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特质,贯穿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发展史的主线中。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研究阐释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时代价值,梳理逻辑理路,对下一个百年历史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传承的逻辑遵循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培育和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由于红色基因是我党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遗传密码,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弘扬党的革命文化、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激活高校思政课的红色基因,重在挖掘并建设多方面的红色资源、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支撑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需要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保障,是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红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大学生中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引导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传承红色基因.因此,高校应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社团、实践教学、新媒体等载体,从理论逻辑、情感逻辑、体验逻辑、传播逻辑四个维度讲好红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的同时,明确提出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歌谣作为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红色热土、革命老区海陆丰的红色歌谣独具魅力,其内涵非常丰富:一是生动的政治宣传性,二是深厚的人文关怀性,三是破除迷信、歌颂男女平等的思想,四是赞美劳动、共建美好家园的理想,五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指共产党在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相继形成的内涵一致、精神相同的红色文化的精髓,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红色资源的主要特点,指出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同时探讨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7.
理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有三种逻辑。从历史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从现实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强国时代的文化自觉;从理论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基因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本土化、大众化、课程化使其在广东高校的传播成为可能。推动文化自信广东高校传承模式需要构建广东高校文化自信传承的话语体系、广东高校"互联网+文化自信"的传播模式以及广东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红色基因传承有着十分明晰的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产生共鸣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文化逻辑;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基因百年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意蕴。井冈山精神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融注于红色文化教育中,创新弘扬载体,激活精神魅力。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以历史感召初心,以实践担当使命,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10.
唐美荣  刘新跃 《西藏教育》2024,(1):39-42+57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产生了无数红色故事,高校思政课讲好这些红色故事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对党的历史自信、走向精神成人、增进对思政课“三性一力”的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选择爱国爱党的故事、革命斗争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事融入教学,须坚持情感与理性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主导与主体相统一,探索讲好红色故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视角,对湘南起义中的"统一战线"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实践问题、理论问题展开剖析与诠释,不仅可以揭示湘南起义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传承湘南起义统战基因、弘扬湘南红色统战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红色基因传承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红色基因传承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青年应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等路径,可有效增进"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迎来了新征程与新愿景,也直面新机遇与新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要"倡导创新文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创新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坚定创新文化自信、推动创新文化繁荣兴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为此,从内涵解析、特征观察、意义审思、路径探究四个维度探讨新时代创新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命题,它是文化发展的历史结晶,是文化思想的理论阐释,是文化建设的实践指南.这一命题在新时代有着深刻蕴意,对其进行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的内容。西柏坡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及传承,提出西柏坡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式,深入探讨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奋进新时代、建立新功勋的精神内核,其生成包含了充实而坚定的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红色基因,党的百年奋斗中传承了紧跟党走、艰苦斗争的光荣传统,共青团百年奋斗史中总结了不怕困难、奋勇斗争的先进经验。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蕴含了发扬斗争精神的科学理论指导,五四青年斗争精神凝聚了青年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书写了青年迎难而上、奋勇前行的实践指南。从现实逻辑来看,新时代青年斗争精神是进行具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感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立合作共赢国际格局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9,(2):30-33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气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是凝聚民族复兴无穷力量的一面旗帜。红色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和组成部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既要传承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更要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共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深入红色文化产生发展内在机制,推进红色文化理论深化与现实生成,需要从文化自信视角观照红色文化的学理依据,解读红色文化产生的理论逻辑,结合建党百年历史流变,梳理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逻辑,必然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时空,呈现红色文化新时代转型和创造性转换的迫切需要,其价值旨归必然导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生成的文化主脉。  相似文献   

20.
“六地”红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辽宁对自身地方文化特色进行的深刻总结概括。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支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校园文化、变革教学手段,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使本土红色故事活起来,让当地红色资源亮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