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时,并没有真正发挥这一教材的“例子”作用。教学时教师总是对其中的每首诗词从作家背景讲起,读诗、理解分析到背诵默写各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高三后期复习才发现。所学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没有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志刚 《学语文》2006,(6):48-48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诗歌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生应“初步具有鉴赏评价古诗词的能力”。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如何保护并开发孩子的这种天性?2007年起,本人与学校的一些老师进行了“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旨在让孩子从小喜欢读诗、写诗,让童心在诗花中绽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诗的国度。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学诗,无以言”。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说过:“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古诗文的积累,非常有利于审美趣味的培养,能增强中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诗人智慧的结晶 ,也是文学的精华。诗的语言字字珠玑 ,情感引人共鸣 ,思想精警蕴藉。“青少年从来都是诗歌热情的读者”。如果把诗歌作为构建语文教学大厦的“钢筋”来诗化语文 ,就将架起“要我学”与“我要学”之间的桥梁。正基于此 ,我们说 ,诗歌是语文的天使。一、诗化语文 ,前提是充分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读诗兴趣可以后天激发、培养。 (一 )阐释读诗的重要作用。读诗能“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朱光潜 ) ,更能提高多项能力 ,增添人格魅力。 (二 )授以鉴赏诗词的重要方法———驱遣想像。“在想像中睁开眼睛来” ,“从文字看出一幅…  相似文献   

6.
诗歌何以要“鉴赏”而非“阅读”?这是因为我们的古典诗词乃人间大美.是高超神远的艺术。若说“阅读”诗.这简直是对美的亵读!所以我说鉴赏才是我们读诗的根本所在.也是终极性的目的。那么.在古代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环节呢?且待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仅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品味古典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典诗词营养,探索古典诗词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视它的美学价值,进行审美教学,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相似文献   

8.
叶雅敏 《考试周刊》2014,(14):53-54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普遍不高,古诗教学现状不甚理想,这主要是由环境、教材、教师和教法等因素造成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提高教师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爱诗、读诗、积累诗、运用诗,让古诗词教学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 2 5课选入的五首古诗词 ,有意象深邃的写景诗 ,有慷慨悲歌的壮别诗 ,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中秋绝唱 ,有道不尽相思之苦的上乘佳作。这些诗词语言晓畅 ,色彩鲜明 ,读起来琅琅上口 ,是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诵读的好选文。教学时宜点拨学生自己去读诗 ,读着读着字里行间的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达到某种程度的“会意”,进入“灯下读诗兼品味 ,识来妙法与甘辛”的感悟境界。一、听放《诗词五首》的配乐诵读录音 ,用优美的语言扣击学生的心扉 ,把学生引入诗词的佳境。一听录音。让学生对照课文划出生字或读不准的…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纵观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是老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的归纳主旨,生硬的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方式就简化为一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主题思想……古诗词教学尴尬地成为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难以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12.
杜雪晶 《小学语文》2023,(12):20-23
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朱自清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诵读教学有独特的见解。朱自清的诵读教学观源于时代的需求和现实的需要,具有贯通性、整体性,同时保留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朱自清不仅提出了丰富的诵读教学理论,还探索了诵读教学的实践方式。他倡导以“诵读”为主、吟和说为辅的诵读形式,提出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抑扬顿挫,字字清朗,读诗要“有弹性”和“滞实”。这些观点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诗歌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搞好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文学趣味,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可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读诗。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的从读诗入手。"  相似文献   

14.
周婷  姚霞晖 《学语文》2024,(1):63-65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凝练出“以读为本”的五种意境领悟途径,包括让读诗有序有法的“以读悟境”,以勾连生活和知人论世的“创设情境”,搭建支架且化诗为画的“想象造境”,提取核心和追溯还原的“意象入境”,同题拓展及同境延伸的“拓展延境”,希望能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注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曾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也提倡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把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同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立足教材,依托生活,设置生活化情境,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著名历史教育学者赵亚夫教授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说:“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转化为文字、文物载于史册的那一刻起.就凝固了。……历史课堂便是要把这些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的学习,应该注重“读”,而古典诗歌的教学更要讲究“读”。讲究读诗的艺术,才可能更有效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技巧,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悟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那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读诗呢?这就要靠我们老师的智慧了。  相似文献   

18.
完全的阅读     
回归阅读是语文创新教学的前提,说“回归”,是因为阅读本来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点,自古至今,有创新、有成就的伟人都是离不开“读”的。是的.学生也尽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达到顿悟。顿悟似乎意味着阅读的结束,我认为没有。这里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完全弄明白。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自己说看懂了,可经不起提问。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感到“心中已有”时,就不再进一步追问自己究竟“笔下”有否、“口中”有否,这实际上是理解过程中的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9.
刘春梅 《考试周刊》2009,(48):64-64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也难以立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讲坛。语文教师讲创新.就是要探索使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尴尬现实。范红和王家伦两位老师撰文认为,当前“语文越来越难教”,“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学脱离本位,烦琐浮华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教学‘套路’的华而不实”,主张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科本位”。[范红,王家伦.语文教学:请回归学科本位[J].中国教师,2012j(5).]我个人认为,这两位老师还没有直抵问题的核心,“语文越来越难教”,不是“语文教学脱离本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立场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