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相似文献   

2.
王新宏 《高教探索》2014,(2):163-16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提出了人类自身解放旨趣的理想目标,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的路径,并客观辩证地提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实现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观照。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揭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实质:大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历史实践中要实现解放的主旨和现实适应相统一,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肯定个体解放理想追求、兼顾社会公众道德认同的考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个人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社会经济形态更迭的历史。也是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个人生成发展的历史。因此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一致。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依次呈现出“依赖的个人”、“偶然的个人”和“解放的个人”三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4.
美好生活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热词,反映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所需所急所盼;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人民立场和初心。美好生活作为古今中外人类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理解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尤为重要。通过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中“劳动-闲暇”这组核心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意涵。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劳动-闲暇”的解放在于实现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美好生活的根本目标;“劳动-闲暇”的贯通意味着二者共同作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活动,体现着美好生活的合理内核;“劳动-闲暇”的共享表明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同享闲暇,这种“美美与共”状态的实现是美好生活的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提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根植于百年大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来自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时代呼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的,包含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和美好生态生活在内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美好生活。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应当立足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逐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6,(8):28-33
后女权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把女性解放从属于无产阶级解放、把女性利益从属于阶级利益所表现的男性霸权,强调差异性女性主体和女性话语以解构父权制,并通过妇女学与社会性别学的跨学科建构以解构男权文化知识体系,为女性解放与自由打开新的可能性。后女权主义在批判马克思主义时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命题,为我们创造性地思考当代中国的女性解放与自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引入了有益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教育对于人的独立个性的追求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培育人的独立个性是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人类获得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历史阶段,即原始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群体人”阶段,封建农业经济和“人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阶级人”阶段,现代工业、市场经济和“物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独立的个体人”阶段,未来高度发达社会条件下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阶段。根据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发展规律,当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培养独立的社会活动主体或培养人的独立个性。早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的依据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规定、相互扬弃、相互生成的历史辩证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则可认为是对社会历史实践的生动反映。基于此视角,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叙事,表现为一种政治哲学建构,它是21世纪以来的社会历史实践创新发展的历史结果。它可以通过阶级理论叙事与人类立场话语关系、革命理论叙事与建构性话语关系,以及解放理论叙事和救亡政治话语三个方面得到理解和领会。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时代美好社会建设的视域,厘清“内卷化”概念的原初意义和扩大化内涵。“内卷化”现象生成是因为部分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建构感到焦虑、对人的发展目标发生了“偏离”和现阶段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等。为此,应正确引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看待美好生活,以美好生活的人本取向追求自我发展,同时,建构良好的制度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古代哲学从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转向以人为研究对象,标志着“人的自我觉醒”;近代人文主义运动“民主的呐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科学认识及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中国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拉克劳、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与人类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的终极关怀。对于通达人类解放历史状态的途径,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拉克劳、墨菲提出了“激进多元民主”的革命战略思想。主张以激进的多元民主代替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力图在现今时代“修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激进的多元民主是...  相似文献   

12.
12 0年前世界伟人马克思去世了。然而 ,他的精神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留在了人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它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实践。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人民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依然在场 ,他将继续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中焕发出自己的辉煌。这组笔谈 ,旨在通过缅怀马克思 ,继续深入理解和发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以表达我们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懈探索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12 0年前世界伟人马克思去世了。然而 ,他的精神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留在了人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它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实践。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人民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依然在场 ,他将继续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中焕发出自己的辉煌。这组笔谈 ,旨在通过缅怀马克思 ,继续深入理解和发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以表达我们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懈探索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刘菲 《文教资料》2011,(22):109-1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的历史。诗人们尽情地歌颂过它,并赋予它以最神圣的意义。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就留下了不朽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当作人类的自由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每个人可以得到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自由已成为鼓舞人类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也成为推动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古往今来,一切有志之士,为争取人类的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历来是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斗争和分歧的焦点。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必须融入具体社会历史发展中进行考察。人类社会是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的。恩格斯认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有从这时候起,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探讨自由个性的解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2 0年前世界伟人马克思去世了。然而 ,他的精神则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留在了人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它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实践。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人民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依然在场 ,他将继续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中焕发出自己的辉煌。这组笔谈 ,旨在通过缅怀马克思 ,继续深入理解和发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以表达我们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懈探索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母题”。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人的解放面临新的时代境遇。近年来,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以悲观论调宣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使绝大多数人沦为毫无价值的“无用阶级”,继而造成新的阶级分化。这一断想一度给人的解放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事实上,“无用阶级”断想夸大了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一矛盾根源,因而并非一种科学预测。梳理从“机器资本化”到“智能资本化”的演化图景,特别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考察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合理运用,可以明确,人工智能不仅不会取代人,而且会进一步成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要求,而其基础理论则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来完成:首先,“以人为本”不仅是“为了人”,而且是“通过人”。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预测与劳动者能力普遍水平联系在一起。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了理想社会不仅具有“历时性”,而且具有“共时性”。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既作为优越发展方式又作为优越社会形态。最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体现为唯物辩证法与时代条件的结合。这要求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从一般劳动深化至劳动力,从侧重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抗关系深化至二者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启蒙何以在历史的进程中没有带给人类全面的自由与解放,反而使人类陷入野蛮状态,本文对启蒙进行反思,探询科技理性与人本精神矛盾冲突的原因,对启蒙精神的膨胀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批判,结合《启蒙辩证法》的观点,以期通过理论批判来警醒人类,拯救人类,使人类摆脱当下受奴役的“异化”状态,进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