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拓展与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眼于新发展和新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阶段做出的精准定位。历史滚滚向前,时代永不停歇。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还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奋斗步入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全局性转变,也是历时性跨越。科学理解、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这一论断的理论意涵和实践指向是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历史思维对位新坐标,以辩证思维剖析新局势,以战略思维理解新格局,以创新思维完善新体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促使人们继续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新发展格局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创新,也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从辩证法角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契合了马克思哲学关于内因与外因、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辩证逻辑。从方法论要求看,新发展格局的唯物史观逻辑和辩证法逻辑,要求在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时,要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开放发展是必然选择,发挥比较优势是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紧紧把握历史责任和战略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总有那么一些特定的关键阶段影响着历史的格局和走向.未来八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时期.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战略机遇的新内涵和新条件:未来八年,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教育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全社会对创新驱动的巨大需求,为高等教育的腾飞开辟了无穷的空间,创造了干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5.
郑兴 《华章》2012,(28)
在高校化学原子结构理论的教学中,按照其形成与发展的辩证过程讲述,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91):1-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贯穿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对医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科研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和医学教育有机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杨发茂 《成才之路》2024,(11):105-108
创造性思维是以现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根据一定的现象与过程,产生新的概念,形成新的规律,实现理论创新的高阶思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准思维起点、强化思维创新、活跃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等策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做好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教学、任务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我们必须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特别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制度基础,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战略支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充分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安排,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次变革以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来自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区域服务适应性、供给—需求侧匹配、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挑战,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机制、体系、环境、布局和格局的转型升级,实现“增强国内大循环能力、提升国际循环地位”的变革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新范式。它提出的背景是世界大科学的整体趋势和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的存在。系统科学理论尤其是系统论和协同学是"协同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指出重理论及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与教育体制是阻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对创新思维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开展思维教学、重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考评体系、创新思维有效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思维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实施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紧迫感与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和创造想象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以德治国”理论具有鲜明的思维特色,主要表现为:针对现实是其思维的切入点,德法兼治是其思维辩证性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是其思维的新视。深入学习和理解“以德治国”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河南理工大学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教学改革试验、实验室科学与工程教育、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绿色创新创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构生态文明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种发展与创新。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具体实践与应用。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构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聚焦点与有效途径。以绿色创新创业及其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广西财经学院为研究样本,剖析当前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构策略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路阳 《湖北教育》2014,(2):38-39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战略,是时代的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关键是创新领导思维,转变领导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领导工作的灵魂,它为领导者提供新的思维视角,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新的决策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着领导思维创新,要求领导思维必须具有全局性、辩证性、前瞻性和创造性。领导思维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一维走向多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必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资本逻辑》指出了阻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推进的两重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而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理解惯性、西学东渐的历史经验惯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式惯性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思维惯性同样是阻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推进的重要原因。只有突破这三种历史文化思维惯性,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才能更好推进,从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法学的新背景,要求从系统主义维度进一步创新发展法学理论;另一方面,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在方法论、制度体系、理论体系三个维度的递进式创新,有助于促进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在方法论创新方面,发展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应融入系统论方法以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进行以中国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新综合研究,指导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促进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发展权利、义务与责任,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型制度体系;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发生论、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方面进一步创新,在发展研究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世界法学理论之进步与世界共同发展之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实施的交汇期和关键期,面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事关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好地推进两者的有效衔接,同时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乡村振兴现实梗阻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化策略提供参考,为乡村振兴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地学系统思维模式是以系统思维的背景对待、研究地球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模式,是当代科学家以系统思维的方法认识、理解和把握地球客体本质和规律,并形成系统地球科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与其它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与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广泛结合,也是当代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客体的重要的思维背景。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现代地学系统思维在当代地学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网孔法为例,采用了融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