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物馆社会化参与,除了博物馆积极地构建与社区、与民众的对话之外,以藏品为基础的公众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苏州博物馆的"文徵明特展"中可以看到,当藏品变为展品后,博物馆、志愿者、观众、媒体、微博粉丝等众多个人和机构都进行了热情参与,这正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一个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2.
藏品顾名思义是收藏在博物馆库房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而展品是展示在展厅的物品。当一件文物仅存放于库房时它仅仅是藏品,一旦这一藏品运用于陈列它就变成了展品。按照博物馆学的一般概念,"博物馆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那么,当一件藏品要变成展品时它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要符合陈列所要表达的主题,二是若干藏品要按科学规律形成系列。本文拟以河南博物院《中原古代文明之光》陈列发展轨迹,探讨当藏品过渡为展品时它的逻辑规律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博物馆的目标观众,博物馆如何开展对儿童、对青少年的教育,如何利用自身的特色和资源——藏品、展品以及作为教育方法的展览来吸引这些观众,成为时下必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代欧美博物馆在开展未成年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经验,走在世界前列。在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们有必要剖析"他山之石",以敦促我国博物馆更有效地利用其藏品和展品,使其真正走近目标观众,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中心展示的探讨多集中在观众的满意度及其学习成效上,但对展示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科技阐释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式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的社会符码理论出发,对科学中心内展品以及贯穿其中的科技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形成科学展品的深奥、隐喻、公共及神秘(反思)的符码框架和包括技术、历史、社会文化及哲学四大层面的科技叙事结构,以期从展示本身的角度给科学中心提供可行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藏品体系是博物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博物馆有责任保存和利用好它的所有藏品,而不仅仅是展品。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幕后为藏品的有序保存提供良好充足的空间。根据实际经验,至少应该具备足够的陈列展品和保管藏品的空间。藏品保护是实体博物馆定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藏品对于博物馆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博物馆要想长期维持下去,就必须对藏品给予细致关注。多数器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藏品库房里度过的。平均70%-80%的实物都被储藏着。因此当规划扩建、维修或者建新馆时,其收藏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展品与博物馆教育的关系,提出展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展品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加以体现、基于展品的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等其它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等观点,并围绕以上观点结合英国、爱尔兰、台湾等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论证,探讨了博物馆日常教育活动与展品相结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多方面较为详细地探讨现代化博物馆中藏品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8.
自“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开展以来,我国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有很大改观并呈现发展提高的态势,但依然普遍存在问题,并对科技博物馆及其展品教育功能的实现有严重影响。本文认为:关键定位模糊、制度机制缺失、优秀人才短缺、学术建设滞后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功能定位、特征定位和展教人员的职业定位是影响最大、最为关键的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实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的研究,本文对其应有的定位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并对近年来涌现的一批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近年来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进展,一是对科学学习目标与过程的重新认识;二是STEM教育的异军突起。在进一步分析2013年美国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刚刚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科学教育变革应对的具体表现之后,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开展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场所;二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大概念和儿童学习的进程,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需求的有结构的探索活动;三是结合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需要大力发展跨学科综合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博物馆在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城市科技文化底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类科普场馆数量逐年上升,观众参观量与日俱增,教育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新形势下国内科技博物馆也面临科学教育创新的转折点与急迫点。本文在分析国外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它们在新阶段教育研究、藏品管理、社区公众等方面的优势及创新特色,为国内场馆结合馆情突破现有瓶颈,对标世界一流提高自身科学教育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技藏品在科技博物馆中的地位随着时代变迁与教育理念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科技藏品除了具备与互动性科学展品共有的科学性之外,还具备基于历史的真实性、信息传播的多维性和收藏价值的凸显性。并据此提出了五种科技藏品的科学传播策略:情境再现法、布局突出法、对比分析法、协同展示法、故事讲述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博物馆普遍存在展览水平不高、传播形式单调、拘泥于知识、有形式没内涵等问题。本文依据科技史、科技哲学、博物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及传播学等理论,探讨一种基于科技藏品、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加强体验和认知的情境式传播方法。科技发展的历史不能重演,但透过情境对科技藏品的展示及其内涵的传播,可以让人们追根溯源,了解科技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带来的变化,以及关键人物对科技的贡献等,让人们感受到科技文化的力量,从中受到启发,对未来科技充满向往。  相似文献   

13.
操作体验型展品是科技馆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也是最容易损坏的展品。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多是强调展品设计制作中相关构件的强度及结构合理性。作者根据展品设计与维修的实践体会,通过分析展品运行常见问题,提出应予关注的另外四个重要因素:展品的辅助性设计、展品“互动性”设计的取舍、展品电气控制部分设计制作、展品原型实验,提出相应对策,且通过案例实践证明了对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播学中的公众认知特征,公众参观科技馆展品时的认知可以分为注意过程、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考过程以及情感塑造过程。对应公众认知过程的心理特征,科技馆通常通过强化感官刺激、强化公众自主探究和深化科技人文内涵等方式设计展品。广西科技馆在展品创新中尝试了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增加刺激强度聚焦公众注意力,二是获取直接经验调动公众记忆和思维,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引发公众情绪共鸣,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科技博物馆的展览是否有结构上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本文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结构理论并结合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实践,对展览结构和教育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展览结构是关系到展览设计水平、质量和展示教育效果的重大问题,并影响到基于展览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因此,展览的基本概念结构是依据展览主题建立起来的,是设计展览的出发点,直接影响展览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科技博物馆的展览应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如何构建展览的基本概念结构以及展览结构与展品、与基于展览的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统计多媒体展品在中国科技馆不同主题展区的应用数量,再以美国探索馆展品作为参考,分析探索馆展品与多媒体展品的本质特点与适用范围,探讨多媒体展品的应用场景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科技馆的展品多为一次性投入,但创新研发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在实际开放运行过程中必然与设计初衷和观众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改进、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组织展品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构建包括知识传达、互动形式、教育应用、体验效果和质量状况的五项指标评估框架,收集科技馆展品的优缺点信息,组织内部与外部进行合作评估,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混合评估方法,形成改造、升级或更新的支撑方案,明确展品升级优化的目的性,从而实现科技馆展品常展常新和创新研发。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使命是博物馆对其存在理由的解释,是博物馆实践操作层面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对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实现科学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博物馆存在“使命宣言真空”的困境,更遑论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基于使命宣言的科学传播。在博物馆使命宣言撰写、围绕使命的科学传播与使命反思重塑方面,国外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已积累大量经验。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在使命宣言构建中的基本要素与撰写流程、围绕使命宣言的业务活动展开与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9.
展品是科技馆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展品是否完好运行关系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关系到依托展品而开展的科学辅导、展览教育活动的实施。展品互动性强、故障率高,解决展品故障问题的及时维修、解决展品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率问题的维护保养是实体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以观众为中心确立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和“不给观众短斤少两”的展品维修理念;科技辅导员是展品维修业务的直接用户。以此为基础组织展品维修维护团队,构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涉及展品维修维护业务流程、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维修物资保障等内容的展品维修维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