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5月31日,马亚西亚邮政公司为“马来西亚-中国建交30周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全套邮票4枚加一枚小型张。4枚邮票30分面值的双连票图案分别为马来亚早期帆船和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1元面值的两枚分别为马中友好及两国国旗等(图1、纪念封)。小型张面值2元,图案为马六甲清真寺、灯塔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图2)。5月31日发行时笔者正在马来  相似文献   

2.
张岩 《集邮博览》2013,(2):47-47
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发现一枚信封,用邮资机符盖销邮资图(如图)。这是一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来邮寄个人公积金信息的信封,信封上的"天安门"邮资图为标准120分邮资,用来盖销的不是常规邮戳,而是邮资为"0"元的邮资机符。信手把玩,感觉非常有意思。想必是如下原因:1.一般的邮资盖销用的是邮戳,而公积金信息邮寄数量庞大,人工加盖工作量太大,所以采用机器盖销,效率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1日,由全国邮戳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群众性集邮团体--中国邮戳研究会成立,同时印制"马踏飞燕"邮资明信片加印片一枚。该片由江苏省邮政广告有限公司发行,编号为2004(1003)- 0051,印量为2500枚。中国邮戳研究会以专门研究中国邮戳为宗旨,注重邮戳史的整理, 让更多的邮戳爱好者关心中国邮戳, 尤其注重对早期的老戳、火车邮戳、风景邮戳及内部邮戳等进行探寻,并  相似文献   

4.
公长 《中国集邮》2001,(8):19-19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3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纪9”纪念邮票一套3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建党纪念邮票。与此同时,一些邮局还刻制了纪念邮戳。本人收集的这枚纪念邮戳(戳径40毫米)(见右图)盖在当时的明信片上。解放初期,为满足通信需要,邮政部门利用原“中华邮票”邮资明信片,改名《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并在邮资图上加盖“原印邮资作废”字样,贴上邮票使用。看了50年前的邮品,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笔者先后收到朋友从悉尼的中国城邮局寄来的马年生肖邮票首日实寄封和国际无面值邮资图实寄封。仔细欣赏,发现这两枚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实寄封非常独特,特请邮友们一起欣赏。为了庆祝中国甲午马年的到来,2014年1月7日澳大利亚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中国马年生肖邮票,由香港出生的墨尔本设计师潘德妮设计。这套邮票共2枚,一枚面值1.8澳元,上面印有一个黑色的中文"马"字,马字下部一个红色的马蹄铁中藏着一个小"马"字;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收到邮友寄来一枚牡丹图普通邮资明信片,该实寄邮资片空白处盖有收寄局邮政日戳,本很普通,但邮资图上加盖的一枚纪念邮戳却为之平添了许多“姿色”。这枚纪念邮戳为无边框正方形,规格32mm×32mm,戳上文字”淄博市集邮者之家第九届活动日纪念——2002、12、22.山东淄博”呈上  相似文献   

7.
纪念邮戳是集邮者十分喜爱的邮品之一。近日笔者先后收到山东一位邮友寄来两个加盖纪念邮戳的邮资明信片,两枚纪念邮戳让人赏心悦目,特作一介绍。一个是淄博市为举办集邮者之家第五届活动日而制作的纪念邮戳(图①),该戳为无边框  相似文献   

8.
第二轮生肖邮票已出至一半,由于邮资调整,邮电部门将“画”与“字”两枚票的面值对调,“画”图成了挂号邮资,“字”图成了平信邮资,与前5年正好相反,让人看着别扭。其实何必非要墨守“一平一挂”的成规,两枚都印成平信邮资有何不可? 自1994年以来,为庆祝两国建交,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已形成系列,效果不错,但名称却过于含混。比如今年的《花卉》和《珍禽》,多年以后的新集邮者在目录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28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年郑和访问过的马来西亚于7月21日发行一套“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共4枚加1个小型张:面值30分的2枚,一枚为“郑和的宝船”;另一枚为中国明朝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印玺;面值50分的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商谈贸易的场景;面值1元的是“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面值2元,邮资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2种钱币。小型张边纸图案与50分邮票的图案相同。  相似文献   

10.
王继红 《集邮博览》2018,(12):57-57
最近,我收集到一组4枚有趣的邮资机戳,其中有3枚是变异的,它们均为机号"鄂EA10"的湖北黄冈5号备机在同一时间打出,但变异各有不同。图1这枚邮资机戳是正常的戳记。图2这枚邮资机戳左侧的印刷品戳和中间日戳都正常,但右侧的邮资戳出现了变异:一是上、中格宽度由原来的28毫米变成了36毫米;二是上格"中国邮政"中的"邮政"两字变形,其中"邮"字右边偏旁成双影,"政"字出现了横向的双影。  相似文献   

