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仁,是人作为人存在的理性法则,不仅是个人美德之要,也是政治德性之魂,彰显着治国育人之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大学生思政与法治教育,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与传承,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效对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力和个体道德自觉心,理性践行“我的中国梦”信念.  相似文献   

2.
陈晓青 《教师》2023,(1):15-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存在耦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凸显高职特色、提升思政实效、传承优秀文化、营造文化环境。针对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支撑、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多维度厚植文化氛围,充分打造媒体化环境等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先进中国人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基因,其教化功能与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契合。传统精华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是由其自身具有优秀文化基因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有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的"君子文化"实现中国梦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每位教师有责任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教学,赋予思政课新的时代价值追求取向。要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要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学校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等方面入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在精神理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紧密联系。文化资源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也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全面推进思政大课堂背景下,依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诗词文化,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体会诗词文化意境,能够提升思政课堂的思想性、政治性和亲和力,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丰富的文化思想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思政课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厚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相融合,既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是创新思政教育、提升思政课效果的手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辩证关联性。高校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追求、当前物质条件的跃升转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普遍传播,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代际困境。实现对这一代际困境的消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师资保障和重要前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渠道,积极开展高校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二者高效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既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有利于时代新人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时,应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价值向度,应体现品质特色与人才特色的内容向度,应践行文化活化与文化再生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独特仪式文化,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传统节日认识模糊、认同淡化、行为弱化的现象。如何借助传统节日的鲜活载体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整合大学生、高校、社会和政府的四个层面的力量,实现思政教育与节日传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贡觉 《西藏教育》2012,(11):11-12
民俗的教育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的作用。藏族传统的礼仪、道德、历史、技艺等在人与人的交流活动中得以传承、发扬、光大,是藏族民俗教育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如今,大学生道德建设备受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相契合,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外建筑史”课程内容涉及历朝历代中国传统建筑及人文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教学中应采取目标制定、内容耦合、方法引导、中外对比等策略,积极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思政教育的使命。人的道德修养是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既要发挥文化对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作用,又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同时,应重视道德的实践生成机制,在知行合一中促进人的道德养成。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面临文化自信与文化碰撞并存的境遇,以及引导中职学生从“坐而论道”走向“起而行之”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应树立文化向度、发展向度、实践向度,建构“三维一体”的育人模式,从而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工作,缺乏文化的教育工作如同海底捞月,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内涵。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教育应当自传统文化不断向外延伸,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对此,本文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然后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利用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实践及传统节日等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内在思想的契合性,与高校思政课具有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加上我国当前的政策环境呈现积极的支持导向,为二者融入创造了主客观条件。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实效。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文化理念、价值原则等,能够有效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发挥思想熏陶和价值渗透作用,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成效。由王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立足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教育资源,分别从学科建设、理论教学、品德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书共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学科思政”目标为引领,分别从“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字、“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化、“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资源的关系分析了“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突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承载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日语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思政教育成为校园教学的重要方面,其中,古诗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承担着传承文化、培育学生道德情操的使命。古诗词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更是在课程中守正创新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民族中学为背景,探讨《新闻联播》等新媒体在古诗词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守正与创新并举,推进古诗词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红色音乐文化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提升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政教师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应当明确红色音乐文化的教学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