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安学的告一段落,相继而来的正始学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自正始迄于魏末,一方面,玄风畅扬,另一方面,崇尚儒学、宗经复古的思想也渐次抬头。与这两股化思潮相对应,反映在赋学批评上,嵇康《琴赋序》深受魏晋之际玄风的影响,反对前代辞赋在体制旨趣上的陈陈相因,主张以表现“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为目的,是嵇康赋论的主要特征。傅玄《七谟序》,标志着辞赋专体史与风格论的出现,对后来的挚虞、刘勰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公绥“分赋物理,敷演无方”与司马相如“赋家之心”说有相似之点,与陆机“赋体物而浏亮”有会通之处;张华“言浅托深,类微喻大”的观念,引导了正始咏物小赋的创作,二皆表现出了玄学思维对赋学批评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玄学的影响,阮籍的游仙诗风格清远恬淡,与受名理学影响的曹氏父子游仙诗激昂豪逸的风格不同。阮籍游仙诗中的仙境是他追寻到的玄学的理想精神家园,而不是道教中的大虚幻境。阮籍游仙诗中的仙人并非道教中长生不死的神仙,而是玄学中理想人格——“常与俗人别”的最高级隐士。受玄学思想的影响,阮籍游仙诗有玄理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演绎玄理、引用玄学词语、引用老庄之典、对得道之高峰体验的具体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兴盛于魏晋的玄学,由于其重自然,尚超脱,主张顺应人性的自然,因而成为打开作家灵魂的钥匙,使六朝骈文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成了骈文在六朝的兴盛  相似文献   

4.
何晏是正始玄学的实际领导,他早年倡导绝对贵无论,晚年则转向王弼的相对贵无论,这和他与曹魏皇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正始玄学是中国化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弄清正始玄学的发展线索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意义非常之大。对正始玄学的支柱之一何晏的历史地位和思想轨迹之客观地去评价,对正始玄学的面貌就不可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东晋时,佛教一改过去结好道教亲近儒家的面目,开始用一种独立的声音向思想界宣布它的存在。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佛教有关义理相仿佛的玄学思想普遍地被人接受,知识分子为了维护自汉末出现危机的话语权力,及时调整思路,重新开始新的选择,是佛教勃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魏晋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玄风的兴起,导致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异和一代诗人审美趋向和诗风的演变;审美以玄远、冲淡、达意为归趋、嵇康、阮籍诗风比较。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 ,论说文教学必须加强课文诵读、意蕴品味 ,整体直觉和情感体验等训练 ,让学生在会意、体情、明理、辩法的论说文阅读实践中形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弘正为梁末玄宗之冠,梁陈时期许多文士投其门下学习玄学.以周弘正为中心的玄学群体注疏"三玄"并组织了较大规模的玄学聚谈活动,其弟子及再传弟子代代相因,有力地推进了梁陈乃至隋唐玄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晋玄学发生于魏正始年间,玄言清谈亦始于正始年间。清谈与玄学相结合,所谓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即指这时期的玄言清谈。本文试从正始玄学发生之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了解以王弼、何晏等为代表的正始名士来探讨正始玄学的的玄谈品题及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竹林七贤追求个体身心的自由与完美,把庄子的人生哲学纳入玄学体系中,使竹林玄学成为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虽突出了个体存在,但又导致了士人人格的分裂,既追求人性的自然,又无法真正割舍名教,在矛盾中带有儒道调和色彩.  相似文献   

11.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素质得以提高。在立言不朽的创作动机激发下,创作论体文能够使文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因此选择了"论"这种最适宜表达思想的文体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2.
张岱年先生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或"国学大师"),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哲学的"大师",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在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开创了"综合创新"之路:他主张逻辑是西方形式逻辑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西方逻辑、中国古代名辩学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而他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综合型"的逻辑观的基础上,他提出通过对西方逻辑和逻辑分析法的引进,而能合理地运用西方的"逻辑解析法"(概念分析法和问题分析法)于中国哲学的概念化、范畴化和系统化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建立了中国哲学之固有的义理体系。但他的哲学方法论并没有把西方的"逻辑解析法"当成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而又能在中国哲学实现"逻辑化"、范畴化和理性化的同时,也在本质上保有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如名辩学)的本土特质。  相似文献   

13.
类=规律。归纳论证与演绎论证结合群有两种类型:独立结合型,演绎论证强度决定了结合群的论证强度,其论证强度为演绎;连锁结合型,归纳论证强度决定了结合群的论证强度,其论证强度为归纳。简单枚举归纳反驳,从推理形式上看,它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结合,但因其是连锁结合型,从论证强度看仍是归纳,故称它为归纳反驳,仍是名实相符。  相似文献   

14.
课堂话语互动与学习辩证地联接在一起。学习科学的新发展要求不应仅仅研究课堂话语互动环境与结果,更需要实时分析课堂话语互动过程。交互论证分析超越了传统的静态的图尔敏论证模式,能够动态地实时分析课堂话语互动。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争论这一典型的课堂话语互动形式,借助交互论证分析,对研究案例进行三步骤分析,不但揭示了学生话语互动中所运用的交互形式,阐明了话语互动质量,而且清晰地描绘了课堂话语互动如何促进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的意义构建如何影响小组论断形成,以及作为机构代表的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表明课堂争论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指出构建新型的教师角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溘死"和"流亡"在《离骚》中各见一例。"溘死"今者释义多为"忽然死亡";而"流亡"释为何义,古今学者莫衷一是。然观文章前后之意,联接"溘死"、"流亡"的"而"应作顺接连词。"溘死"与"流亡"应为逻辑顺序关系,不宜为并列之序;且屈赋另亦三次出现类似句式,"流亡"皆为同义。联系屈子人生理想及其诗句,"流亡"应释为"随流水消逝"。  相似文献   

16.
法律论证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理论关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界定都有将法律论证与作为一个系统的法律方法等同之倾向。这种界定倾向当然不合理,因为法律论证仅仅是诸多法律方法之一种。以系统论视角来对法律论证进行界定也许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倾向。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欲恰切地界定系统中的某种成分,就必须将它还原到系统中,从它与作为整体的系统本身以及系统的其他成分之互动关系的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荀子》一书涉及内容广泛,论辩严谨与荀子的学说主张相关。荀子认为,君子必辩,注重"虑"、"谋"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逻辑推理的角度,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的推理方式,窥豹其论辩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
Academic writing has been emphasized for years among English major students, and PhD students who need to pub-lish their work in English, but few of these people could produce essays academically. The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