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全新思想统摄高中思政课程有关国家制度的全部内容。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开展主题教学,化解学生心中疑惑:“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历史过程是什么,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等,让学生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坚持核心在“人民”、重点在“全”、落实在“过程”;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在于政治上是坚强保证、方向上是正确引领、道路上是必由之路、制度上是根本保障、方法上是根本依托。  相似文献   

3.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提升中国民主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国本土政治话语,而其国际传播话语是建构中国民主国际话语权的基础。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语料库分析法对中国日报网发布的106条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后发现:(1)报道重点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中国性和实践性,在要素选择上呈现出“重实践轻概念,重理念轻叙事,重政治轻其他”的特点;(2)报道建构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用主义者、全民参与者和文明交流者形象;(3)报道信息来源和话语来源广泛,话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有所保证,引语忠实展现话语原貌,保证了话语转述的客观性;(4)报道内容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污名化中国、美国“民主峰会”、建构新型国际关系秩序、中西方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在生成逻辑、价值目标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呈现出双向互动态势: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性质、形式和效能上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形成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对民主的确认、引导和规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促进二者的融合互动,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协同发展水平,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使学生理解中国民主道路选择的国情依据和历史必然性,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讲深讲透讲活“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战略部署。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政党领导民主”的发展逻辑,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遵循逻辑起点、掌握历史主动、贯彻战略要求”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领导人民民主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领导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主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相统一,探索民主新路和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健全制度体系和提升民主效能相促进,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超越,是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2023年高考命题政治与法治方面的情境关注点和考查切入点。民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要科学认识和评判。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民主新形态,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遵循重要原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政治理念、是民主政治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民主观念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新时代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创造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适应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实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原则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路径上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着力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技术上要实现民主理想与民主现实相平衡、民主原则与民主制度相一致、民主创新与民主经验相融合、民主竞争与民主贡献相促进。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历史逻辑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于中国实际,是在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从显著特征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是“属于人民的民主”“依靠人民的民主”“为了人民的民主”。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方向,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智慧,巩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认识我国具有的现实优势、明确未来的实践指向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前提。我国“根本+基本+重要”的制度设计优势、五维贯通的民主程序优势和相应的运行保障优势为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现实基础,“两个目标”和“四项要求”为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实践指向,对新时代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民主观的直接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它以民主发生论、民主本质论、民主结构论、民主发展论、民主评价论为基本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呈现出秉持人民至上、彰显民主自信、突出制度导向、凸显世界眼光的鲜明理论特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以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的原则,才能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注和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学校、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位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三三制”民主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政权体制模式,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初步探索,这一模式不仅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非均衡治理理论是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基础,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密切相关。从具体层面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市场和社会中的诸多主体同时参与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民主的“过程性”、关注民主的“全”这3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共同富裕进程。当前,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诉求差异和共治共建共享能力非均衡,阻滞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共同富裕的推进。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的途径有:渐进地降低不同群体的诉求非均衡程度,稳步降低不同群体的共享能力非均衡程度,以及不断降低不同群体的共治共建能力非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16.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的特色民主思想结晶,是政治民主的新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且能办成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坚守服务师生员工的初心、以师生员工发展为中心、保障大学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升、点燃师生员工的创新火种等基本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民主新形态:有助于大学“牢记使命”,永葆中国大学底色;有助于根治大学师生员工为“工具人”思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德性建设;有助于消除大学行政化和“一言堂”现象,形成同舟共济促发展的和谐氛围。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委总揽全局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检视学校制度德性,培育有利于“大师、巧匠”成长的沃土;运用大数据技术,保障民主协商机制有效履行;通过隐性淘汰和容错机制,保障想干事者将事做成。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人民民主的崭新形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相结合的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社会主义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三重逻辑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与西方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内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人民民主的人民性本质、丰富的民主实践形式和集中民意、发挥社会合力等方面。当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还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种制度、各个环节;依托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以党的群众路线为遵循,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策和策略,并上升至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政策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人民至上”的政策属性,“一核多元”的政策结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民主集中制”的政策原则以及“问题导向”的政策品质。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为中国共产党因时因势制定政策和策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提供了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主题。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属性、政策结构、政策面向、政策原则与政策品质相互贯通,提供政策属性政治价值支撑,夯实“一核多元”政策结构,贯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以及促进政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除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之外,普通公民当家作主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尤为重要。少先队员从小在少先队组织里磨砺当家作主的能力,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奠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主义情操,势必将增添“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  相似文献   

20.
“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与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依循马歇尔等人的公民权利综合构成论,当代中国在公民权利保障领域的成就显然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国情和政治现实,使我们在公民权利保障事业中引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成为必要。对公民权利理论最为激烈的批判在于公民权利的虚幻性,而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所体现的政治权利是否真实有效是公民权利保障的“试金石”。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可以使先前相对形式化的公民权利具有实质性意义,从而更好地实现公民权利与公民政治效能感等方面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