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有关金融机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做法不一的现实,探讨了有关委托贷款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效力一直备受争议,虽然主流观点否认其效力,审判实践中也多认定该行为无效,但无论从法理角度考察,还是从法律规定本身来看,企业间借贷都具有合法性.鉴于其存在的广泛性、合理性以及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我国应修改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企业间借贷原则上应明确认定其有效,并对例外情形作列举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目前金融法规对“企业之间不得借贷”的规定已明显滞后,同时也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不相适应。文章提出应实事求是地根据企业间借贷的特点,恰当地认定企业间的借贷合同的效力,把企业间借贷与其他形式的资金融通,纳入银行信用轨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其法律渊源一直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渊源对高校的法律关系和责任可归纳总结为强制性规定和任意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校与国家助学贷款各方间的民事法律关系:高校和借款学生间形成民事代理法律关系,高校作为贷款申请代理人,借款学生作为被代理人;高校与商业银行间建立的是民事委托关系,高校为被委托人,商业银行为委托人。高校作为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代理和委托关系,显示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5.
我国司法实践对企业问借贷合同的效力普遍持否定态度,或者认为其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或者认为其损及公共利益.然而,虽然严格依据现行法解释,企业间借贷合同确实违法,但是就理论而言企业问借贷行为并不属于金融业务行为,也不会损及公共利益.相反,它有利于小微企业实现融资与投资,也可以维护法律权威,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应当予以放开.在未修法前,应当从功能论的角度对相关法律再解释,寻求一种全新的法律解释路径,在解释论框架下肯定此类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民间有偿借贷,是当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民间有偿借贷的规定存在缺陷,民间有偿借贷乱象丛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必须完善我国民间有偿借贷的法律法规,禁止民间借贷主体在同一期间内有偿借款又有偿贷款,民间有偿借贷应是诺成法律行为,必须是要式法律行为,其约定的利息必须合法。  相似文献   

7.
资金筹集过程的核算是《会计基础》教材中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填制有关凭证等,这部分内容是对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第一个基础性环节,起着承上启下、衔接整本教材的作用。资金筹集过程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则是为了阐述其他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内容所做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杨洪 《华章》2012,(33)
由于我国目前金融政策的限制,我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型企业、个体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由此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个体的融资往往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得以完成.同时,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混乱.目前,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我国的民间借贷呈现新一轮高发态势.且时逢金融危机,我国大量中小型企业首当其冲,出现大量因民间借贷而产生的民间纠纷,甚至是违法犯罪问题.本文试图解析我国民间借贷行为的罪与非罪问题,寄意达贯彻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借贷是实现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化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对P2P业务暴露出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对P2P网络借鉴业务的立法与监管。针对我国P2P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规范化发展的法制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校园网络借贷的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校园网络借贷以其申请程序简单、借贷时间迅速等特点在高校中愈演愈烈。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更是作为校园网络借贷中问题尤为突出的群体,在校园网络贷款中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和权益受到伤害等问题。面对校园网络贷款频繁发生的问题,学生群体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最终导致产生不可挽回的局面并给家庭、学生、学校带来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后果。因此通过对校园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的研究,分析相关的法律风险,从而为风险的规范和损害程度的降低提供相关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风险,其安全性直接影响银行资金的安全。控制贷款风险的关键环节是贷款调查,银行主要是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了解借贷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银行借贷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由此预测企业发展变化趋势,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借贷担保和资金池经营模式的法律性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我国的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采取"刚性对付"1的经营模式——即承诺保障本金的担保和资金池经营模式。这是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相关征信制度缺位、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客观条件下的经营模式的无奈抉择,也为广大的网络借贷参与者所理解和接纳,但是担保和资金池经营模式却得不到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其法律性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我国的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采取“刚性对付”的经营模式——即承诺保障本金的担保和资金池经营模式。这是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相关征信制度缺位、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客观条件下的经营模式的无奈抉择,也为广大的网络借贷参与者所理解和接纳,但是担保和资金池经营模式却得不到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其法律性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赊销业务的产生使应收账款迅速膨胀.应收帐款管理问题已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含义,针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增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加强贷款回收.为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委托贷款业务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新途径。在资金紧缺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尤其是实体产业上市公司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引起了各方关注。以"放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从事委托贷款业务时存在短期行为,未能充分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在追逐高额利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民间借贷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由于我国目前关于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的不足,民间借贷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因此,要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重点是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界定民间借贷与非法融资的区别,增加强行法律规范的规定,尤其是对于利率的规定。通过完善法律规范来创造适宜民间借贷发展的法制环境,以规范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17.
范柳 《华章》2014,(27)
民间借贷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融资方式,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借款形式发生了不断的改变,借款数目也在不断的扩大。现在有关民间贷款的法律已经无法满足民间贷款的需求。因此,对民间贷款中的民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是将助学贷款债权销售给私有资本持有者,使它们成为能在私有资本市场上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这为助学贷款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并使之具有流动性,分散了违约风险。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已存在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一些法律障碍和立法空白。改善法律环境,审慎发展助学贷款证券化“二级市场”,有利于推动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的非公共基金收入来源,使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快,规模也逐渐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当中也遇到过许多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融资难问题,就要提升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综合素质,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担保业务往来;其次,央行应做好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指导工作,基层商业银行应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后,政府组织部门应努力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同时允许和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助学贷款从政策起步,因出现法律问题而受阻。在政策与法律的对冲中,助学贷款制度呈现了多形式发展的样态,而实务中关于助学贷款中道德问题之诟病,信用制度之呼吁,还贷负担之报道,可谓不绝于耳。其实,我国的助学贷款背后既有从政策向法律转化的不彻底,又有教育部门和银行企业间的博弈。而唯独作为受教育者和就业者的公民权益在博弈中缺位,在理念上缺失。确立维护公民发展权益的助学贷款理念正是完成助学贷款制度从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并疏通助学贷款症结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