11.
徐州邮政局代办所使用的邮戳种类可谓丰富,就笔者所见,为江苏各市之冠。民国时期,徐州邮政代办所使用的戳式有如下几种:一、实线手填日期邮戳。如图1所示,上格为"江苏"二字,中格为"年月日"字样,下格为"徐州代十六"字样。使用该邮戳时,另用条形日期戳盖于该代办所邮戳旁边。如图2所示的中式封上,贴国币4枚共12000元的邮资,"徐州代十六",经台北37.5.29寄台南37.5.30到,封上有"卅七年五月廿七日发"条戳。也有见漏盖条形日期戳的信封存世。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12,(6):47
山东章丘:"壬辰年春节"邮戳,平原:"壬辰年春节"邮戳,宁津:"壬辰年春节"邮戳,沂源:"壬辰年春节"邮戳、"壬辰年春节"邮资机戳、"瑞龙献福"邮资机戳,荣成:"壬辰年春节"邮戳,青岛:"农历正月初一春节"邮资机戳,泰安:"壬辰年春节"邮戳,金乡:"壬辰年春节"邮戳,曲阜:"壬辰年春节"邮戳,邹城:"壬辰  相似文献   

13.
本期封面的实寄封是烟台商埠邮局的卡纸邮简(邮资图面值1分),加贴烟台10分邮票1枚、日本“旧小判”15钱紫色(斯科特80号)1枚,写明经上海和日本寄往英国康沃尔郡的彭林。封上所见邮戳有:1894  相似文献   

14.
第六期《千年瓷都景德镇》文章开头说道"中国邮票上有3件元青花"。其实,只有两枚邮票和一枚邮资图案,邮资图案不能与邮票混为一谈。文章附图,图1如不是明信片即是照片,而图2、3、4是用极限片来展示的。但图3似是一套明信片的封套,而右上贴出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马来西亚不但汇聚马来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各种宗教信仰的庆典也能够公开举办。今年8月15日马来西亚邮政发行《马来西亚的节日》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含2枚票)。以儿童画的形式,表现节日的热闹场景(图1-4)。  相似文献   

16.
2014年9月15日,朋友送我一枚实寄的木质明信片(图1)作纪念,材质是现代三合板(红松)的,规格为150mm×100mm×3mm,实寄时间是2014年9月2日,没有落地戳。正面有凹凸版工艺的邮政标志和"邮走伊春"字样,贴有"清·兽面纹提梁卣"邮票,除销票邮政日戳外,还加盖了两枚黑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纪念邮戳,一枚为圆形,另一枚为异形。背面(图2)同样是凹凸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14日,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信箱,发现报纸中间夹着一大一小两个信封,仔细一看,原来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航空邮件—其中一封右上角整齐地粘贴着两枚印有德文"圣诞"字样的邮票,面额为55欧分。两枚邮票加盖来自德国"天空之城"(地名)的圣诞纪念邮戳。邮戳画面中一位小天使吹奏着乐曲,四周点点星光簇拥着一封写有"基督圣婴邮局"的信封;一旁古老的鹅毛笔仿佛墨迹未干,使写在信封背面的一行漂亮的花体字母看起来格外迷人,古风十足(图1)。我十分惊喜:这不是德国圣诞邮局的来信吗?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收集到两枚北京顺义新顺邮局使用的大宗收寄机邮资标签。图一是2003年6月27日新顺外埠平刷邮资标签;图二是2003年10月24日新顺外埠平刷邮资标签。两枚标签均存在较大的变异:打印的  相似文献   

19.
真乎 假乎?     
正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枚实寄封(图1、2)时,立马蹦出一个十分俗气的词:扯淡!虽然我认同邮商"邮票是真邮票,邮戳也是真邮戳"的说辞,但是将民国邮票与解放区邮票混贴在同一枚信封上作邮资,这怎么可能呢?本来就对此封真伪犯嘀咕的邮商见我如此质疑,就更加没有底气。我也知假买假,权作趣味品将此封买下。尽管我以邮票发行政权的性质判定此封为假,但实事求是地说,仅凭这  相似文献   

20.
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2001年国家邮政局下发相关文件通知,决定推出小规格普通邮资明信片,其重点市场目标为旅游、商业、服务等行业,适合开发制作旅游门票、质量跟踪卡等。2002年1月10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了第一枚尺寸为125mm×78mm的小规格邮资明信片,邮资图案为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国家级文物。由于"马踏飞燕"图案是中国旅游部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