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组织最优的课堂教学程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据此,我根据《陋室铭》的特点做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吕睿 《语文知识》2005,(8):36-36
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自己的书斋写了一篇《新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有唯物主义的快乐可寻。房间阴暗,更显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光临。卧室就是厨  相似文献   

3.
4.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中“陋室”的意思似乎不成问题,“陋室”就是“简陋、狭小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来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语文教科书备课手册》第三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4版,563页),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不少工具书也是这样解释的,然而查《古汉语常用字字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三册有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是一篇铭志的作品,文章虽然只有八十一字,但其中有精辟的议论,有引人入胜的描写,有室之陋与德之馨的鲜明对比,加之韵语如丝竹之声,对仗工整,立意新颖,布局严谨,的确是一篇传咏千古的铭体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以往备课的时候,总以为刘禹锡被贬后,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但他并不厌弃陋室,对陋室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7.
8.
9.
10.
李广树 《学语文》2004,(4):16-16
《陋室铭》的文眼有人说是“德馨”二字,我认为,开启理解这篇短文的钥匙应是文中的“陋”字。怎么解释这个“陋”字呢?人教版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把它释为“简陋”。若释为“简陋”,该是指陋室房屋及里面陈设的简单粗陋。我认为这样解释,不够准确。《词源》“陋”字条列了六个义项:①  相似文献   

11.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篇传世杰作,写于其被贬安徽和州任通判期间。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构思新巧,语言优美,后人推崇备至,纷纷拟写仿作。  相似文献   

14.
在一本语文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老师在上《陋室铭》时有学生问:既然刘禹锡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又为何不与平民往来呢?那位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设疑并通过补充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明确了两个问题:其一,刘禹锡是"不可能过得悠闲自在的";其二,刘禹锡的"群众基础还是很深厚的",最后得出结论:"作者并不是有意疏远老百姓,真正疏远的是黑暗的官场。"  相似文献   

15.
《陋室铭》是流传千百年的名篇,熟悉了并非就没有新识的冲动和欣喜,平静地读过一遍之后,心再次悸动起来,优美的文字、深远的意味、高尚的情怀,让现实的苍白无法遁形,所以渴望把这份崇高传递给我的学生……不想因为这是二篇文言文,就一定要学得之乎者也,略作文法的挖掘,带领学生感受刘禹锡的生活及情怀,体会一个寂寞文人的难言寂寞。进而懂得作者的那份情怀,相信那份感悟会享用终生。  相似文献   

16.
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人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散文佳作,文句精美,格调高雅,意境隽永,构思巧妙,韵味深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课下的一处注释却让笔者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17.
18.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 ,短短 79字 ,四字、五字、六字对偶 ,隔句押韵 ,一韵到底 ,语句铿锵谐美 ,朗读时朗朗上口 ,故传诵不绝。但是 ,多少年来 ,对《陋室铭》的误解 ,减弱了该文对封建官场本质与封建社会读书人志向认识的思想性。因此 ,有必要正确解读《陋室铭》。对《陋室铭》的误解 ,一在“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的关系 ;一在对“阅金经”的理解。“素琴”一般的解释是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一般的解释是代指琴瑟、箫管等乐器。那么为什么可以“调 (弹 )”素琴而无“琴瑟、箫管等(丝竹 )”的乱耳 ?难道是指独奏就好听 ,合…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执教《陋室铭》时,发现教材中的某些解释不很清楚。教学需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文章的一些新的见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流传千古的韵文  相似文献   

20.
《陋室铭》《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教学内容。对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通常都侧重于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宣扬君子文化,这恰恰是中国经典文学的魅力。如果仅仅从写作手法角度去解读经典,无疑失去了对经典深度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