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黄河电视台《黄河通讯》报道:2000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网)外宣专栏节目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共播出3115部专题片和纪录片,总长度652小时(注:各台(网)站平均播出数为100.48部,平均长度为21.03小时)。而绍兴电视台的《中国绍兴》栏目播片数为155部,长度22.43小时,均超过了各台(网)在美播出的平均数及长度。这样好的实绩在全国地市级电视台中仅此绍兴电视台一家。  相似文献   

2.
崔卫峰 《兰台世界》2016,(8):152-154
陈鼓应则在其近年来先后出版的两版《老子今注今释》([1]145[2]145)中均将此处之"伪"解释为"虚伪";而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1]145[2]145)中均将此处之"伪"解释为"虚伪";而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3]249)中认为王弼本《老子》十八章第二节"智慧出,有大伪"一节中的"伪"应为"人为"之意。笔者认为,把此处之"伪"理解为"人为"更能合乎逻辑地解释《道德经》第十八章。  相似文献   

3.
孙微  王新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37-140
宋代赵次公所著《杜诗先后解》是最早的杜诗注本,赵次公对诗意的注解,是建立在精审校勘基础上的。其秉持“无两字无来处”的注杜思想,在注解中广征博引,于杜诗字句出处之考稽用力尤勤,但同时也存在繁琐和重复等缺点。但赵次公《杜诗先后解》体现出强烈的反穿凿倾向,最早对“伪苏注”进行批驳,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在杜诗学史上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素书》相传为秦人黄公石著,《四库全书》收在子部"兵法"类中,并录有宋代宰相张商英所作注,其作为一部伪书,已无疑义。明代以后认定是张商英伪撰,此后成为定谳。笔者从文献传承以及文本本身内容的角度予以考察,认为:尽管张商英曾经为《素书》作注,但不能由此归属其伪撰者为张商英,而是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对三国历史的一些解读,认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对后世直至今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史料价值、注史方法及史传文学创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由于擅自篡改广告内容,药监部门已撤销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的"黄金搭档"牌组合维生素片的广告批准文号,即日起,包括苏食健广审(视)第2005080014号、苏食健广审(视)第2006040007号等在内共12个广告在全国禁止播出.  相似文献   

7.
对何晏、朱熹沿袭郑玄对孔子《论语》中“文献”之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提出质疑。根据古文中对“献”的诠释及孔子时代古文中“献”的字义,认为如下两种诠释更为符合孔子“文献”之意:(1)所献(出)之文;(2 )“典籍”(典章制度之书)。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人名索引产生于何时?朱士嘉先生在其《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序》的注⑤中认为:“《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39年)是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这一说法为以后许多论著所引述或认可,如  相似文献   

9.
秋瑾案珍闻     
李军 《浙江档案》2003,(12):26-27
鉴湖女侠巾帼英雄秋瑾是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一位伟大女性。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四日(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二日后就义于绍兴古轩亭下。秋瑾案的许多内情,在绍兴府档和军机处档都有详细记载,今择“绍兴府督同山阴会稽二县办理秋案经过印禀”录之,以飨读者。浙江绍兴府知府贵福督同山阴县知县李钟岳、署会稽县知县李瑞年谨禀大人阁下。敬禀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奉抚台、宪台密函内开,据金华嵩守电称:武义获匪聂李唐等,供出党羽(按金华府电羽作匪)甚众;内有赵洪富,缙云县(按金华府电无县字)人,在绍兴(按金华府来电兴字为城字)体…  相似文献   

10.
沐浴着古越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绍兴日报社也走过了二十个春秋。10月底,绍兴日报社举行了系列庆典活动,与广大读者一起庆贺报社成立二十周年。 1984年2月21日,《绍兴日报》试刊号出版发行,1994年, 《绍兴日报》由四开四版的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同年又创办《绍兴  相似文献   

11.
湖南在两宋时期,偏安南方,战祸稀少,洞庭鱼米之乡、农业手工业发达,雕版印刷盛行全省。据地方史志所载,木刻版书达数百余种,流传于今世的宋版书尚有南宋绍兴年间湖北提举茶盐司常德刻本《汉书注》一百卷,南宋乾道九年(一六五年)永州郡庠刻本《柳柳州外集》,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衡阳郡斋刻本《致堂读史管见》等。  相似文献   

12.
《群众文化》2001,(1):8-9,11
绍兴图书馆(又称绍兴市鲁迅图书馆)是绍兴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古越藏书楼”,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其管理方法和制度章程及图书分类编目的若干创新对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苏报案的结束时间并非章太炎和邹容最终定罪的1904年5月21日,而应以章太炎的出狱日期为判准。但章太炎的出狱日期并非百余年来海内外学界所认为的1906年6月29日,而是6月27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7日,对古城绍兴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下午,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沿着历史文化名城之路"在绍兴如期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浙江电台)、绍兴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绍兴广电总台)3家电台的8个频率,6小时全程联合直播了这一历史性盛举.  相似文献   

15.
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历代圣王无不以服田力稼,勤劳农桑为先务。故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率民耕绩,几为万世型。南宋初年,高宗虽出入兵间,却勤劳百为,栉风沐雨,关心民瘼。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它务,而先下务农之诏,以绍开中兴大业。时有楼(王寿)者,字寿玉,一字国器。浙江奉化人,绍兴三年(1133)任于潜县令。绍兴五年(1135)任邵州(今湖南邵阳)通判。绍兴二十五年(1155)为扬州知府兼淮东安抚使。后  相似文献   

16.
对学术界认为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中之“文献”与郑玄———朱熹注孔子之“文献”同义提出不同看法。首先认为马氏之“献”并非“贤”,进而根据马氏关于“文献”的论述分析,认为马端临之“文献”与郑玄———朱熹注孔子之“文献”意义并不相同,提出了马氏“文献”诠释的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又字弘道,自号平园老叟,又号省斋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2)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中博学宏词科,任建康府府学教授兼左修职郎;绍兴三十年任秘书省正字。此后,历任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29日,由绍兴市委宣传部主管、绍兴日报社承办、绍兴广电总台协办的综合性门户网站——绍兴网(www.shaoxing.com.cn)举行升级改版独立运行开通仪式。投入300多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04年第1期钱建状、王兆鹏《宋诗人庄绰、郭印、林季仲和曹勋生卒年考证》(下简称《考证》)对林季仲的生卒年进行了考证,推断林季仲生于元祐五年(1090),考证精确。但笔者认为该文对林季仲卒年的考证,仍有加以补正的必要,故不揣浅陋,疏论于下。关于林季仲的卒年,《考证》认为是绍兴十八年(1148)前后,是  相似文献   

20.
据悉,浙江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向世人宣称:周恩来出生于绍兴。近几年来,有关周恩来出生于绍兴的各种文章,也不时见诸国内的一些报刊,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周恩来到底出生于淮安还是绍兴?不知底细的人们产生了疑问。为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澄清事实,解惑释疑,我就掌握的档案资料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