习 作题目——《校园的一角》。在指导 学生习作时我和以前一样,详细地对题目进 行了分析,提出了习作要求,之后让学生独立 完成习作。第二天,交上来的作文基本上符 合要求,大多数同学能描写出校园一个角落 的景色,赞扬它的美丽与可爱。可当我翻开 杨子楠同学的作文本一看,就禁不住哈哈大 笑起来,引得同办公室的老师诧异地看着我, 于是我便大声地朗诵起这篇杰作:“我们的校 园有很多的一角,小朋友的口袋里有很多的 一角,一个星期后,学校小卖部里有很多的一 角,我知道那是小朋友的零花钱。两个星期 后,我的口袋里有很多的一角,我要把它藏起 来。’这样的作文真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6.
王立华 《班主任》2001,(10):39-40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事物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我们常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这个意思.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活生生的人呢?因此,习惯于用一个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学生们不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机器零件.  相似文献   

17.
有个外国教育参观团到某校听课,这是堂观察说话课.老师拿了一只小乌龟让小朋友观察,小朋友高兴极了,有个小朋友得意地学起乌龟爬来,老师认为他太顽皮,就用眼睛瞪他,他竟没发觉.老师气极了,准备课后狠狠地教训他一顿.没想到,外国老师评课时竟夸赞了这个顽皮的学生,说他是这堂课学习最投入的.  相似文献   

18.
董志琼 《辅导员》2014,(20):48-49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可能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不同的答案。笔者认为,她应该像一个家,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温馨的、适合成长的环境,有一种有力的、无处不在的支持,有一些永远难忘的、温馨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对学习无兴趣,成绩稳定在班级的后三分之一。我们教师经常这样感叹:这些学生真让人头痛。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们能考八十分,甚至及格也行啊!教师对“差生”往往是爱不能,恨无法,摇头叹息日,“无可救药,朽不可成材”。  相似文献   

20.
陈一红 《文教资料》2013,(18):86-88
长期以来,学生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唯分数论,忽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文章提出目前以分数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不合理性及产生原因,概括总结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观念及理解掌握正确的学生评价原则,以客观评价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